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深漂」12年,一个农村青年这样逆袭……|先行故事汇

2025-02-04社会

16岁从河南来深圳打工,做过流水线,摆过水果摊,曾是全国第一批外卖小哥,现在创业开店,身兼百万自媒体博主、电动车店主多重身份,完成从打工人到创业者的转变,这就是葛乾坤的「骑」妙人生。


虽然每一个词听起来都平平无奇,组合起来却品出百般滋味。


有人说他每一步都踩到时代的风口,也有人说他付出了远超常人的努力。他的人生,是无数深圳人的缩影。

让我们一起走进 第101期 先行故事汇。

10:00

从流水线到摆地摊

从未放弃创业梦

时间回到2013年,葛乾坤拿着父亲给的600块钱,坐了一天一夜火车,只身一人从河南驻马店南下深圳。彼时,他刚刚初中毕业。他说,来深圳的原因是「想到一个有山有海的城市去看看」。

然而,刚下火车的一刻,现实给了他一击。「我当时只有16岁,没有学历,也没有一技之长,根本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葛乾坤回忆道。

眼看荷包见底要断粮,他只好找了份工厂流水线的工作,想着先做做再说。

就这样,他一干就是半年。靠着每天比别人多上一个班次,加上省吃俭用,葛乾坤终于存下了5000块钱。

16岁来深,葛乾坤从流水线做起

「我当时想着不能一直打工,我很清楚自己来深圳的目标,是要做出一番事业。」葛乾坤说。


葛乾坤选择了最低成本的创业——摆地摊。每天一大早他去农批市场进货,在地铁口叫卖一整天到凌晨,虽然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但他依然 乐此不疲,因为他第一次体验了月入过万的感觉,那一年,他17岁。

葛乾坤社交平台片段:17岁摆地摊卖水果

成为全国首批外卖小哥

立志要做「单王」

摆地摊都可以赚一万块?葛乾坤更坚定了自己来深圳的初衷,必须要做一番事业。

2016年,眼看外卖行业兴起,他成了第一批外卖小哥,他给自己定下了KPI。

「我立志每个月都要拿我们站点的‘优秀员工’称号,因为拿到‘优秀员工’称号,可以有1.3倍的工作激励。」回想起跑外卖的日子,葛乾坤眼里泛着光,「为了能多送单,我每天从上午11点工作到凌晨3点,比一般外卖员多加了一个班次,大多数人是做到晚上12点。」

葛乾坤送外卖的区域集中在宝安西乡

评价「优秀员工」的标准,与单量、好评度、准时率分不开,葛乾坤深谙其道。


「想成为‘单王’,就要在有限的时间送无限的单。」这也成为了他的座右铭。


「基本上每个月,我都能在我们站点得到‘优秀员工’的称号。想做好一件事,我就会想方设法地去做。」葛乾坤说。

边跑单边记录外卖小哥日常

走红网络

2019年,短视频行业逐渐兴起,葛乾坤爱刷短视频,也试着自己拍短视频。2019年6月,他上传了自己的第一个视频,内容是他的同事接了一张外卖订单,需要送几十件矿泉水,但一位外卖小哥送不了。于是,几个兄弟一起去帮忙。葛乾坤拍下了当时的场景,并剪辑成片,分享到网络上。


「那条视频只有三次播放量,我还拿‘小号’看了两遍。」他无奈地说,「短视频行业是有一些门道的。当时,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先做半年,如果能吸引到5万粉丝,就坚持做,如果不行,说明我不适合这个行业,我就不干了。」

葛乾坤自学剪辑短视频

于是,葛乾坤一头扎进了学习制作短视频的世界里。


每个视频都要有一个主题,就是实实在在讲一件事情。」葛乾坤分享着他的心得。


不过,想要拍故事,得先有素材。思量再三,葛乾坤决定从身边的同行里挖掘。

100多位员工的外卖站点,成了葛乾坤创作的灵感来源。「我就跟他们说,在工作或生活上,不管遇到好的坏的事情一定要通知我,哪怕是搬家,我去给你免费搬运,你的车大半夜坏了,我去给你进行道路救援,我都愿意去做。」葛乾坤说道。

很快,葛乾坤的首个破十万播放量的视频「诞生」。

「我的受众主要是喜欢看一种精神正向的感觉。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共情。」葛乾坤表示。

葛乾坤的视频内容围绕身边人的故事展开

凭借做自媒体博主带来的流量,一些商家开始向葛乾坤抛来橄榄枝,希望他能为自家产品做广告短视频。「他们把一些产品给到我,问我愿不愿意接。这时候,如果我能想到一个好的点子,我可能会接,如果想不到,就接不了了。」葛乾坤说。

葛乾坤靠短视频走红网络

创业开店做老板

兑现16岁时的诺言

2022年,是葛乾坤的转折点。这一年,25岁的他兑现了16岁的诺言,正式从一名外卖小哥走上创业之旅。利用多年来攒下的30多万元,他租下一家店面,在宝安西乡开了电动车门店,这也是他初来深圳落脚的地方。

「他是网络博主,我经常刷到他的短视频。听说他以前是‘单王’,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店也开起来了,很励志,也是我的学习榜样。」一位前来购买电动车的顾客说。

受「单王」奋斗故事感染的还有不少外卖小哥,22岁的「小胖」鲍宏胜就是其中一位, 鲍宏胜 通过观看短视频认识了 葛乾坤 。在葛乾坤的鼓励下,「小胖」来到深圳打拼,边做外卖员边学做自媒体。

「我现在工作更努力了,收入也比之前多了。人活着,多多少少都要进步。」鲍宏胜笑道。

外卖小哥鲍宏胜学习做自媒体

打造公益驿站

为来深逐梦者提供

临时落脚点

在门店旁边,葛乾坤还专门开辟了一个空间,取名「深漂第一站」,给来深逐梦青年无偿提供临时落脚点。

「深漂第一站」公益驿站已接待超50人

从北京坐了25小时绿皮火车来深圳的游俊杰,是其中一位住客。「我想去他的店里学修电动车,我觉得深圳机会很多。」游俊杰说。

「深漂第一站」公益驿站展板上留下的愿望

「通过这个公益驿站,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可能我的能力也不算好,但是我能真真切切地影响到一帮人,就像自己淋过雨,也想给别人撑把伞。」葛乾坤说。

现在,葛乾坤的公益驿站已经招待了50多位来深逐梦者。来深圳十余年,葛乾坤在这座城市收获了不少,所以,也想为她做些什么。

「我对深圳非常有信心,我在这个城市得到过正向反馈。我能做好一件事情,就有信心做好第二件事情。」

「2025年,我要找回那份勇气,就像当初从外卖小哥转型做自媒体一样,保持那份勇气,多成长一点。」对于未来,葛乾坤还有更多的憧憬与期盼。

记者手记

葛乾坤的故事充满了励志和温情。勤奋与努力,是这个河南小子的「成功秘笈」。从选择深圳,再到创业,葛乾坤的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定,深圳也因此给了他「正向反馈」。如今,他在深圳落脚,组建了幸福的家庭,也有了自己的门店。在收获之余,他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温暖着更多追梦人。

记者 / 李子立 温国赞 王涛 曹泽东

排版 / 温维

审校 / 岳丽红 毛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