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马怀龙、李士存等获评2023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

2024-02-23社会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兆慧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滨

又一年感动之约,如期而至!2月23日晚,2023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发布仪式暨颁奖典礼,在青岛广播电视台明星大厅第八演播室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升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守信、市政协副主席陈大维出席颁奖典礼。

获奖嘉宾大合影

全省道德模范、「感动青岛」道德模范、半岛都市报记者徐杰受邀作为颁奖嘉宾出席典礼,上台为道德模范颁奖。从2004年到2023年,时光荏苒间,「感动青岛」这一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已陪伴岛城市民走过20载光阴。20年来的每一个「感动青岛」人物都是这座城市的光源,都是时代的先锋。

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根据青岛市文明委年度工作安排,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组织开展2023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广泛组织推荐。经活动组委会组织资格审查、事迹审核、评委会评审,评出了35名正式候选人(含2个团队)。

在经过市民点赞,并经由评审委员会综合评审后,马怀龙、于义睦、徐云功、李士存(已故)、周臣、刘元九、董淑飞、刘高利、刘建港、乔元敏、张茂花最终成为了2023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竞展青春」青年志愿者团队成为2023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团队。

此外,评委会还评选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大三学生翟元敏、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国家柔道运动员于丹等10人,荣获2023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提名奖;授予「煤改气」能源绿色转型团队2023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团队提名奖。

现场特写

半岛新闻人物马怀龙、李士存获评2023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

马怀龙

手握46把钥匙,「要永远把这些钥匙管下去」

马怀龙

居民代表为马怀龙颁奖

「他的时间、他的钱,都给了这些钥匙的人家」,「用的吃的都是他买」,「他对我们这些老人恩重如山,没有他就没有我现在的生活」……短片里一位位老人满含热泪地说道。

在颁奖台上,马怀龙紧紧握着手中的一大串钥匙,这些大大小小环环相扣的钥匙他都了如指掌,因为,他每天都出入这些老人家中。马怀龙今年57岁,还有三年退休,退休后他承诺依然会扎根社区帮扶老人。「2022年11月份,青岛市公安局专门成立了以我个人名字命名的马怀龙军队金盾服务队,目前已经有360多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针对这些老人进行长期的照顾。同时我们和社区也有一个承诺,在我的分管社区,专门成立老马调解工作室,即使我退休了,我也要永远工作在这个社区,社区也会永远为我保留着老马调解室,我要永远把这些钥匙管下去,把这些老人守护下去。」马怀龙坚定地说。

令马怀龙没想到的是,今天来给他颁奖的,正是他帮扶的困难家庭。看到他们只穿了一件马甲,马怀龙握住大哥的手说道,「这么冷你们怎么来了……」这简短的一句话里承载着的是他的感动和他的担忧,看到他们,马怀龙湿润了眼眶。

马怀龙是半岛都市报重点报道的新闻人物,半岛都市报曾详细报道了他和46把钥匙的故事。一直以来,他每天拿着46把钥匙穿梭在大街小巷,守护着一方土地和社区百姓,他的事迹感人至深,打动了很多青岛人。很多人都问,「马警官你每天拿着这一大串钥匙累吗?」他回答,「不累!这沉的是责任,是信任,是从家门到心门割舍不断的距离。」

他是孤寡老人的儿子,他也是失去亲人、失去温暖的孩子的爸爸,更是居民们的好警察。今年春节,半岛全媒体独家跟随马怀龙一起赴央视参加春晚,在大年初一,他就「马不停蹄」赶回青岛,回程路上,他却一路心事重重。「接到央视春晚邀请,我非常激动,但是同时我心里又很矛盾,因为往年的大年三十都是我帮那些孤寡老人、残疾人家庭一起去包水饺,一起过年。我在临走时打电话告诉独居残疾老人王泽妱我要到北京去了,今年派其他人去给她包水饺,却得知她生病住院了,那些天我就一直很牵挂她。所以说初一回来之后,我就带着我孩子直接到了王泽妱老人家里一起包饺子,陪她过年。」

