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卸完煤油罐车直接装食用油」危害有多大?涉嫌犯罪该怎么罚?

2024-07-09社会

「卸完煤油罐车直接装食用油」危害有多大?涉嫌犯罪该怎么罚?监督短板怎么补?

亲爱的朋友们,最近有个事儿引起了关注。江南大学商学院的王建华教授跟澎湃新闻记者说,从食品生产到流通再到咱们买了吃,食品安全风险到处都有。可在流通环节,大家关注不够,政府管得也不足。像这次罐车运输乱了套的事儿曝光,让大家又为食品安全担心啦。

新京报 7 月 2 号报道,有些普货罐车,又运能吃的像糖浆、大豆油这些液体,又运煤制油这样的化工液体。为了省钱,好多罐车换货运输时都不洗罐子,一些食用油厂家也不认真检查罐子干不干净,结果食用油就被残留的化工液体污染了。

那「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大豆油」这种罐车运输乱象,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呢?怎么能把食品安全领域的制度建得更好呢?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好些食品安全和刑法方面的专家学者。

先说违法的事儿。王建华教授指出,虽说中储粮开始大规模排查了,可保障食品安全不能光靠企业自己检查,得把监管工作做好,法律法规落实好。这事儿发生,不光是物流商光想着赚钱,也因为法律法规不完善、执行不严格。

2014 年开始的【GB/T30354-2013 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说了,运散装食用植物油得用专用车,不能用非食用植物油罐车。装油前得好好检查车是不是专用的,干不干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发所的杨鑫说,这是推荐标准,不是强制的。为啥不强制呢?从政策角度看,咱们国家食品运输产业链刚开始发展,得鼓励竞争。要是强制用专用车,非专业运输车队可能就惨了,市场盈利能力可能下降。不过这也是引导行业发展。

虽说「运输散装食用植物油应使用专用车辆」不是强制要求,但卸完煤制油的罐车不洗就运食用油,那是违法的。中国农业大学的朱毅副教授说,煤制油里有对人体不好的成分,像不饱和烃、芳香族烃、硫化物,吃多了可能中毒,有的成分还可能影响造血功能。要是罐车还运别的化工液体,风险更大,都不知道油里有啥污染物,更不好防,像有机溶剂、酸、碱、重金属这些,可能伤了呼吸、消化系统。王建华教授还说,像「液蜡」「白油」这些「矿物油」,有致癌物质,和食用油混装还不洗或洗不干净,肯定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 33 条规定,运食品的容器、工具得安全、无害、干净,不能和有毒有害的东西一起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 25 条也说了,委托别人运食品,得审核对方保障食品安全的能力,对方也得保证运输条件没问题。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的叶竹盛副教授说,这个案子太恶劣,危害食品安全,伤了大家的健康,也坏了中国食品的国际形象。对司机、企业和工作人员的行为,刑法上可以用第 144 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

再说说怎么加强食品安全领域的制度建设。杨鑫介绍,咱们国家在食品安全上做了不少努力,可从经济发展和食品安全平衡的角度看,惩罚性赔偿制度执行得不太好。太严的惩罚对发展中的食品企业可能有影响。

过去食品安全的政策,常常是出了大事才改,制度建设有点滞后。杨鑫建议,法律制度得更严点。光靠政府抽查或者行业自己管,对这么大的流通环节,不好操作,也不是长久办法。特别是流通领域,得发动社会力量来管,像协会、媒体、消费者这些。

具体来说,可以弄个激励机制,鼓励大家监督,给奖励。欧洲有社团愿意干这事儿,咱们也可以让协会、媒体或者专业机构牵头。技术上也得有更精准的检测技术,把各方负责的环节弄清楚。食品安全大问题常在源头,流通环节会放大。终端零售或批发市场也有问题,都得监督。

杨鑫还说,这有时是阶段性或发展的问题,不光是食品安全问题,和社会分工、政府考虑也有关。现在食品安全好的,都是大企业主导的领域。长远看,产业规模大了,好监管,食品安全问题才能慢慢解决。这是个系统问题,得慢慢想办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