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生物,常常做出一些迷惑行为,面对可爱的小萌物,一边喜欢得不得了,一边却想疯狂地蹂躏Ta。
在某视频网站上, 「猫」「猫咪」「吸猫」 这3个话题加起来的播放量超过1202.3亿次,都可以绕地球几十圈了。
(来源:截图)
而在这些猫咪视频的评论区,不少人的留言却是「太可爱了,好想一屁股坐死」「想一口把它给吞了」……
(来源:截图)
这种奇怪的现象,并不局限于人猫之间,还出现了「人传人」。
看到圆嘟嘟的人类「幼崽」,有些人也总想疯狂蹭一蹭、搓一搓,甚至忍不住想咬一口!和男朋友在一起时,也总想捏他、咬他!
(来源:网络)
这种心理是不是不正常?
看来你对可爱的力量一无所知!
可爱会俘获我们的心
这不是变态,也不是暴力倾向,而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
当萌物出现时,大脑反应积极,奖励系统活跃,分泌大量多巴胺等让人感到愉悦的物质。大脑为了防止过度兴奋,被猫咪「萌死」,于是产生了「这么可爱的玩意儿,好想一屁股坐死」之类的反向情绪,来维持平衡[1]。
这种心理,被称为 「可爱侵犯」 (cute aggression),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
(来源:soogif)
实际上,可爱侵犯并不会让我们真正做出「坐死小猫咪」的行为,相反地,会激发我们的保护欲,不自觉地发出 「接近Ta,照顾Ta!」 的信号。面对越可爱的小猫咪,人类的保护欲越强[2,3]。
这种面对可爱刺激,既表现出关心、又表现出攻击性的情绪,还有很多其他表现,比如「萌到哭」「气到笑」等,心理学上叫情绪的「二态表达」。
我们之所以无法抵抗猫咪,还和 「婴儿图式」 相关。
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发现,婴儿肉嘟嘟的脸、圆圆的眼睛,天生就长在了心理的萌点上,能让可爱侵犯欲望更强烈,保护欲更强[4]。
比如下图从左到右,婴儿的脸越来越圆,眼睛越来越大,可爱侵犯的心理动力越来越强。
(来源:参考文献4)
看一眼你身旁的小猫咪(如果有的话),这大脸盘子和铜铃一般的眼睛,是不是和婴儿图式的体征很相似?
养猫好处多
撸猫一时爽,一直撸猫一直爽。
据【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城镇犬猫数量达到9915万只,其中 猫的数量为4412万只, 宠物猫的数量增幅超过宠物狗。宠物犬猫的消费金额达2024亿元。
想象一下,你出门时,它在门口目送你。
回家时,不管工作忙到多晚,一想还有个毛茸茸的小东西在等你,步伐都不自觉地加快了。
宠物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陪伴,还有实打实的健康益处。
(来源:soogif)
降低心脏病风险
在BBC的纪录片【喵星人的秘密生活】中提到,撸猫时,我们身体会释放一种叫肾素的减压酶,它会使我们的心率变慢、血压下降,保持放松的状态。
这意味着如果你养一只猫,患心脏病的几率会降低1/3[5]。
缓解压力
吸猫后,人体皮质醇激素水平在短时间内显著下降[6]。
皮质醇是人体分泌的一种「抗压」物质,也就是说,吸猫缓解了压力。
养不起猫的人不用急,看猫片同样能缓解压力,还能更好地集中精神工作。
猫咪还「征服」了罪犯。
美国一所监狱与动物流浪所达成协议,把将要安乐死的猫咪放到监狱和囚犯一起生活,只要犯人们表现良好,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就能让他们撸猫。
结果,让狱警都头疼的囚犯们,竟在猫咪面前柔软了下来,变成了温柔的汉子。
(一个汉子看猫咪笑出了花儿。来源:【为猫痴狂】纪录片截图)
减少过敏
有些人怕宠物导致孩子过敏。
恰恰相反,发表在英国【微生物组】期刊的论文指出, 婴儿早期接触宠物,能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数量,还能减少儿童肥胖、过敏的风险[7]。
对于养宠的朋友们来说,这世界或许有很多不确定性,但唯一确定的是:
你爱Ta,Ta只爱你。
(来源:soogif)
参考资料
[1]Stavropoulos K K M, Alba L A. 「It’s so cute I could crush it!」: Understanding neural mechanisms of Cute Aggression[J]. 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2018, 12: 300.
[2]Aragón, O.R., et al., Dimorphous expressions of positive emotion: displays of both care and aggression in response to cute stimuli. Psychol Sci, 2015. 26(3): p. 259~73.
[3]Glocker, M.L., et al., Baby Schema in Infant Faces Induces Cuteness Perception and Motivation for Caretaking in Adults. Ethology, 2009. 115(3): p. 257~263.
[4]Baby schema modulates the brain reward system in nulliparous women [J], Melanie L. Glocker; Daniel D. Langleben; Kosha Ruparel;
[5]Ogechi I , Snook K , Davis B M , et al. Pet Ownership and the Risk of Dying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ong Adults Without Major Chronic Medical Conditions[J]. High Blood Pressure &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2016, 23(3):245-253.
[6]Nittono H , Fukushima M , Yano A , et al. The Power of Kawaii: Viewing Cute Images Promotes a Careful Behavior and Narrows Attentional Focus[J]. Plos One, 2012,
[7]Tun H M, Konya T, Takaro T K, et al. Exposure to household furry pets influences the gut microbiota of infants at 3–4 months following various birth scenarios[J]. Microbiome, 2017, 5(1):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