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这种的逻辑,那要是它不按照患者的想法活着,不能带给患者缓解,患者就可以做出养之外的举动了呗?
可能我比较自私,没站在患者的角度而是站在即将受害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当然,我的说辞是没依据的假设,就像这个问题一样。
而在这个假设性的问题里唯一真实且隐身的是——有问题的患者。
所以我们不妨换个说辞来阐述这个问题——
前提:已经承受伤害、有问题的 患者 、打算用患病为借口、在不负责、不明确、以实验或者仅仅是试试、随时做第二手处理的情况下、以随意处置另一 自由个体 (动物)的健康生命为代价、尝试缓解高于患者能力的 个体 (使患者患病的客体,不一定能是人)为患者带来的伤害。
问:缓解行为可行吗?
这个问题这么一说完后……给我一种熟悉感。
就像是……某些原生家庭的前置背景一样……
毕竟患者和某些父母的共性就是无稳定自主、健康的心理乃至生理能力。
当然,不负责的父母不会认知到自己病了;
当然,法律尽可能的缩小了这些父母想要做出的二手处理的范畴;
当然,父母也不一定是以缓解为目的带来孩子;
当然,动物在很多人眼里不是自由个体。
但是,就是在这些错落的相似中,我看到了同样的不尊重、不负责、自私……
你可以无数次重申患者的无奈和痛苦,我也可以无数次告知你动物在介入你生活前不是造成你问题的元凶。
但是,如果你不从根源解决问题强行拉入第三方客体去解决问题的话,我们在声明许多成功案例之余必须承认失败的存在。
就像这个世界上存在成功的别人家的孩子,而也存在患者一样。
但凡患者对自己的过往有一丝怜悯,我都不建议他让另一个生命踏入这种重蹈覆辙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