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宠物

广西河池的捕鼠能手——白裤瑶

2020-02-25宠物

河池,简称「河」,地处广西西北边陲、云贵高原南麓,境内聚居着壮、汉、瑶、仫佬、毛南、苗、侗、水8个世居民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

自古以来广西就是商旅云集之地,因而这里的饮食习惯融合了粤、川、湘、浙、赣、闽等地方菜肴特色,而河池地区不仅有着广西饮食的特点,还出现许多别具一格的特色美食。

龙岸菜包

在河池的大街小巷,都能发现到处都是少数民族的特色饮食,龙岸菜包就是其中之一,其制作方法:先将虾仁、木耳、火腿等切成细丁,与糯米一起翻炒后,制作成馅,用叶大肉厚的芥菜叶子将它们严密的包裹起来,最后就是上锅蒸熟了,蒸好的养生蔬菜包,散发着阵阵清香,一口咬下去鲜香可口,虾的鲜味在嘴里留有余香,让人吃到上瘾。

生炒牛杂

生炒牛杂采用黄牛肉,牛肛脑,牛百叶,牛黄喉等材料并配合秘制配方,用猛火烹饪而成,其味道鲜嫩,脆口,让人吃过不忘,回味无穷。

一品豆腐

河池的一品豆腐和其他地方也不大相同,这里的豆腐从不用石膏定形,而是用鸡蛋和豆浆混合在一起,再放入蒸锅里脱胎换骨而成,经过油炸后的豆腐金黄鲜嫩,再加上秘制调料,一道受当地人喜爱的一品豆腐就做好了。

牛头宴

说起河池的特色美食,牛头宴当仁不让。牛头宴又叫"开大宴",是土家族接待贵宾的盛大礼仪宴会。牛头宴具体做法是将整只牛头蒸熟后连大铁锅一起端上席,配以泡红辣椒、酸肉、蒿子粑、腊肉,客人们用刀子切割牛头上的牛肉食用,大快朵颐,喝竹筒米酒,体验远古时期人们打猎归来饱餐一顿的感觉,不过这道大餐并不太适合喜欢清淡口味的人群。

猪龙碰

猪龙碰原料:猪小肠、猪血、大米饭、玉米粉、花生仁、盐、油、五香粉等。制法:将小肠洗净备用,花生仁炒熟捣碎,然后与猪血、大米饭、玉米粉炒熟、油盐适量拌匀成烂泥状,灌输入肠内并压紧压实,扎好两头,放入锅里文火煮熟即成。猪龙碰捞出水后即可食用,亦可再次入油锅炸至表皮稍黄,出锅切块上桌当主食,这样吃起来更加香脆可口。

武篆油团

武篆镇油团,以当地糯米作原料,加工、粉碎、泡水、过滤,然后捏成鸡蛋大小的圆团,用当地的山茶油煎炸熟透,尔后除尽余油,倒入细碎的黄糖搅拌,等到黄糖将油团裹严,便可出锅味道奇妙无比。

豆腐圆

在凤山的壮家,每逢佳节或者婚宴,都有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那就是壮家豆腐圆。它形似桔子,象征吉庆团圆。

原料是水豆腐,水豆腐必须是手工制作,用石膏点卤,这样做出的豆腐有一股清香且嫩滑。具体制作如下:

1. 取水豆腐数块,先将水豆腐的水控干后放入干净的盆里抓成泥状,然后做馅料,其馅料的做法和水饺的馅料的做法差不多。

2. 把肥瘦相间的猪肉剁成肉泥,取一碗花糯米饭或者一个粽子,将洗净的韭菜切碎,炒一二两花生米,除去红衣碾碎,放入一至二块豆腐乳、胡椒粉、食盐、味精适量,然后将上述馅料泮匀。

3. 取已抓好的豆腐泥平摊于掌上,将馅料置于其中,把豆腐泥合拢制成圆丸,大小如柑桔。

4. 做好的豆腐圆可炸、可煎、可蒸,但在壮家一般用植物油炸,最常用的是凤山山茶油来炸,炸至金黄,即可食用。

河池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颇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如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古老传说等等,都保存着自己的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自称「布诺」,因男子穿齐膝白裤,故他称为「白裤瑶」,主要聚居在广西西北的南丹县八圩、里湖瑶族乡和贵州省荔波县朝阳区瑶山乡一带,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随笔著作【岭南田野笔记】中,对白裤瑶就有详尽记述。

白裤瑶很爱捕鼠。他们根据老鼠喜于夜间活动的特点,每天傍晚就把捕鼠夹安放在房角屋后、村边寨旁、四角地尾、或荒山野岭,布下天罗地网。第二天收鼠夹,每次少者得三五只,多者得四五十只老鼠。若本村寨范围的老鼠捕光猎尽了,就利用空闲日子,背着口粮,挑着一百多把鼠夹到别的民族、别的乡,甚至到外县去捕捉,边捕边烘干鼠肉,常常满载而归。 鼠肉被白裤瑶视为上等佳肴,多留作年节食用和招待贵宾,并认为谁家的男青年捕到的老鼠越多,就越荣耀,越容易获得美好的爱情。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