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by Bose]
(除标明外各图片均来源于 Bose)
入耳式与平头式(或者题主所说的半入耳式)是有线耳塞的主流形态,平头式在成本所限的情况下更容易将声场做得自然(不是绝对),但是它的低频质量会比入耳式更难做好(也不是绝对)。但是平头式耳塞的开放式结构,无法满足隔音需求。入耳式耳塞的结构多为封闭式或半封闭式,更容易做好低频质量(也不是绝对),隔音相对也较好(开放式入耳除外)。所以,入耳式和半入耳式耳机之间的好坏是不能一语定江山的。
但为什么现在市场上入耳式耳机逐渐将半入耳式耳机的地位替代掉了呢?我个人认为原因有这么几个:
一、首先是对于封闭性、私密性的需求,这导致了封闭性能总体更佳的入耳式耳机会在对内隔音和对外漏音控制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尤其是如今消费者对于耳机功能特性要求极高,普遍希望主动降噪技术能够在自己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封闭性更好的入耳式结构自然也是能够带来优势的。
二、入耳式耳机能够在更多的方面「做文章」从而提高自己的声音素质上限,而半入耳式结构通常很难突破现有的素质桎梏。尽管也有厂家曾经试验过在半入耳式耳机中加入动铁单元、使用多单元甚至混合单元技术等等,但是比起入耳式耳机来说,能进行调整的地方还是太少了。
三、大多数消费者对于入耳式耳机的佩戴适应能力是更强的。尽管你可以见到很多「硅胶套导致佩戴不适」、「戴不进去入耳式耳机」等抱怨,但是大多数设计合理的入耳式耳机面向的可佩戴人群其实也是更广的。为什么 EarPods 要放弃过去平头式的结构而转向接近于入耳式耳机那样有导管角度设计的形状?其实也对应了戴不好平头耳机比戴不好入耳耳机的人更多的现实情况。
这篇回答我们将主要把关注点投入时下流行的 TWS 入耳耳机的品类中,但是结构相似带来的特性在有线耳机范畴中也适用。
半入耳式耳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索尼为了搭配 Walkman 而售卖的 MDR-E252 上,2系列的平头耳塞当时作为和 Hair 系列小型头戴耳机并行的产品线,可以说是定义了平头耳塞的产品形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平头耳塞的的典型形态已经逐渐淡出主流市场,在消费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基于平头耳塞传统形式进行改良从而优化出音口指向性的半入耳耳塞,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就是苹果 EarPods。这条路线随后也被各种 TWS 耳机沿用。平头耳塞历史上有过非常著名的型号,也在国内外的发烧市场上掀起过不少波澜。如今在发烧市场仍然坚持进行平头耳塞产品开发的厂商也仍有不少,其中不乏一些将老技术、老模具重新应用的例子,也有彻底自主设计的例子,但受限于人们对于耳塞产品隔音性、佩戴适配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很难再在主流市场获得太大关注了。
入耳式耳机则基本可以看作是由助听器等发展而来的,早期的型号多以动铁单元居多,例如一直长盛不衰的 ER4 系列、早期动铁发展离不开的 E5C 等等,多以良好的隔音性获得关注。进入新世纪之后,动圈式入耳耳塞的发展踏上快车道,早期的代表作品有索尼 MDR-EX70、高斯火花塞系列等等。不只索尼与高斯,日系厂商的松下、铁三角以及欧美厂商的森海塞尔、Bose、Future Sonics 等等都是早期动圈入耳的探索者(比如 Bose 早期的 IE 系列也是国内曾经掀起过热度的产品系列之一)。后期则出现了各种多单元、混合单元以及新单元的应用,入耳式耳机也就成为了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耳机形态之一。
显然,对于时下热门的 TWS 耳机来说,半入耳式、入耳式各自有着受众,但在我看来其实入耳式 TWS 耳机的总体水平是要略高一筹的。让我们在这里使用 Bose 的两代消噪耳塞产品来解释入耳式 TWS 更适合大多数人的原因。就从 TWS 耳机最主要的几个方面来说吧。
