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讨论了10年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之后,这一改革终于接近尾声。十年的过渡期将结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体系即将进行一次大的调整,很多人关心,企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是否能实现等额对待。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改革不仅关系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企业退休员工同样密切关注。历史上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养老金存在差异,众多人士都希望了解一旦改革完成后,养老金是否能够实现平衡。
首先要明确的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改革主要是养老金的缴纳方式和计算公式的调整。从2014年10月起的10年间,机关事业单位的新退休人员已经按照新的方法计算养老金,但在过渡期内,他们的养老金仍旧需要结合老方法计算得出最终发放额。即使新方法计算的金额高于老方法,超出的部分也不能全额领取,而是按照退休年份的不同,发放一定比例的养老金,例如2023年为90%。
在过渡期内的观察显示,大多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根据新方法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非常高,这导致最终的养老金计算金额大多数情况下都高于老办法。
因此,随着过渡期的结束,即2024年10月1日起,老方法将不再适用,养老金将完全按照新方法计算。对多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来说,他们的养老金将有所增加,因为可以根据新方法全额发放。
然而,对于那些新方法计算得出的金额低于老方法的退休人员,他们的养老金在改革后可能会有所减少。
因此,9月30日之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正式合并,并不意味着将养老金平均化,而是统一了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尽管如此,养老金的总额仍可能存在一些差异。
随着时间推移,随着机关事业单位新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逐渐减少,他们的过渡性养老金也将逐渐减少,直至最终消失。届时,不论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的退休人员,他们的养老金都将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养老金的多少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缴费情况,缴费等级越高,缴费年限越长,相应的退休养老金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