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者,是终结了业力的人。
同样一件事,普通人做了,就有业力,而开悟者做了,就没事。
怎么理解呢?
比如一个人支持「女性性解放」。如何判断这个行为的性质?关键就在于,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如果是男性,不用怀疑,他就是个标准的好色之徒,希望借此来获得自己的性自由,而所有代价和风险都由女性承担。
如果是女性,就要看她是开悟者还是普通人了。
普通女人支持女性性解放,说白了,就是那里痒了,管不住下半身罢了。
开悟者支持女性性解放,那就不一样了。
因为开悟者已经没有了「我」的存在。
普通人跟开悟者的区别在于,普通人做的一切事,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因为普通人还有个「我」在。
只是这个「利益」,有粗鄙和高端之分,明显和隐性之别。
所以普通人的追求,只有高低的分别,没有本质的区别。
所以,普通人卖爱马仕,和开悟者买爱马仕,明显不是一回事。
普通人(非那种家用日用品都是一线奢侈品牌的有钱人)买爱马仕,谁都明白,就是为了那点虚荣心罢了。
而开悟者,就不需要去评判了。
因为开悟者做啥都没业力。
只不过,开悟者毕竟还生活在俗世中,所以开悟者的行为,很多时候也跟普通人雷同。
而这些行为透过「小我」的滤镜,就很容易被误读。
比如,普通人也吃饭,开悟者也吃饭,普通人看开悟者吃饭,可能也会觉得,「这个人跟我一样是个吃货」。
可是事实如此吗,非也,开悟者和普通人,吃的已经不是同一个「饭」了。
普通人吃饭,是真的喜欢吃,吃到嘴里会真的觉得很有味道,会真的觉得很高兴。
而开悟者吃饭,可能只是为了活着,保持生命体征,罢了。
——————————————————
更新。
关于「消费」。
大额消费、高消费、不存储、存储很少、能花掉自己所有现金的80%以上……等行为,不论消费者有钱与否,都很少出现在成年人身上。
这些行为在普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在大部分中国人看来,这是「不理智的,非理性的」。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一直倡导:节约用钱、节俭。
当然,很多年轻人可能会超额消费,月光,但都是短期的,暂时性的,或者当事人对未来收入有一定「自信」的。终究是「不成熟」的行为。
比如,一个漂亮的年轻女孩,从男朋友那里得到了大笔零花钱,她把这些零花钱花了个精光。为什么能花个精光?因为她知道反正花了还会有。但是,如果你把她这辈子的每个年龄的收入绘制成柱状图给她看,她估计就不会乱花了,会立马把这些钱存起来。
这种情况的大手大脚的花钱,终究是因为无知和幼稚罢了。
当然,这只是对于普通人而言。
开悟者,则不同。
开悟者的消费行为,是对「意义」的消解。
开悟者与普通人的「时间」不同。
准确地说,出现在开悟者脑海中的时间概念,与普通人脑海里出现的时间概念,不同。
比如,普通人可能这样想:「我要活到80岁,所以我现在要趁年轻多赚钱,少花钱,方便以后养老」。
普通人很少思考「无常」。
除非发生天灾人祸或者什么大事,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否则,普通人一生中思考「无常」的次数甚至不会超过5次。
而开悟者,不仅会频繁地思考「无常」,甚至会把「无常」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最基本依据。
这就是为什么,开悟者反而会「大手大脚」地花钱,并且会买一些比如奢侈品、豪车等普通人看来相当华而不实,甚至即使是有钱人也不太舍得买,在很多人眼里属于「顶级智商税」,「消费主义陷阱」的东西。
因为开悟者消费,并不是为了那个物品本身,而是通过无意义、不思考的消费,超越「头脑的思考和计算」,达成对「意义」和「时间」的解构。
普通人买东西,会力图让自己的「思维」满意。
会动用逻辑思维,在脑子里画思维导图,「买了这个会有xxx用处」,最终得出结论,「买了这个东西我赚到了」,才会买。
而开悟者,从不这样做。
于普通人看来,开悟者那样大手大脚的花法压根不适合「过日子」。
但是在开悟者脑子里,压根就没有「过日子」这个概念。
普通人,是十分傲慢的人。
普通人往往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的「明天」会发生,「后天」会发生,「大后天」会发生,「下一周」,「下个月」,「明年」……都会发生。
但,开悟者可能压根不觉得自己的「明天」会「理所应当」地发生。
开悟者,从不把任何事视作「理所应当」。
人,并不是没有安全感,才会存储。
而是有了安全感,才会存储。
没有「安全感」的人,是连存储,都不会存储的。
事实上,哪里来的「安全感」呢?
普通人觉得,自己理所当然地值得「活到80岁」。
而开悟者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随时都可能消散。
这种骨子里对命运和宇宙的敬畏,构成了开悟者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