回青这些天,马怀龙一天也没闲着。「我一直在这些老人家里帮忙包水饺陪他们把年补上,他们也跟我说,好像和我一起吃了水饺,这样才叫过年,我听了心里别提多热乎了。」像这样的春节,马怀龙陪伴这些老人已经走过了16年。

这几天的连续大雪把社区的老人困在了家中,马怀龙和他的志愿服务团队连续多日给老人送去温暖,在22日还给老人送上甜甜的糖球。「这些天我一直在给老人家送早餐、送蔬菜,因为雪下得太大,我怕老人摔倒了,所以我挨家挨户打电话,让老人一定要在家等着我们把蔬菜送过去。」

李士存

舍身救人不幸遇难 女儿:爸爸永远是我的骄傲

李士存女儿上台领奖

「我不敢相信爸爸就那么突然离开了我们。」「女儿打电话告诉我,妈妈,我爸爸救人没有了,我当时的心情感觉像天塌了一样。」母女俩在短片中回忆起李士存遇难的那天眼泪涓涓。

在2023年的一个台风天气,李士存冲入大浪中救人却不幸遇难,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6岁。2023年8月21日,半岛全媒体独家报道李士存英勇救人的事迹后,立刻引发广大市民网友的关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父亲从小教育我,遇到能帮的人一定要去帮,换做是我,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去救人。」女儿李霞说。今天的颁奖,是李霞替父亲李士存来到现场领奖。

李霞在登上颁奖台的时候,双拳紧握,嘴唇颤抖,眼眶微红。她在颁奖台上对父亲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让父亲放心,她说,「爸爸,您放心,政府和社会对我们很关心,给我们送来了生活补助。」

他的父亲不仅是家里的骄傲,更是这座城市的骄傲。李霞站在讲台上,背后的大屏幕上是父亲的颁奖辞,仿佛她与父亲又重新并肩站在了一起。

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李霞告诉记者,家里把父亲的照片和遗物全数收了起来,仿佛不去看不去想就感觉父亲还在。「这些日子对于我们来说可以说是度日如年,但我和妈妈现在已经多少能想开一点,日子也在一天天变好,就是逢年过节看着父亲曾经经常坐的位置空荡荡的,心里还是会被揪起来。」说到这里,李霞哽咽着掩面哭了起来。

对于23岁的李霞来说,今年春节,是她度过的第一个没有父亲的春节。「这里的习俗是三年不能贴春联,今年我摆上了他的牌位,父亲不在,我得挑起家里的担子。但是在大年三十那天吃饭的时候,我们家里人还是没忍住悲痛,这个年没过好……等天气转暖,我打算带着妈妈和爷爷奶奶出去旅游散散心,我也会扮演一个开心果,尽量不让家里有那么沉重压抑的气氛。」她说。

今天这次颁奖,李霞说,「不能不来,因为这个奖是父亲用生命换来的,作为女儿,我应该替父亲领取这一份荣誉。」

在李霞的记忆里,父亲一直是一个善良、质朴、乐于助人的热心肠。她在镜头前热泪盈眶地对父亲李士存说道,「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承担起家庭的重任,照顾好家里。爸爸,你永远是我的骄傲!」

从2004年到2023年,时光荏苒间,「感动青岛」这一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已陪伴岛城市民走过20载光阴。20年来的每一个感动青岛人物都是这座城市的光源,都是时代的先锋。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既集聚着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又实录着社会变迁、时代前行的铿锵足音,那生生不息的城市精神,穿透时光的隧道,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记者了解到,2023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的事迹,将与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的事迹,共同存入青岛市档案馆,让他们的故事成为岛城永久的记忆。

