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美国的「最大挑战」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自己

2024-10-01社会
近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在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举行的「印太大国竞争」小组会议上,将中国称作美国的「史上最大挑战」,并声称「与中国带来的多方面挑战相比,冷战相形见绌,中国带来的挑战是全方位的,不仅限于军事和科技领域。」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美方从战略竞争的视角看待国际形势、定义中美关系,错误地把中国视为最大挑战,是对中国和中美关系的严重误判,既不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坎贝尔的一席话,暴露出许多美国政客在看待中国和判断中美关系时「以己度人」的通病。当「坎贝尔们」望向中国时,看到的只是美国的镜像。
近代历史上,西方国家的发展建立在「霸权」和「殖民」的基础之上,强大的国家依仗武力、科技等优势对弱国、小国进行殖民和掠夺。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国家以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亚非拉国家的大门,逼迫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完成了血色的资本积累。美国虽是「后起之秀」,手上也沾满了印第安人和黑人的鲜血。
二战结束后,美国一跃成为全球超级大国。这一时期,亚非拉国家民族意识觉醒,纷纷走上反殖民的独立道路。然而,美国仍然企图维护巩固自身霸权、维护其对世界的控制,从而实现掠夺资源、攫取利益的目的。这种发展模式的逻辑,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和「国强必霸」的霸权思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曾一语道破:「不坐在餐桌上,就会出现在菜单上。」
过去几十年间,美国为维护其全球霸权投入了巨量的资金和资源。但无论是扶持代理人政权,还是到处挑起冲突和战争,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不但令美国深陷战争泥淖,也遭到热爱和平的美国民众和各国人民的强烈抵制。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种族歧视、枪支暴力、贫富差距、药物滥用、非法移民等问题愈演愈烈,金融危机频发,财政捉襟见肘,不得不调整对外政策、收缩海外战线。
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依靠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不但以自身的和平崛起为世界树立了发展的榜样,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迄今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机制持续扩员;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理念深得人心;在非洲、中东、拉美等被西方国家长期忽略的地区,中国的影响力持续提升。在中国的斡旋和「背书」下,沙特与伊朗复交,巴勒斯坦14个派别举行和解对话并发表【北京宣言】,中国与非洲正朝着共建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在全球事务中,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崛起,令深信「修昔底德陷阱」的某些美国政客大感恐慌,认定中国对美国的全球地位和话语权构成挑战,并将中国定义为美国「主要的竞争对手」,散布「中国威胁论」,到处拼凑地缘「小圈子」,胁迫其他国家选边站队。这些美国政客无视中美产业链供应链已深度融合的事实,大肆鼓吹「脱钩」「断链」,结果却加剧国内通胀、迫使民众承受更高的生活成本;无视其经济复苏乏力的事实,一再向乌克兰政府提供资金和武器援助,将本国纳税人的钱用于制造更大范围的动荡和分裂;无视中东地区的人道灾难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纵容其盟友以色列以「反恐」之名行侵犯他国主权与人权之实,令自己苦心打造的「人权灯塔」黯然无光,国际影响力继续下跌。
如今,美国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党争愈演愈烈,两党早已无力就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达成共识。眼看大选在即,美国政客频频甩锅中国,企图通过一系列反华法案来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这种寄希望于「内病外治」的操作,既无助于解决美国的沉疴顽疾,也无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只有正视自身问题、精准「对症下药」,改变「霸权思维」、收回乱伸的「长臂」,才是美国对自身发展与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