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宠物

狗在野外会否野化成狼?

2019-02-14宠物

野化后的狗,为什么比狼可怕?

01

全球流浪狗约2亿只。中国流浪狗独占1/5,4000万只。

中国登记宠物狗数量为5000多万只。

每年多达4000万人被猫狗咬伤。

【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

流浪猫狗的泛滥,同样也带来了严峻的社会生态问题。以下是近年来的部分相关新闻:

狗野化之后,带来的负面影响力,似乎远远超过了它们的同胞——狼。

02狼是如何进化成狗的?

一份刊登在【自然】上的研究,对狼和狗的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序 。

在380 万个基因突变中,研究者识别了 36 个基因组区域,锁定了122个基因。

最终发现19 个基因组区域,对狗大脑功能十分重要。

其中8个基因组区域,涉及到神经系统的发育。

这足以说明,狼和狗核心行为差异(攻击性小、更合群),在驯化的过程中就发生了改变。

最关键的是,研究者在6个区域,发现了10个对淀粉消化、脂肪代谢起关键作用的基因。

尤其是AMY2B、MGAM和SGLT1三个基因发生的额外拷贝,完全改变了狗的消化能力。

  • AMY2B基因决定着淀粉酶的合成,可以让狗比狼表达的淀粉酶多28倍,麦芽糖酶-葡糖淀粉酶要多12倍。同时淀粉酶的活性也增加了4.7倍。
  • MGAM基因可增加麦芽糖酶的活性。
  • SGLT1基因可提升葡萄糖的吸收效率。
  • 03狼本身非绝对肉食

    一般认为,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狗的驯化。

    狗的祖先随着早期人类定居而进入了人类生活,人产生的大量垃圾吸引了狼群,这些垃圾主要以淀粉为主。

    在长期自然选择的过程中,不能消化淀粉的被淘汰,留下了有着淀粉消化能力的犬类祖先。

    它们相关的酶基因发生了不止一个突变。

    除此之外,和狗大脑相关的基因也出现了一定的突变,影响了狗的神经系统。

    我们知道,生物进化的过程是一个淘汰的过程。

    可以想象出,狼进化成为狗的过程。

    3万年前,当部分狼出现了个别淀粉酶相关基因的突变,令它们能够接受人类的食物。

    在生存欲望的驱使下,它们就会主动地接近人类。

    但由于刚开始的突变并不多,一部分狼可能因为人类食物出现消化不良、过敏等各种原因而死亡。只有那些进行了更多突变个体才能存活了下来。

    一代代的「半人工选择」,造就了犬类今天的基因情况。

    与其说人类驯化狗,不如说狗主动接触人类的因素更大。

    毕竟拿没有基因突变的狼来驯化,在古代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现代社会的强人工选择,则是另外一回事儿)。

    04狗野化后,为什么比狼还要可怕?

    先来看看狗野化的典型——澳洲野狗。

    澳洲野狗几乎和你家的大黄看起来,大同小异。但如果你小觑了它们,你会死得很惨。

    澳洲野狗是几千年前跟着人类去了澳洲,由于地广人稀,然后逐渐野化。

    这种犬类的适应能力极其强,食谱除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之外,还经常合作捕猎袋熊、袋鼠、羊、牛、以及巨型蜥蜴。

    甚至部分野狗,还在人类聚集范围活动。

    可以说,澳洲野狗的生活习性,和狼差别已经不大。

    除此之外,你以为野化的犬类就仅仅只是澳洲野狗这种相对古老的犬类吗?

    在西藏,遇到野狗是比遇到狼更危险的事情。

    (以下提及的野狗,并非野狗这个物种分类)西藏的野狗基本上都是以獒犬为主的大型犬类。

    在西藏那广袤的高原上,自然不可能有什么人管理。

    除了捕食小动物,更是会联合捕杀羚羊、牛等大型动物。

    最关键是的,这些野狗见到的人类很少,偶尔会出现捕食人的情况出现。

    不过,一般情况,狗群出现的地方,方圆数百公里都是没有人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狗群所在的地方,基本上成了人独行的禁区。

    一些边防战士,常年和这些狗群进行着「战争」。

    狗野化之后,恐怖在于,它们并不像狼那样怕人。

    所以它们更容易攻击人。

    而且它们天生更了解人,并且「玩弄」心态也比狼更甚。

    甚至一些吃饱了没事儿的野狗,也会玩弄落单的路人。

    05

    野狗在西藏比狼更容易攻击人。

    狼其实是一种很谨慎的动物,没有把握或者不饿的时候绝对不会攻击人,而野狗比狼的胆子大得多,就算它们吃饱了坐在那无所事事,看见有落单的人骑着单车过去,就会一拥而上跟在后面像流氓一样玩弄你,欺负你。

    除了中国之外,美国、俄罗斯之类的拥有广袤土地的国家,也常年被野狗困扰。

    总的来说,大型犬类野化和狼基本差不多。排除一些野化可能都会灭绝的小型宠物犬,犬类全部野化之后,和狼区别也不大,毕竟它们本质上和狼是一个物种。

    但,由于食谱更宽广,它们的环境适应能力比狼更强。虽然城市流浪狗,目前还达不到野化的程度,但随着二代流浪狗,三代流浪狗越来越多,城镇流浪狗野化也是迟早的事情。

    06如何才能彻底解决流浪狗问题?