·佩戴稳定性与舒适性
可以看看半入耳式/平头塞的结构,它们与耳廓和耳道口的接触往往是没有稳定的固定点的,即使加装上海绵套,也很难与小耳阔人群兼容。半入耳式耳机往往采用直径在 12mm 以上的动圈单元,不乏 14mm 甚至 16mm 的产品存在,它们未必能在大多数人的耳廓里稳定放置。这样会导致两个问题,一来与耳道口的耦合不同会导致不同人之间听到的声音风格会非常不同;二来这类耳机的舒适性评判也因人而异,对于「我」非常舒适的框架可能放到别人那里就无法适应……
入耳式耳机由于出音口与耳道口之间的耦合更加稳定,所以在耳部结构基本相似的人群中普遍听上去声音走向也不会有太大差别。如果腔体较小,可以通过耳翼、耳挂、耳撑等进行辅助固定,Bose 的「鲨鱼鳍」耳翼结构由来已久,在舒适性足够出色的硅胶套与之配合的情况下,耳机也很难在运动等过程中出现脱落问题。过去 SoundSport 系列被运动人群普遍视为不错的运动装备也是这种稳定佩戴带来的。
在最新的 QuietComfort Earbuds 真无线耳机系列中,两款产品也都配备了类似「鲨鱼鳍」的结构。这也使得Bose QC 消噪耳塞(大鲨)尽管腔体体积相对较大,但是仍然能够保持非常稳定的佩戴,同等体积的无固定措施的入耳或者半入耳竞品则很难做到同等级的稳定性。
特性一览:1.11级可调整降噪深度,毫秒间实时消噪。
2.通透模式表现出色,0档一键切换。
3.动态音质均衡技术,可以在高噪音环境下保持低频量感。
4.鲨鱼鳍设计实现经典的稳固佩戴。
在Bose QC 消噪耳塞2代 上,Bose更进一步,将鲨鱼鳍升级为了 Fit Kit 适耳套装,将不同大小的耳塞套和耳撑环组合可以实现九种不同的佩戴状态。同时它在腔体造型的优化上做得更符合人体工学,腔体体积也更小,佩戴稳定性毫无疑问在 TWS 耳机里是相当出色的。
TWS 耳机还有一个防水问题是被大量运动人群所看重的,半入耳耳机的开放结构使得它们注定了不可能具备很好的防水性能。而入耳式 TWS 如今大多有着堪用的防水性能,Bose QC 消噪耳塞2代和Bose QC 消噪耳塞(大鲨)这两款消噪耳塞都有着 IPX4 级别的防水性能。
·噪音隔离问题
尽管市场上也有一些搭载了主动降噪的半入耳式 TWS 耳机,但毫无例外地,无论厂商在入耳降噪耳机的技术积累如何,都难以避免在半入耳结构上面对着难题。半入耳的开放结构使得它的漏音控制是非常难的,相对于入耳式向外漏音可以有普遍优秀的控制水平,半入耳式既难以避免外部噪音进入,也难以控制自身驱动单元的声音向外泄漏。很多具备 ANC 功能的半入耳 TWS 顶多也就是抵消了这个效应,很难在低频段和偏高实现更好的遮噪性能。而入耳式尤其是 QuietComfort Earbuds 系列的封闭式结构在最基本的物理封闭性上就会有天然优势。
基于良好的物理隔音基础上,Bose 等厂家的优秀主动降噪水平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往上追溯到 QC30 时代,Bose 的主动降噪技术就已经在入耳耳机中非常成熟了。在 TDS 主观评价中,Bose 的产品一直在「降噪综合能力金字塔」(TDS ANC Pyramid)中都处在非常高的位置上,QuietComfort Earbuds 也长期位于耳塞品类的「塔尖儿」位置,直至新款 QC 消噪耳塞2代 发布的时间点上,才被新产品顶替。可以这么说,无论降噪深度、降噪频宽覆盖这种评判主动降噪性能的硬指标,还是耳压感控制这种主动降噪附带效应的控制,这两款消噪耳塞产品都是处在品类靠前位置的——更不必提 Bose QC45 等本就已经处在第一梯队的头戴,也是一样的道理。
1. 消噪模式一键切换,0档通透可聆听周边环境音。
2.Triport结构和动态音质均衡技术,声音表现有明显进步。
3.轻量化佩戴,可适用于长时间通勤佩戴。
事实上,放眼整个降噪金字塔的 Skyline Level(最高级别)各个型号,也无一半入耳形态产品出现。无论哪个厂家,都是在入耳式的产品上降噪性能会比半入耳的更好。至于像 Active Sense 这样会根据周围环境自动调整消噪级别的噪音动态感应功能,其实各家也都是在旗舰入耳型号上才会适配(Bose 则在2代中加入),自适应功能同样需要依靠于本身降噪性能足够好才有实现的价值。