获奖者事迹

马怀龙 警民一家亲

马怀龙,男,汉族,1967年10月生,山东临沂人,中共党员,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兴隆路派出所社区民警、二级高级警长。马怀龙2008年从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他负责的兴隆路社区,由于地处老城区,社区的孤残老人、空巢老人、困难家庭比较多。从警15年来,马怀龙用脚步量遍社区每一寸土地,满腔热忱为辖区百姓服务,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困,他长期照顾孤残老人46名,帮扶困难家庭32户,救助危难群众50多人次。为了调解处理群众纠纷,马怀龙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老马调解工作法」,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640余件,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辖区、矛盾不上交」。15年来,马怀龙先后从工资收入中拿出20多万元,为辖区孤残老人和困难家庭无偿支付房租费、医药费、水电费、煤气费,购买生活用品及节假日看望慰问的礼品。在马怀龙的带动影响下,成立了由30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马怀龙金盾志愿服务队,为困难群众提供上门救助、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服务。曾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获评全省公安机关「优秀社区民警」「我为群众办实事」基层民警标兵、「齐鲁最美警察」等荣誉称号。

颁奖辞:从军旅沙场到公安战线,心中一团火,手捧万家情。以真诚换真心,四十六把钥匙,打开了家门,更浸润了心门。你是大家爱戴的老马,社区平安和谐,是你日夜眷念的使命担当!

周臣 侠义子弟兵

周臣母亲代其领奖

周臣,男,汉族,1997年5月生,黑龙江佳木斯人,中共党员,某部军人。2021年7月28日,在青岛高速即墨段,一辆货车发生严重侧翻,处在副驾驶位置的陈女士被变形的车辆卡住,手部大量出血伤及动脉,处于昏迷状态,情况十分危急。休假途中路过此地的周臣立即上前察看事故情况。当发现车辆严重受损无法直接进入施救后,他毫不犹豫徒手撕开车辆破碎的挡风玻璃,钻进车内对伤员进行了检查,随后立即开展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约5分钟后,伤员逐渐恢复自主呼吸和意识,周臣便组织群众协力将伤员拉出车外,扯下自己身穿的体能服对伤员的右手断指进行了止血处理,并陪伴其直至120救护车到来。在向急救人员说明了相关情况,主动把随身携带的3000元现金留给了伤员家属后,他便默默离开了。后来,被救人辗转找到了周臣家乡媒体反映了其英勇救人的先进事迹,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数十家主流媒体、融媒体平台进行了持续报道,近百家平台转发,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周臣年纪虽轻,但心中有大爱,他自身是一名癌症患者,父母也都为残疾人士,但他却曾多次通过水滴筹等平台捐款帮助患病家庭;疫情期间,他主动捐赠1万元支援抗疫;转士官后每月资助亲属孩子2000元生活费,获得奖励的4万余元奖金全部捐出。2023年,被评为2022年度即墨区道德模范、青岛市「文明市民」。

颁奖辞:一个真正的战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战场。路见危难出手,素昧平生相助,以赤诚之心托起生之望路。忠心卫家国,侠义满胸怀,你是最可爱的人民子弟兵!

刘高利 术高利人心

刘高利

刘高利,男,汉族,1981年8月生,山东莱阳人,中共党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学博士,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博士后,主任医师、山东省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工作以来参加心脏外科手术9000余例,主刀手术超过6000例,其中年龄最大冠状动脉搭桥患者87岁,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左心室成形+室壁瘤切除+室间隔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并首次成功实施David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夹层,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010年9月访学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儿童医院,2012年-2013年至奥地利维也纳总医院进行心脏外科手术培训,2015年他再赴南半球最大心脏中心-澳大利亚查尔斯王子医院,对主动脉血管病变的外科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成形术及再次心脏手术等进行了深入学习和研究,使他在外科技术及手术理念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主要致力于主动脉外科和微创心血管疾病的手术治疗,在他和团队持续努力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效果由国际30%的死亡率降低到5%,手术时间由8-9个小时降低到4-5个小时。刘高利一手拿手术刀、一手拿导丝导管,是全国不多的集「传统开胸」「介入」「微创切口」和「复合/杂交」技术于一身的医生,多项技术填补区域空白。

