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就是美国人不敢亲自下场打仗了。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存在怕与不怕,只存在利害得失的权衡。
利大于害,拼着命也要上;利小于害,门口的钱包都不能捡。
美国全球霸权最重要的根基,就是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相信,美军有能力以军事力量击溃某个国家。
这种对美军的信心,甚至比美军的真实力量更有震慑力,不战而屈人之兵。
因此,世界各国谁也不愿意首先触这个霉头,不希望美国的这一巴掌首先打倒自己身上。
别说伊朗等中小国家,哪怕是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在那段屈辱的年代,也对美国小心翼翼,生怕惹得美国大打出手。
中国九十年代的「三大恨」,俄罗斯的伏低做小,都是明证。
非常幸运地是,在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美国把它积攒的力量都打出来了,同时打了两场战争:10年伊拉克战争和20年阿富汗战争。
结果是劳师糜饷,无功而返。
任何一个国家的力量都不是无穷的,力量打出去了却没有收益,必然会导致国家力量受损,比如会导致国内乱象丛生,美国也不例外。
此消彼长,你进我退,美国的力量衰退了,反对美国的力量必然会前进。
「喀布尔时刻」的狼狈撤军极具标志意义,它标志着最起码在短期内,美国再也没有大规模海外用兵的实力和信心。
于是,挑战者们不停地跳出来试探美国的底线。
1,中国。
2021年3月,中美阿拉斯加会谈,中国一改长期以来的对美忍耐政策,直接公开与美国叫板: 美国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甚至在20、30年前,你们就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因为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
以中国外交语言的一贯精准,此次发言标志着中国对美政策发生了巨大转变,从忍让妥协转变到针锋相对,从忍辱负重转变到平等相处。
很明显,美方政治精英对中方态度的突然转变是缺乏思想准备的,它们依然在用老皇历看待中美关系。
面对中国的突然翻脸,如果此时美国的力量仍在巅峰,那它一定会想尽办法逼迫中国重新妥协,进而震慑其他可能的跃跃欲试者。
理由其实很好找的,中美的分歧点太多了。
但是,美国居然没有这样做,没有强硬反击中国,依然只是与中国打打停停,纠缠不休。
该反击却不反击,该掀桌子却不掀桌子,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美国的真实实力大不如前了。
以美国的外交作风,但凡有一点办法,它们都是会用到极致的。
挑头者既然打不下去,那就别怪后面的兄弟跟着上了。
2,俄罗斯。
现在看来,俄罗斯总统普京绝对是从阿富汗撤军与中美会谈中获得了信心,他认定以美国现在的实力,不敢直接干预俄乌战争。
只要美军不亲自参战,那俄罗斯就不可能输。正是有了这样的战略判断,俄军一个猛子扎进了俄乌战场。
如果说中国的挑战只是政治经济方面,那么,俄罗斯的挑战可就直接触碰了美国霸权的根基:美军。
迄今一年多过去,不管俄乌战场形势怎么样,有一点是非常确认的:美军并没有大规模亲自下场反击俄罗斯。
美军不动,美国的威慑力就是空头支票。
第二个挑头者,美国也没有打下去。
3,朝鲜。
如果说中俄两国还是大国,实力与不可小国比拟,那朝鲜的遭遇对各个中小型国家就非常具有指标意义了。
朝鲜只有2500万人,12万平方公里土地,长期受到经济制裁,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朝鲜都是不折不扣的小国。
而且,长期以来,美国都实行对朝鲜的极端敌视政策,在各方面都强力打压朝鲜,妖魔化朝鲜。
结果,2023年7月12日,朝鲜导弹总局进行了朝鲜战略武装力量核心武器系统——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火星炮-18」试射。
据报道称,导弹上升高度为6648.4公里,飞行距离达1001.2公里,飞行时间为4491秒,最后准确落在朝鲜东部公海的目标水域。总射程已经达到了15000公里,基本能够覆盖美国全境。
朝鲜的导弹试射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巨大威慑,如果美军的实力还在,百万之一万要进行强力反击。
可是,美军依然毫无反应,打落牙齿和血吞,「朝鲜试射的不算战略导弹」。
朝鲜的境遇给了各个中小国家非常大的信心鼓舞:美国既然连朝鲜都不敢动,那反美的风险也就并不是那么大。
局势已经非常明了,当今的美军,只剩下了最后的一战之力,而这一战之力,要对准中国,对准俄罗斯,要对准朝鲜。
至于世界其他地方,美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4,伊朗。
有了这样的战略判断,伊朗当然开始跃跃欲试。
反美既有好处,又不担心挨打,凭什么不干?
于是我们看到,沙特伊朗在北京历史性和解,巴以冲突爆发后,伊朗及其支持的势力不断对美军发起挑战,招招到打到美国的中东政策软肋之上。
至少到目前为止,事实雄辩地证明,伊朗的战略判断并没有错,美国确实不敢在中东大规模下场。
从古至今,国际政治都是「你退一尺,我进一丈」,「趁你病、要你命」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想要维持住既往的全球霸权,美军的这最后一战之力必须尽快打出来,必须尽快以胜利震慑宵小,否则。永无宁日。
问题来了,天兵的这一拳,到底应该打向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