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俄乌开启导弹战 背后是「两个美国」在博弈

2024-12-08社会
本周,继俄乌开启迄今为止强度最高的「导弹战」后,战争烈度与强度正螺旋上升。半岛新闻直言,俄乌冲突进入了危险的新阶段。
一方面,拜登政府忙着继续加大对乌军援;另一方面,特朗普团队着急谈判解决俄乌冲突。可以说,结束冲突被特朗普视为蓄势的「新政」,而维持扩大冲突则是拜登倾心的「遗产」。
在「两个美国」的强大张力中,乌克兰已沦为一场危险博弈的「工具人」和「牺牲品」。
特朗普提名俄乌冲突问题特使
美立场迎重大转变?
当地时间11月27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其自创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布了一则贴文,在大西洋两岸掀起波澜。
03:46
「我很高兴提名基思·凯洛格担任总统助理兼俄乌问题特使……我们将共同通过实力确保和平……」贴文中,「通过实力确保和平」 这句话的单词全部大写。
彭博社称,80岁的凯洛格一直认为,只有特朗普才能促成俄乌谈判。
凯洛格支持特朗普迅速结束俄乌冲突 ,包括切断对基辅的军事援助。同时,他也警告俄罗斯必须参与谈判,否则将提供乌克兰一切所需。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凯洛格曾经在文章中表示,美国应该对乌克兰提供有条件的援助,让乌克兰与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他还在文章中表示,北约领导人应该暂缓给予乌克兰北约成员国资格,以换取一项有安全保障的、全面、可核查的和平协议。
美国【国会山报】引述乌克兰前驻美大使沙姆舒尔的话称:「凯洛格完全接受了万斯所描述的特朗普‘和平计划’的逻辑。」
今年9月,特朗普副手万斯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一个「结束俄罗斯战争的计划」,被外界解读为特朗普版的「和平计划」。
美国当选副总统 万斯: 大概是这个样子,冻结俄乌当前分界线,将边界两侧变成一个非军事区,在此加强防御工事。这样俄罗斯就不会再进入乌克兰,乌克兰保留其剩下的领土和独立主权。俄罗斯从乌克兰获得中立保证,即乌不加入北约,也不加入任何盟国机构。
除了万斯和凯洛格,近期,特朗普团队另一个重要人物的表态,则进一步表明特朗普急于兑现他在竞选时的核心承诺之一,迅速结束俄乌冲突 。
11月24日,特朗普任命的国家安全顾问沃尔茨表示,特朗普非常担心俄乌冲突的升级,并希望通过谈判来结束冲突。
万斯和沃尔茨的表态,加上凯洛格被提名,被路透社认为标志着美国对俄乌立场「发生了重大转变」。 因为在外界看来,这些人才是下一届美国政府对俄乌政策的实际「操盘手」。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研究所学者 加莱奥蒂: 特朗普不是一个处理细节事务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他将依赖他的团队来对当前形势做决策,并实际处理所有的障碍和细节。所以我认为凯洛格的提名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
然而,对乌克兰而言,这是一种无法接受的前景。
11月28日,乌克兰前外长库列巴表示,「如果美国停止提供武器,可能摧毁乌克兰。」乌克兰独立新闻社悲观地表示:「泽连斯基能签署这样的协议吗?他不能,因为这将是他的政治终结。」
拜登政府加大对乌援助
「留下困难的政治遗产」?
01:52
11月27日,就在特朗普提名凯洛格的同一天,即将离任的现任美国总统拜登做了两件事:一边公开要求乌克兰将最低入伍年龄降低至18岁,以招募更多新兵抵抗俄罗斯;另一边,计划向乌克兰提供价值7.25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在外界看来,这是美国对乌克兰「松绑」远程武器后,在火上浇油的道路上迈出的又一大步。
英国巴斯大学资深副教授 帕特里克·伯里: 实际上,乌克兰真正需要的是人力,他们的火炮和弹药还不错,但人力不足。夏天的动员在一段时间内产生了一些新的应征入伍者,但它没有得到维持。
不过,美国「保卫民主基金会」军事和政治权力中心高级主任布拉德利·鲍曼也坦言,虽然降低征兵年龄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力短缺问题,但对于一个已经因战争而饱受折磨的政府和社会来说,这显然是艰难的决定。
11月27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表示,拜登即将卸任,近期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一系列举动,是想要给特朗普「留下最困难的政治遗产」 。
不过,在美国【防务新闻】看来,拜登政府加大对乌援助和扩大武器使用许可来得太晚了,已经没有时间让乌军在战场上占据优势,也不太可能使其在谈判桌上获得更多筹码。
美西方不断拱火
不会改变「基本逻辑」
04:49
实际上,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不让俄罗斯获胜」和「不过分刺激俄罗斯」一直是美西方不断拱火的「基本逻辑」 。
也正基于此,美西方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是「循序渐进」展开的。
2022年秋,依靠美国援助的「海马斯系统」等武器,乌克兰组织了哈尔科夫反攻战,夺回伊久姆、红利曼等数个战略要地,迫使俄军以第聂伯河为界转入了「防御战」。
但当2023年乌军准备「再接再厉」发动大规模反击时,美国的援助却突然「掉链子」了。
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将拜登政府「援乌法案」推迟长达半年之久,直接导致乌军出现「武器和炮弹」荒,后果则是乌军「大反攻」以失败告终。
美国【国会山报】副主编斯坦纳热表示,乌克兰总是依靠美国援助来击退或试图报复俄罗斯的攻势,而这样的结果就是战争一直持续不断。
而实际上,这恰恰是美国政府想要达到的效果。
有分析指出,对拜登而言,乌克兰就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随时可以打出的一张「牌」;而对特朗普来说同样如此,只不过「打牌」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
自宣布参选以来,特朗普就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如果他再次当选总统,将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
拜登与特朗普说的都是「乌克兰」,而实际上的着眼点则在美国国内。
信心满满宣称「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的特朗普,其实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美国国会众议员维多利亚·斯帕茨称,特朗普将要接手的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局面,他很可能会试图以某种方式推动暂时停火,但俄罗斯现在持观望态度,因为他们不知道特朗普能做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外界普遍认为拜登对乌「松绑」远程武器是给特朗普「挖坑」的时候,后者任命的国家安全顾问沃尔茨却反驳这种说法。
特朗普任命的国家安全顾问 迈克·沃尔茨: 我还想明确一件事,拜登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和我进行了讨论,我们已经见过面。我们的对手或许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他们可以挑拨一个(拜登)政府与另一个(特朗普)政府的关系,他们错了,我们是密不可分的。在这个过渡时期,我们是同一个团队。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胜选不会改变美国「不让俄罗斯取胜」的基本战略。
拜登政府对乌武器解禁之举,对于誓言要在上台后「迅速结束战争」的特朗普来说,未必不是「乐见其成」。因为俄罗斯受到战场的压力越大,未来特朗普的「调停」就会更容易。
有分析称,俄乌冲突从一开始就与华盛顿的政治密切相关,而白宫易主则成为影响战局的最大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