颁奖辞:病患以心相托,你以妙手相护,大医精诚见臻术;既然身披白甲,就要捍卫生命,无影灯下心坚定。都说你是心脏的卫士:治的是心,救的是命,用的是医术,秉的是医德。

于义睦 好人行乐道

于义睦

于义睦表演快板

于义睦,男,汉族,1976年7月生,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青岛真情巴士集团公交驾驶员。24年来,于义睦以公交十米车厢为原点,用万里车辙书写助人为乐的精神丰碑,年均收到各类表扬1150余件,累计从事志愿服务达16700余小时,车厢内外帮助乘客达2000位,其中100余人是他长期志愿服务对象。他榜样示范,带动千人投身公益。2012年,他发起成立义睦创新工作室,陆续带领2400余名同事成立21支志愿服务团队,组建「聚真情」志愿服务联盟。10年多来,他组织带动超15万人次开展各类志愿活动,长期帮扶160余个家庭和8所机构,带领团队募集150余万元用于公益项目,个人投入13万余元。于义睦先后担任全国总工会劳模宣讲团成员、青岛市劳模宣讲团成员等,被聘请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10余所学校兼职辅导员。十多年来,他累计宣讲600余次,受众超12万人。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感动交通年度人物、全国最美服务之星等荣誉,其工作室获评山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山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曾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报道,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专题解读于义睦带动形成的「好人共生」现象。

颁奖辞:三尺驾台,十米车厢,百万公里车辙,一个平凡的岗位被你锻造成了传奇;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辆车,到一座城,你是缔造好人共生奇迹的文明火种。

乔元敏 携亲不言悔

乔元敏

乔元敏,女,汉族,1956年3月生,山东青岛人,崂山区北宅街道燕石村居民。

都说世界上比婆媳更难处的关系,就是妯娌关系,可乔元敏把没有血缘关系的残疾侄嫂,看做至亲至爱之人,用14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把生活中的爱和温暖传递,在她眼里,嫂侄就是最亲的人。2009年,婆婆和丈夫的哥哥不幸去世,留下智力残疾的嫂子和侄女。刚退休的乔元敏毅然站出来,独自挑起照顾嫂侄的千斤重担,承包起日常的细碎琐事。

14年来,她放弃个人生活,从未出过一次远门,甘当嫂侄的「安心剂」和监护人,从不敢走太远、离太久。2018年,乔云敏接连经受了心脏手术和肺癌切除手术两次「生死考验」,身体还未康复,就坚持下床操持起妯娌娘俩的一日三餐。「有我一口热饭,就绝不会让她们饿着。」乔元敏与嫂侄的心紧密相连,没有血缘关系,却是彼此依恋至深的亲人。

无数个日日夜夜,乔元敏把嫂侄当做至亲,在日复一日、无微不至的呵护下,在年复一年、不厌其烦的教导下,嫂侄两人的生活明媚起来,状态大为改观。乔元敏用14年的光阴故事,在一段段波澜不惊、平淡无奇的日子里,讲述爱亲爱人的女性力量,身体力行诠释着孝老爱亲的真谛,谱写出至真至美的篇章,让生命绽放出向上向善的人性光芒。

颁奖辞:智力残障的嫂侄需人照料,你如天使般展开羽翼,撑起她们的天空。十五载风霜雨雪,全都挡住;五千日辛酸劳累,一肩担当。你的退休时光虽不及别人洒脱,却给人间作了榜样。

徐云功 热血山海情

徐云功同事代领奖

徐云功,男,汉族,1965年7月生,山东胶州人,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胶州市税务局组织人事科四级高级主办。

