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长三角「画圈」与「破圈」

2024-07-12社会
17:19
21座车站、1200公里行程,8小时看尽江南烟雨。
暑运启幕,一条从上海出发,最后又回到上海的「超级环线高铁」,给「流动中的长三角」添了一把柴。它不仅串联起4座长三角中心、副中心城市,还第一次将一市三省紧紧「圈」在了一起。在「轨道上的长三角」不断打通「毛细血管」之际,「包邮区」为何要画一个「同心圈」?「画圈」背后又隐含着怎样的「破圈」决心?
长三角为何要画「超级环」
6月15日上午,上海站1号站台,一辆标有从上海至上海虹桥站的G8388次列车准时靠站、迎接旅客。当天始发的定员为610人,已售客票达到了600人,几乎满员。乘客之中大多都是往来于长三角城市间的通勤客。
截至今年初,长三角铁路拥有25条高铁。虽然密度很高,但整体路网布局仍是以一些大城市为中心,呈射线状对外辐射。如果要从苏皖交界区域,到达上海或是浙江东部,仍需要绕道像南京,或是杭州这样的枢纽站进行一次换乘。而环线开通后,则可以上车直达。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涛表示,长三角的高铁比较发达,尤其是一体化发展到了「高级阶段」以后,区域之间的融合、城市之间的联动、乘客的通勤、商务、旅游等各种需求越来越旺盛,越来越希望「互联互通、直连直通、快联快通」。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更希望用一种高效的运输方式来满足一体化的需求。
那么什么运输方式更高效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张逸认为,从成本、时间等多因素综合考虑,铁路无疑是最好的答案。而且长三角的「超级大环线」中,既有大城市枢纽性车站,也有中小城市车站,可以解决原来需要换乘的不便。「比如这次'超级大环线'中的新设站点九华山站,原先可能要先到南京,再到合肥,至少要换3至4次的高铁线网才能到达,现在可以直达」,张逸说。
「超级环」如何平衡车站资源
杨涛表示,「超级环线」开通,目前还只是一个开端,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不难看出,旅客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需要更多地做好相应的客流调查。而且在长三角区域内,不应只有一个「环」。长三角地区城镇密集度,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在这种情况下,应有很多种不同的「环」:长江南北的、环太湖区域的……所有的这些「环」都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缩影。
不过,也有一种声音表示,环线上经过的大站其实一点儿都不缺车次。比如上海、南京、合肥等,高铁都是公交化、几分钟一班,「超级环线」如何来平衡大小车站之间的资源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张逸认为,随着铁路资源网越来越密、车站越来越多,调度组织的灵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环环相扣」,大小车站各司其职,车站间不同的作用就会综合体现出来,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可缓解现在很多特大城市的交通压力。
「一体化」运营能否带来「一票出行」
大环线看似在「画圈」,实则也是在「破圈」。
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地区铁路营业里程逾14300公里,其中高铁25条,里程超7100公里,动车组开行范围覆盖除浙江舟山以外的所有地级城市,成为全国高铁网络最发达完善的区域之一。但「轨道上的长三角」不能只是局限在高铁建设上。
在国际上,东京、纽约、伦敦、巴黎等城市,一般都拥有约2000公里以上的市域(郊)铁路服务通勤圈。因此,今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组建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成为签约项目之一,该公司将推动长三角地区跨省城际、市域铁路运营一体化。
事实上,长三角的几个都市圈内,也正在通过地铁、城际等轨道交通推进跨城交通直连。比如,早期打通的上海地铁与苏州地铁的连通;已开通运营的绍兴地铁1号线、杭海城际与杭州地铁网「无缝衔接」等。如何在此基础上再去突破,去延伸半径,是目前长三角的难题所在。
对此,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徐瑞华表示,如今从国家层面来说,「四网融合」即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融合,正被着力推进。国铁与城际铁路之间、各地之间,大家的制式不同,建设运营的主体也各不相同,如何让轨道「互联互通」?
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常说的「硬联通」,「就是你的车可以开到我的线路上来,我的车开到你那去」;还有一种叫「软联通」,「就是我的车可能不过去,但旅客之间是'无缝换乘'的,就像上海地铁11号线和苏州地铁11号线」,这样一来就牵涉到一体化运营。随之带来的是,运营模式被打破,包括网络怎么建,标准如何统一等都要有所突破。但这样做的好处是,「今后长三角居民出门只刷一张卡,就可以地铁、城铁、高铁'一票通行'前往全国各地」,徐瑞华强调说。
看看新闻记者: 贺璟岚
编辑: 贺璟岚
责编: 秦扬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