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营销号云评测式大清单,自掏五千块找第三方测过我才敢说好。
答前声明:
1.本篇回答未接受任何充值,不做硬性推荐;2.从来没有最好的猫粮,只有最合适的猫粮;
3.不建议频繁为幼猫换粮,避免肠道菌群结构混乱。
老规矩先讲底层逻辑,如不想看可通过目录功能跳转到「选粮标准」:
所谓幼猫,可以粗略地分「奶猫」及「幼猫」2个阶段。
「奶猫」通常指0-6周龄甚至更久的猫咪,不能接受完全硬质的食物、难以维持体温、抵抗力水平较低,最好的食物是母乳,能从母乳中获得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被动提升免疫力。
注意:有学者指出,在12-14周龄完成自然离乳的猫咪性格更健全,更加胆大稳重,更难出现刻板行为(过度理毛、异食等),攻击性更低 [1] 。对于有能力的饲主,我更建议延长猫咪的哺乳期,缓慢增加固体食物比例;对于过早离乳的猫咪,请务必选择专业的配方奶粉,因牛羊奶乳糖不耐导致幼猫死亡的病例临床上并不少见!
我自己家中最多的是谷登,我们学校动医院的产品,0乳糖专业配方。
「幼猫」通常指半年龄以下,走向成熟的猫咪。此阶段对世界充满好奇,是社会化(与其他生物保持良性互动)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会经历离乳后8周的抵抗力降低以及身体的迅速成长,需要保证主食的品质来为身体「筑基」。
广为流传的美国AAFCO标准为例,可以说是猫粮的 及格线 。像促进大脑发育的赖氨酸、滋养被毛的蛋氨酸、预防生长发育问题的花生四烯酸等22项营养,幼猫粮都比成猫粮有着更高的要求。
注意:食物过敏、主粮消化率低都有可能导致猫咪的软便,另外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等对幼猫而言有存在健康风险。
基于以上,对小白们而言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幼猫粮标准——
选粮标准
前些日子我自费送测了回归中国市场的蓝馔幼猫粮。这粮数年前断货了一段时间,各贴吧都是求购的帖子,令刚养猫的我印象深刻。
趁着它复出,我花五千大洋送测了一下:
43.8%的粗蛋白 >40%。
酸价、挥发性盐基氮 能反映猫粮原料新鲜度 [3] 的指标,比市面上大多数产品要低。
沙门氏菌 [4] [5] [6] 、呕吐毒素 [7] 、黄曲霉毒素B1 [8] [9] [10] 未检出,安全。
实打实的不错,我敢推荐,官店传送门:
同样敢推荐的,是经久不衰的百利,成猫粮幼猫粮都可。
最近官店有临期粮大额满减活动,可以下手:
半年后的成猫粮具体可以看我的合集:马上 618 就要来了,有值得大波囤的猫粮或者罐头吗?
大量研究表明,以纯干粮为主食的猫咪会缺水,进而易换尿路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为了防止猫咪缺水,我推荐所有铲屎官的投喂策略是:
猫粮为主+依据经济能力选择投喂频率的猫主食罐+偶尔勤劳上头的水煮鸡胸肉。
选好粮,定时、定点、定量「三定」投喂,猫的饮食其实没那么复杂~
以上
参考
- ^ Ahola M K, Vapalahti K, Lohi H. Early weaning increases aggression and stereotypic behaviour in cats[J].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1).
- ^ 美国动物营养国家研究委员会犬猫营养特别委员会组. 犬猫营养需要[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0.
- ^ 张子仪. 中国饲料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 ^ Staff D C . FDA's Center for Veterinary Medicine unveils national initiative to test pet food for Salmonella contamination[J]. Dvm360 Com.
- ^ Silva-Hidalgo G , HS López-Moreno, Ortiz-Navarrete V F , et al. Fecal excretion of Salmonella Albany, its isolation in the diet and health repercussion on an ocelot (Leopardus pardalis) in captivity[J]. Veterinaria Mxico, 2012, 43(1):59.
- ^ Orleifson L . Risk factors of feline salmonellosis as a source of human infection. 2013.
- ^ Rotter B A , Prelusky D B , Pestka J J . Toxicology of deoxynivalenol (vomitoxin).[J]. Journal of Toxicology & Environmental Health, 1996, 48(1):1-34.
- ^ 冯建蕾.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和防治[J]. 中国畜牧兽医, 2005, 32(12):3.
- ^ 吴兆蕃. 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J]. 甘肃科技, 2010(18):6.
- ^ 潘崴, 庞广昌, 张昀. 黄曲霉毒素与食品安全[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4, 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