徐云功始终心系他人,从献血救人到扶危济困再到乡村振兴,奉献始终是刻在他骨子里的信念。他热衷做热血奉献的「好税官」。从1997年开始无偿献血,26年来,有时间就献血成为了他的习惯,不仅在家门口献血,在外出差都会献血,累计献血量已达13600毫升,相当于三个成年人血量,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在他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献血队伍。他甘愿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2018年他开始投身公益事业,定点帮扶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北场村,每月到村里去做志愿服务,累计来回跑了90多次,捐款捐物金额达6余万元,将爱心足迹镌刻在大山深处。他持续关注困难群体,联系12家企业到胶州市扶残助残系列活动现场召开招聘会,帮助5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他乐于做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作为胶州市税务局「乡村振兴先锋服务队」队长,他牵头推出涉农服务绿色通道,把纳税课堂开到田野乡间。同时,他打通农产品供需对接壁垒,帮助10余家乡村企业实现了商超对接,创收2000余万元。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用奉献鼓舞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颁奖辞:一面之缘,萌生乡野羁绊;六载奔波,成就山海佳话。汩汩鲜血,予人生之热望;默默汗水,浸润乡邻心房。你以大爱热忱,托起了共同富裕的理想,播撒了乡村振兴的希望。

刘元九 笔耕家国梦

刘元九

刘元九,男,汉族,1953年8月生,山东平度人,中共党员,平度市大泽山镇三山东头村村民。「只要国家需要,我一定会记到拿不起笔为止!」这是刘元九作为一个普通农民对国家许下的承诺。乡村的巨变、祖国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自他从1982年开记的一笔一划、字里行间中跃然眼前。41年的不懈坚持凝结着执着如初。对于仅上过几年小学的他来说,记账不是个简单活儿。他说,「我没有半途而废,是因为我有三大法宝:决心、恒心和耐心。」刚开始坚持去做,想的是为后人留点资料,让后辈看看自己这一代人是怎么走过来的,这是决心的前提;后来发现能为社会做点贡献,虽绵薄但能为世人所用,这是恒心的理由;当社会的期许与自己的执念重合,自我赋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便酿成了一个理想:为国家记录滴滴点点,为家庭记录一针一线。国家博物馆于2007年、2017年分两次收藏了他累计34年的账本,这也是国家博物馆目前唯一收藏的农民家庭账本。当年账本被收藏时,朴实的他就一个要求:「给我一个月时间,我把账本抄一遍留给自己和家人。」国家博物馆也对他许下承诺,只要他或后代继续记录下去,记多少年就收多少年。时至今日,刘元九的手写账本已增至41年。

颁奖辞:一笔一画,记录山乡巨变;字里行间,映照时代变迁。农民账本成「馆藏珍宝」,流水琐事成「国家记忆」,千金不换。古稀之年,笔耕依然,事无巨细,心之所系,是唯一,更是经典!

董述飞 诚信践初心

半岛记者徐杰为董述飞颁奖

董述飞,男,汉族,1990年5月生,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李沧巴士公司驾驶员。2010年,董述飞成为一名守护川藏线的汽车连战士,他把川藏线看做一诺千金、驰骋担当的战场,许下「报效祖国」的宏愿,用军人的诚信一次次征服海拔高高的大山和蜿蜒曲折的征程,出色完成党和人民交予的重任,铸就着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大诚信」格局。董述飞退伍后进入公交行业,他将军营里的「大诚信」融入工作「小切口」,多年来零事故、零违章、零投诉,安全行驶17万公里,与乘客持续相约「特色车厢」,春有「爱情信任专车」,夏有「清凉无忧车厢」,秋有「中秋手绘车厢」,冬有「温暖爱心车厢」;2020年,「岛城先锋」号驾驶员宋杰师傅将高考专车「接力棒」交给董述飞,面对师傅信任,董述飞满载力量,每年创新举措,持续守护着高考生的平安与希望。接续发力,初心相寄,延伸着「大诚信」触角。「参军,就是要保家卫国!离开部队,我也要铭记初心,不忘使命!」疫情期间,董述飞一面坚守岗位,一面投身公益,每周固定时间在星河爱心素食餐厅做志愿者,帮厨做饭、为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送餐,从未失约,一坚持就是一千多个日夜。2022年12月,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对其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近年来,董述飞先后获得青岛市金牌老司机、青岛青年先锋等荣誉。

颁奖辞:将细节填满大爱,让暖流涌动车厢,你把满腔热情化作责任担当;为善意承诺,秉初心奔忙,家常的饭菜氲满亲情的芬芳。退役不褪色,转业志更坚,军魂仍在你血脉中流淌。