    其实从相关新闻来看,如何处理流浪狗,一直都是中国地方上极其头痛的事情。

    根本原因在于,上无政策,下无对策。

    再加上极端动保人士的存在,基层直接和稀泥了事。现在极端动保这事,也是一言难尽,同时还催生了极端反动保。

    动保都已经快要成为负面词了,作为曾经真正的动保人士(负责过动保项目),已经不敢在网络上大声说我是曾是动保人了。

    流浪狗处理这事,其实并不是没有成熟的经验。

    前面列出的几条新闻中,最后武汉那条新闻,其实已经点出了流浪狗问题泛滥的真正关键所在:

    1、大量的弃养。

    2、流浪狗基数大,繁殖迅速。

    在中国,弃养问题是十分严峻的,尤其是幼崽的乱扔乱弃,对于很多人是毫无道德压力的。

    其实解决办法并不难。做到严格登记,文明养犬,家养犬只要求绝育,弃养重罚,就能得到基本的解决。

    可惜的是,相关政策并没有跟上社会文明需求的发展。

    在如今本身存在大量流浪狗基数的情况下,要迅速解决流浪狗繁殖问题,是很困难的。

    阻止一些爱心人士投喂(投喂这个事情,不做褒贬,因为的确不排除真的有非常善良的人,抱着善心投喂),其实作用不大。

    真正养活流浪狗的,是大量的人类垃圾。

    07

    但只要愿意下一定的成本,依旧可以妥善解决流浪狗的问题。

    例如,恶犬捕杀,良犬收容。

    同时建立健全的领养制度。同时对收容的流浪狗进行统一绝育,又可以解决繁殖快的问题。

    但由于中国的流浪狗基数太大多,爱心养犬可能只能解决很小一部分(考虑到「真有一头牛」的人性,真正愿意收养的十有其一,就很不错了)。

    如果长期收容,的确可能导致地方财政支出过大。

    这其实可以通过长期来解决这个事情。

    例如,对无人问津、无攻击性的流浪狗全部绝育,然后放归、只要绝育力度足够大,在已经解决弃养问题的情况下,用10年左右的事情,就可以彻底解决流浪狗问题(第一代流浪狗自然死去后,不会再产生二代流浪狗)。

    08

    总的来说,养犬条例中关于弃养的相关法规的完善,才能堵住弃养的源头。

    同时也需要有规定,要求政府下力度和成本,才有可能真正解决现有流浪狗基数大的问题。

    这样解决了源头和基数,最终流浪狗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当然,解决2比起解决1,社会成本大得多。在上无政策和要求的情况下,地方上根本不可能拿出财政来解决这些事情。

    如今需要花费大的社会成本来治理,本质上也是过去长期不管不问,带来的积重难返的问题。

    至于,进一步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其实只是根本问题的衍生。

    只有解决根本问题,各类社会问题才能得到缓解。

    对于一个足够庞大的群体来说,自然会有爱狗者、宠狗者,也会有恨狗者、惧狗者,更多的可能是中立者。

    二者天生有矛盾,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而没有冲突。

    极端现象越来越多,本质上是还是相关规定不清不楚,让矛盾发生时,没有妥善解决的途径。

    再加上近乎全民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会让一次次的事件,经过网络发酵,犹如放大器一般,增加不同群体间的矛盾。

    甚至一些原本中立的群体,也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进入了「战场」。原本单纯的事件冲突,发展成观念冲突,最后发展出一些极端行为……总之,根本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那里,重点还是做不做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C L J A B , D L G , E R S , et al. A new look at an old dog: Bonn-Oberkassel reconsidered[J].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18, 92:126-138.

    [2] Irving-Pease E K . Paleogenomics of Animal Domestication[M]. 2018.

    [3] Axelsson E , Ratnakumar A , Arendt M L , et al. The genomic signature of dog domestication reveals adaptation to a starch-rich diet[J]. Nature, 2013, 495(7441).

    [4] Pezzo F , Parigi L , Fico R . Food habits of wolves in central Italy based on stomach and intestine analyses[J]. Acta Theriologica, 2003, 48(2):265-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