市场上的高端入耳式 TWS 也普遍具备非常好的通透模式,Bose 的消噪耳塞在这方面也做到了行业领先水准。在遇到城市通勤环境中需要时刻注意安全问题的时候,将降噪等级调到0级,就可以开启通透模式。之前我们曾经介绍过开放式 TWS 能够带来完全自然的通透模式,不过就目前的几个顶级降噪 TWS 耳机来说(包括 Bose QC 消噪耳塞2代)日常使用过程基本上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都是足够自然、足够可用的状态。
特性一览:1. Fit Kit适耳套装设计;
2.多档消噪模式提供行业顶级的降噪能力,通透模式则可以随时切换感知环境音变化。
3. Active Sense噪音动态感应,在通透模式下开启可自适应调整消噪级别
4.双耳降噪麦克风,结合Bose算法后实现更稳定通话效果和极低风噪。
5.CustomTrue 智能耳内音场调校,个性定制声音风格。
至于通话性能方面,大多数旗舰级入耳 TWS 也都具备比同品牌半入耳竞品更优的算法和麦克风配置,像 Bose QC 消噪耳塞2代双耳就都搭载了通话麦克风,如此就可以通过波束成形技术来实现更好的收音能力。比起很多半入耳 TWS 仅在单边柄部末尾装有麦克风的设计要靠谱不少。
· 声音优势
目前大部分的半入耳式 TWS 都在低频频段的量感上有所缺少,有通过使用大号单元来增加低频的,但是在空间上也会更大,进而可能会影响续航和佩戴舒适性。入耳式结构的 TWS 目前普遍都在中低频段上做得有更加稳定的水平。虽说各家产品的实际声音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因素也颇多,但对于数码消费者普遍更加有所认知的中低频段,很少会有高端产品做得非常差的。Bose QC 消噪耳塞2代在旗舰真无线品类里面目前也在声音上开始发力,明显要有着相当不错的中低频综合表现,中高频的糊闷问题也一定程度上降低,进步相当明显,对于一些流行乐、电子乐和部分摇滚、民谣等的适用性也更好。
同时,由于各家厂商对于入耳式旗舰产品也更加重视,各种先进的技术也更加可能被放进去。还是拿 Bose 的产品为例,此前 Bose 的蓝牙无线产品普遍都是基于基本的 SBC / AAC 编解码协议来进行设计的,毕竟从稳定性和兼容性出发,还是这两个协议会更好。然而在新一代的产品里,Bose 开始尝试使用 aptX Lossless 这种在高通平台上相当有技术优势的编解码协议,且目前仅在第二代消噪耳塞中内置,后续升级固件就可以开启。不得不说 aptX Lossless 的普及程度远不如 AAC 高,但是补齐短板、选择不冲突的高级协议的做法是没问题的。而且在我看来,其实选用 aptX Lossless,也是有未来角度的考虑在里面。
同样,各家选用 LDAC / 骁龙畅听等高级协议的产品,也普遍都是入耳式型号——这虽与厂商的决策有关,但也是现实状态。
另一方面,由于耳道耦合封闭,各种先进的个性化声音方案也得以运用,比如听力图、某某 ID 等等。在 Bose QC 消噪耳塞(大鲨)中,Bose 就实装了动态音质均衡技术,可以通过实时的噪音环境来判断是否对于低频段声音进行补足,如此就可以在高噪音环境下不开高音量也能听到更加饱满的低频表现。要进行这种实时判断,显然离不开入耳式的封闭结构才能实现。
Bose 在 QC 消噪耳塞2代上的 CustomTrue 智能耳内音场调校技术应该算是比动态音质均衡技术更进一步,也更依赖于入耳结构。它可以在开机后根据耳道结构实时优化耳内声场,实际上是依靠内侧的麦克风对于耳道结构进行扫描测算来对于不同人定制不同的声音风格——结合个人喜好和耳道结构优化。半入耳式 TWS 难以稳定耳道口的接触,自然也就难以实现高精度的耳道结构扫描。
好了,我们通过使用两款 Bose QC 消噪耳塞为例子介绍了目前入耳式 TWS 相较于半入耳式 TWS 的普遍优势。至于传统 Hi-Fi 有线入耳式耳机以及半入耳式耳机的延伸阅读,可以看看下面这几篇。未来入耳式耳机肯定还能做出更加超出想象的进步,无论是新型驱动单元的使用、声学结构的优化、多单元系统里的分频技术升级、DSP 技术的迭代……它们都是更加可以持续进步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