刘建港 工匠踏浪行

刘建港

刘建港,男,汉族,1975年8月生,山东滨州人,中共党员,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船长。1994年,加入筑港队伍后,刘建港先后参与了山东省95%以上港口航道、青岛港30万吨原油码头、青岛国际帆船中心水工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29年来,他的足迹遍布我国多个港口码头,是唯一参与了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和大连湾海底隧道「三大跨海沉管隧道」建设的安装船长,被誉为「海底绣花」第一舵手。2013年,刘建港赴港珠澳大桥建设现场,担任我国首个沉管浮运安装专用施工船组「津安2-3船组」总船长,用最短时间摸索出一套深海沉管安装方法,保证了全部33节沉管顺利沉放对接。2017年,刘建港承担起了大连湾海底隧道的沉管浮运安装工作,带领团队攻克了国内曲率最大沉管安装操作难题和最后一节沉管施工水域最狭窄等6项安装难题之最,实现沉管浮运安装提前圆满收官,书写了沉管隧道建设领域的「中国速度」和「中国效率」。2023年4月19日,在刘建港和队员的共同努力下,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实现了竣工验收。刘建港先后荣获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功臣、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水运系统「齐鲁工匠」、山东好人、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工人先锋等称号,他的事迹被工人日报、中国水运报、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

颁奖辞:三十年以海为伴,以船为家,踏浪再出发。万米沉管毫厘不差,精益求精报效国家。伶仃洋再到大连湾,你精湛绣花,征服业界「珠穆朗玛」。建桥筑港行四海,匠心国韵在华夏!

张茂花 苦尽繁花开

张茂花

张茂花,女,汉族,1957年11月生,山东诸城人,城阳区红岛街道前韩社区居民。她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45年来16425个日日夜夜,悉心照顾没有血缘关系长年卧床的大伯哥,在丈夫去世,自己改嫁,且家境极其贫寒的情况下对大伯哥始终不离不弃,用一颗金子般的心深深感染着三代人,也感染着身边人。1978年,张茂花与韩同晓结为夫妻,丈夫韩同晓的父亲患有肌无力,哥哥因骨髓炎而长年卧床不起,张茂花一进门就担负起照顾两个病人的重担,她从不言苦,细心照料公公到去世。1985年,丈夫在出海中意外身亡,她独自挑起了照顾卧床大伯哥的重担,也正因此,错失了许多好姻缘。邻村李允峰被张茂花的善良所感动,愿做「上门女婿」。婚后夫妻俩对大伯哥视为亲哥哥,照料的无微不至。张茂花的女儿、儿子结婚后,一家三代四姓六人住在一起照顾、孝敬、敬重大伯哥,直至2023年3月大伯哥安然离世。45年如一日,她用坚韧担当传承孝老爱亲好家风,她用善行义举引领向上向善好风尚。曾荣获山东省最美家庭、青岛市「文明市民」、青岛市十大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观海新闻、青岛早报等多家市级媒体先后报道其感人事迹。

