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子在幼犬期形成的有些心理阴影是不可逆的,它也许会记一辈子。如果是针对单一事物的情况,把那件东西从它的身边剔除,然后再给它足够的时间,多少能缓解一些。
题主家这个情况下,影响狗子的因素有三:脖圈、笼子、人。
不排除边牧这种狗子能把「人让它进笼子」和它在笼子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惨痛经历联系起来,进而对人不信任。可人这个因素又是不可能剔除的,所以只能是重建信任:保持环境安静、被动互动(狗主动找人玩人再跟它玩儿)、不得已需要移动狗子动作要轻柔(推开或抱起)、注意人与狗无关的行为不要惊吓到狗子(器具碰撞、跌倒、大声喊叫)等。
脖圈,能不带就不带,非要带,有这样的:
软质的,不会叮叮梆梆地撞哪都响,穿戴也舒服,购买前记得量好尺寸。
对于笼子,题主既然自称已经做过「功课」,想必思想上是被荼毒过了。狗其实不需要笼子,它们又不是穴居动物!是人需要,同时人得给狗找借口,就有了「安全感」之说。狗与人一起生活,人是领导者,它的安全感应该跟人这儿找,所谓「粘人「。同时如有困难(饥饿、伤痛、被困),它的第一反应也应该是找人(叫人)求助。家,本应是人和狗共享的空间,把狗关了笼子,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隔膜。
当然,各家的条件不同,人的想法也不一样。家里有老人孩子,真的是迫不得已;觉得家具电器地砖墙纸比狗重要的,也大有人在,我不争竞这些事儿。
如果非要选择让狗进笼子,那笼子摆哪屋得稍微调整一下吧。主人卧室是唯一的正确选项,即便在笼子里,也得让它知道它跟人是一伙儿的。笼子尽量要大,让它在里面腾挪得开。退一步的还有个围笼可以考虑。拉近人与狗的距离,即使有限也要给它尽量大的空间,注意这些个细节都会有助于狗子社会化的过程。
我知道笼养和便溺是有些养狗的人想不明白的事儿,之前写过关于狗子便溺的回答,有需要可以看这里:
养狗训狗,很多时候「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幼犬期就那么几个月,等着、追在它屁股后面收拾、陪着它玩儿,想的再多能做的也就这么多。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