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2025年湖北将开通3条高铁,宜昌做实第3大铁路枢纽,荆州喜忧参半

2025-01-03社会

2025年是我国铁路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因此许多铁路项目进入冲刺阶段,争取在2025年建成通车,为国家十四五铁路规划交上一幅满意的答卷!湖北目前正处于高铁建设的热潮中,在建高铁多达8条,其中3条高铁将在2025年建成通车。那么这3条高铁通车以后会给湖北省的高铁路网带来哪些变化?谁将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呢?

宜兴高铁计划2025年8月建成通车。宜兴高铁是郑渝高铁和沿江高铁的连接线,全长约10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投资额172亿元,沿线经过宜昌的伍家岗区、夷陵区和兴山县,将设宜昌东站(既有站)、宜昌北站、下堡坪站和兴山站(既有站)。宜兴高铁于2020年8月开工建设,建设工期为5年,计划2025年8月建成通车。

宜兴高铁通车以后,将通过宜昌北站和宜昌东站让郑渝高铁连通沿江高铁和沪汉蓉快速铁路,从而形成沿江高铁新通车。这样宜昌在既有的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基础上,还将通过郑渝高铁+武宜高铁形成的新沿江高铁通道开通至长三角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高铁动车组,打破目前重庆至武汉之间高铁「不高」的尴尬境地,宜昌的枢纽地位将得到巩固与提升!而随着新沿江高铁通道的通车,既有的沪汉蓉快速铁路车次将减少,荆州将进入减车潮。

武宜高铁通车以后,宜昌将做实湖北省第三大高铁枢纽。武汉至宜昌高铁是沿江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31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投资额522亿元,沿线设汉口站、汉川东站、天门站、京山南站、钟祥南站、荆门西站、当阳西站和宜昌北站。在武宜高铁的8个高铁站中,汉川东站、京山南站、钟祥南站和当阳西站都是县级站的规模,为2台4线;而天门站为地级站规模,为3台7线,另外荆门西站为枢纽站,规模为5台13线,宜昌北站为枢纽站,规模为9台20线。

武宜高铁于2021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9月建成通车。武宜高铁通车以后,新的沿江高铁通道将形成,武汉至宜昌之间将真正实现高铁化,届时成都、重庆、宜昌与武汉之间的通勤时间将大幅缩短,武汉与宜昌将进入1小时通勤圈,宜昌将真正做实湖北第三大高铁枢纽。武宜高铁通车以后,江汉平原北部地区县市将成为受益者,而既有的汉宜铁路沿线县市区将受到负面影响,车次将大幅减少,几家欢喜几家愁!

襄荆高铁通车以后,将打通湖北中西部地区北上京津冀的高铁通道。襄荆高铁是呼南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11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投资额185亿元,由襄阳东站引出,经过宜城并设有宜城北站,最终接入荆门西站,与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共线至宜昌。襄荆高铁于2022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年底建成通车。

襄荆高铁通车以后,将通过荆门西站与武宜高铁、荆荆高铁实现互联互通,这样宜昌和荆州就可以绕开武汉,利用郑渝高铁+京广高铁开通至京津冀地区的高铁,打通湖北中西部北上高铁通道。这样一来,在宜昌枢纽地位得到提升的同时,荆荆高铁也打破了断头路的尴尬,荆州的枢纽地位将有所提升!

因为武宜高铁和襄荆高铁的通车,襄阳南下高铁通道打通,襄阳和宜昌、荆州的通勤时间将缩短到1小时以内,湖北两大省域副中心城市将实现牵手,将加强宜荆荆都市圈与襄阳都市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此一来,襄阳的高铁枢纽地位将获得巩固与提升!荆门西站虽然是沿江高铁和呼南高铁的交汇点,但周边有襄阳、宜昌等全国性枢纽,荆门只具备通道功能,更多的是发挥功能性作用,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高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