颁奖辞:历经岁月沧桑,你掸去万千风霜,用瘦弱的肩膀把家扛。再难再累,也不让卧床大伯哥掉队。45年无怨无悔,质朴纯良真善美;45载不离不弃,礼孝仁义家风继。

李士存 士风长相存

李士存,男,汉族,1977年2月生,山东莱西人,生前系莱西市院上镇朱东新村村民。两次入水,一心施救,体力透支献华年。2023年8月4日下午,李士存和朋友在金海广场附近摆摊卖柠檬水,受台风影响,青岛前海一线掀起巨浪,外地来青旅游的母女俩在礁石上拍照时不慎被大浪卷入海中。危急时刻,李士存不顾个人安危成功救出15岁女孩后,折返回去再救女孩母亲时,被海浪卷入大海,体力透支不幸遇难,将生命定格在了46岁。舍己救人,义行勇举,士风长存感四方。李士存见义勇为不幸遇难的消息传回家乡,家乡的亲朋和广大市民无不为他扼腕叹息。事件发生后,市南区、莱西市的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前往其家中走访慰问,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大众日报等多家中央、省级媒体报道其救人的事迹,阅读量突破10W+,千万网友赞其为「山东好汉」!平民英雄,真性实情,巍巍好汉惜远行。白发人送黑发人,在老母亲眼里,他哪怕自己吃点亏,也不会让别人吃亏。在女儿眼中,父亲平时真诚热情,与人为善,对家人充满了爱和关怀。在乡邻眼中,李士存是个热心肠,从不计较得失,在村里有口皆碑。10月9日,李士存入选2023年第三季度全国「见义勇为勇士榜」,获评青岛市「文明市民」、市南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12月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评定李士存为烈士。

颁奖辞:隐市井,向险行,两度入水,千古义勇风,海天念你情。烟波哀萧萧,勇士存铮铮。浪化泪,海失声。厚土载青冢,苍天起穹隆。悼英雄,士风长存浩气凝。

「竞展青春」青年志愿者团队 新风遍岛城

志愿者团队代表领奖

「竞展青春」青年志愿者团队以青岛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要组织依托,坚持「常态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工作思路,立足党政所需、社会所盼、青年所能,引领岛城青年志愿者以实际行动谱写爱与奉献的青春华章。

立德树人,「青」心助力青少年成长。培育关爱新市民子女品牌项目,吸引近万名志愿者参与,通过城市发展感知、社会角色体验等让孩子感受城市温度、点亮青春梦想。开展「牵手关爱」行动,自2015年起共守护关爱岛城留守儿童1800余名,开展心愿达成、感受城市、心理疏导、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等志愿服务。连续八年开展建设工地「小候鸟」驿站项目,累计服务留守儿童2300余名,项目模式在全国多地复制推广。扎实推进「阳光助残」活动,建立志愿者队伍数据库,通过参观、体验、文化活动等方式实现对残疾儿童的高质量陪伴。

精准聚焦,「青」力助推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文明城市创建,在创建宣传、文明培育、维护市容市貌、关怀关爱等四大领域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聚焦大型赛会服务,近三年组织7万余名青年志愿者服务60余场赛会,服务75万人次,服务时长160万余小时。聚焦基层社会治理,紧扣群众所需深化开展「周末青年志愿行动」, 全年志愿服务「不打烊」。围绕应急处突、抗击疫情等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累计服务100万余小时。

颁奖辞:风雨霜雪,寒冬暑日,竞展青春翩然至。素影祥风掬琼华,群英荟萃齐发力。巾帼儿郎,仁人志士,众心志愿新风继。聚木成林青青岛,开枝散叶美德地!

获奖者名单

2023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名单

【助人为乐】

马怀龙 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兴隆路派出所社区民警

于义睦 青岛真情巴士集团公交驾驶员

徐云功 胶州市税务局组织人事科四级高级主办

【见义勇为】

李士存 生前系莱西市院上镇朱东新村村民

周 臣 某部军人

【诚实守信】

刘元九 平度市大泽山镇三山东头村村民

董述飞 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李沧巴士公司驾驶员

【敬业奉献】

刘高利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二科主任

刘建港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船长

【孝老爱亲】

乔元敏 崂山区北宅街道燕石村居民

张茂花 城阳区红岛街道前韩社区居民

2023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团队名单

「竞展青春」青年志愿者团队

2023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提名奖名单

【助人为乐】

王俊霞 崂山区金家岭街道王家村社区居民

傅玉娟 平度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科三级主办

【见义勇为】

翟元敏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大三学生

【诚实守信】

周思奇 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初级中学一级教师

【敬业奉献】

于 丹 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国家柔道运动员

王京京 青特集团有限公司电力处技术主管

刘大海 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海岸带中心主任、书记

汪传生 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孝老爱亲】

刘翠华 即墨区龙山街道南葛前街自然村村民

张 婷 市南区云南路街道广州路社区居民

2023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团队提名奖名单

「煤改气」能源绿色转型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