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父母生二胎会为大宝带来什么,更多的好处还是不好?

2021-03-29亲子

对于这些问题,还确实有着科学的研究。

两种心理学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作出了解释,让我们来看看:

01

理论模型一

第一种称为 家庭危机模型 ,或者也叫作 压力生活事件模型

该理论认为,第二胎的出现会给包括头胎儿童在内的家庭成员带来压力和心理威胁,导致儿童产生各种消极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这很好理解,本来妈妈是我一个人的,现在,竟然又冒出一个小屁孩来跟我抢?宝宝不乐意!

所以,老大可能表现出一种行为: 退化

退化,是指较年长的儿童表现出类似婴儿或者较低年龄段儿童的不成熟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和奖赏。研究显示,退化行为往往随着第二胎的出生而迅速出现。

我家小丫也有过这样的表现。

弟弟小时候,有时会缠着妈妈抱,虽然小丫当时已经六七岁了,看到这一幕,也会过来凑热闹,非得让妈妈抱抱。

而且,研究还发现:在第二胎出生前后的过渡阶段,头胎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 消极情绪 不安全依恋水平增加 以及 睡眠障碍 等。

这提示我们,必须要关注家里的老大!

问题是,怎么关注?

1、何时开始?

如果打算生二胎,那么,请尽早给老大一个心理准备。

我家小丫在弟弟出生以前,对此是充满期待的。

因为她的幼儿园同学、一起玩的好朋友们,好几个都有弟弟妹妹,我们也常常带着她去有二孩的朋友家里做客,所以,她一直期待自己也有个弟弟妹妹。

小孩子嘛,毕竟还不了解生活的真相。

虽然小丫充满了期待,小熊出生后,看着这个只会吃了睡、睡了吃的小屁孩,还是有些失望地问我们:「弟弟什么时候才能陪我玩呀?」

即使如此,提前有个心理准备,还是完全不同的。

小熊出生后,我们家的社会角色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变,从以前的参观者变成了参观对象,其他想生二胎的朋友们纷纷前来取经。

豆豆就是其中一个。

豆豆和小丫一样大,也是个小女孩,刚开始坚决反对妈妈再生个弟弟妹妹,豆豆妈妈也很为难,生吧,怕豆豆心里不接受,出现情绪上的问题,所以,带豆豆来我家体验一下,有个弟弟是什么滋味。

那时候的王小熊,还是挺可爱的(现在越来越讨人嫌了),豆豆和小熊玩了后,回家告诉她妈妈:「你可以再生一个弟弟妹妹,不过,必须要像小熊那么可爱才行!」

2、如何进行?

发展心理学的祖师爷 皮亚杰 认为,2~7岁的孩子,在认知上处于「前运算阶段」,在此阶段,「自我中心主义」是其主要特点之一。

突然出现的竞争者,会打破老大在家里的「中心」地位,孩子当然有意见。

所以,首先,我们要 接受孩子的不接受

有的孩子会哭闹、会争宠、甚至会攻击弟弟妹妹,家长对此首先应理解,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包容。

但是, 接受不等于纵容

因为,在此时期,儿童的「共情」能力也在发展。

共情(Empathy),是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感的情感以及行为反应。

2岁左右的儿童能够区分自我与他人;

3岁时,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拥有不同的想法和需要,逐渐理解他人情感;

4岁开始,儿童能够理解他人情感产生的原因和结果。

所以,父母给予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孩子及时摆脱「自我中心主义」,理解他人的想法,获得更高的情商。

举个例子:

哥哥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对着也想过来坐的妹妹说:「这是我的沙发,不准你坐!」

作为父母,该怎么办呢?

方法一:你是哥哥,要让着妹妹!

显然不对。

这样会把两个孩子处于对立的位置上,孩子以后会更加针锋相对。

方法二:你是哥哥,要爱护妹妹!

也不对。

「爱」不是靠灌输就能获得的!

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建立充满爱的氛围,爱妻子,爱老公,爱长辈,爱孩子,你的孩子,自然会获得言传身教。

正确的方法是:

首先,告诉哥哥:这个沙发,或者家里的其他物品,是全家共有的。要打破孩子的错觉:这个家是以我为中心的,家里的一切都是我的。

对于太小的孩子(两三岁),这或许很难,不要急,慢慢来;但是,如果一个十岁的大孩子仍然这样认为的话,家长应该好好反思自己!

其次,让哥哥知道,你如果不给妹妹坐,妹妹会很伤心的,你上次怎么怎么样,是不是很伤心?你希望妹妹也同样伤心吗?

逐渐引导,让哥哥理解妹妹的感受,理解他人的感受,学会「共情」。

02

理论模型二

第二种理论观点以 生态系统理论 或者 转折点理论 为代表。

该派理论认为,第二胎出现的过渡时期可以看作是一个常规的发展阶段,而且这一过渡阶段出现的压力源被看作是正常的。

其特别强调的是,二胎可能对于特别年幼的头胎儿童会带来挑战,但同时也可能对他们 带来加速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例如:

研究发现,随着第二胎的出生,头胎儿童的语言发展快速提高;

而且,头胎儿童在自我照料的技能方面,包括吃饭、如厕等,会出现长足的进步;

此外,大量通过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发展特点的研究表明,有同胞的儿童具有更高的合作性,出现更少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表现出更低的依赖、任性等性格特征。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随着统计学水平的提高,研究者发现,并非所有的儿童在有弟弟妹妹后都会出现变化,而是只有少数的儿童群体会出现相关的心理不适或行为改变。

所以,对于多数孩子来说,有一个弟弟或妹妹,对他们的影响是正向的。

03

尾声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依据的实证研究多来自欧美,与我们的文化背景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不过,我相信,人性,是共同的。

二胎,对于老大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关键在于,作为父母,你怎么去做?

本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

参考文献太多,就不一一列出了

如有需要,请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