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胖真的没什么,但瘦一定很自律

2022-06-03亲子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的最新数据,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突出营养问题之一:成年居民(≥18岁)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中国成人中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存在超重或肥胖。按照绝对人口数来计算,全国已经有6亿人超重和肥胖,达到全球第一[1]。

https:// zhuanlan.zhihu.com/p/50 2372082

所以,即便你是一个胖子,你也可以骄傲的说,全国还有6亿人和我一样。如果身边有人让你减肥,你可以大声地告诉他,肥什么肥?减什么肥?运什么动?节食不饿呀?运动不累呀?我只不过是六亿分之一。

当然,胖有时确实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太好的影响,可能睡觉会打鼾,一到夏天特别容易出汗,又或者无论多么好看的衣服你穿上总感觉怪怪的。除了这些,胖还有可能:

会影响寿命

肥胖程度跟病死率密切相关,就是随着肥胖程度的上升,死亡率也大幅度上升。当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 /身高2(米)]超过35的时候,病死率就比平常的人增加了30%-40%。根据科研数据显示,肥胖症会使预期寿命减少6-7岁。更可怕的是,如果严重肥胖,BMI大于40的时候,男性的寿命会减少20年。

会影响血压

在成年以后,尤其40-50岁的时候,肥胖人群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比平常人多50%。

会影响心脏

并不是说高血压继发或者冠心病继发,而是它对心功能的直接影响。由于肥胖,脂肪会附着在心脏表面,使心脏的收缩功能降低,导致心衰的比例大大增加。

可能会得糖尿病

肥胖就像影子一样伴随着糖尿病,肥胖人群糖尿病发病率比平常人要高4倍。新诊断的糖尿病病人里90%都胖,很少有不胖的。根据研究显示,体重指数为22-23时,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其实是很低的;而23-31的时候发病风险就变成40%,增加了10倍;体重指数是35的时候,女性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93.2%!所以糖尿病跟肥胖关系非常密切。

还有可能脂肪肝

脂肪肝和血脂异常在中国发病率非常高,而大家往往不太知道,其实大概有10%的脂肪肝病人会进展为脂肪性肝炎,导致肝硬化或肝癌的发生。

有可能导致肿瘤

肥胖跟一些肿瘤密切相关,在女性中是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膀胱癌和乳腺癌;在男性中则是前列腺癌。肥胖会导致这些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而且无论男女,肥胖以后直肠癌的发病率都会大幅上升。

除此之外,胖!真没什么了。

什么?你说你又想减肥了......

不不不,不要减肥,真的,减肥太难了,如果减肥容易,就不会有六亿胖子了。我们都知道,减肥有一条铁律,就是身体消耗的能量要大于摄取的能量,就好比,花的总比挣的多,那钱包肯定就能瘦下来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取量】一书,一个健康的成年女性每天需要摄取1800~1900卡路里的热量,男性则需要1980~2340卡路里的热量。

这些基础能量保证身体器官的正常运转,如果你每天摄入的能量高于参考能量,就意味着,你会慢慢长胖,因为你挣的总比花的多,钱包总会越来越鼓的。

你一定要明白!

能量的摄取基本就是靠吃喝,你能管得住嘴吗?奶茶不喝了?蛋糕不吃了?碳水能忍住?疫情都让人这么卷了,还要不要多巴胺了......

如果管不住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把多余的能量消耗(运动)掉就可以嘛。每天跑个五公里,做一小时瑜伽,或者去健身房撸撸铁,难吗?好吧,这确实也很难坚持,越胖越难坚持,你懂的。

终于明白了吧!那些比你瘦的人,她们只不过是,吃的比你少了那么一点点,运动的比你多了那么一点点,当你在吃的时候,她们只是在看;当你还是在吃的时候,她们只是在做瑜伽、撸铁、跳绳、游泳、跑步、跳操等等等等。

所以哪有什么吃不胖的人,只是瘦的人更自律罢了。

真的没有机会了吗?

有的,相信科学!

#秋田小鹿#白芸豆提取物 ,从白芸豆中提取出的一种天然的淀粉酶抑制剂,其主要活性成分为α-淀粉酶抑制蛋白,纯植物提取,没有任何副作用,在不影响其它营养物质吸收和代谢的同时,有效减少碳水的热量摄入,降低血糖含量,减少脂肪合成。

会不会是智商税呢?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三医院联合做的临床结果,35天平均减了2.24公斤(kg),最高7斤,这个数据还不错吧。更详细的数据看看这个链接的内容吧。

通过餐前食用,帮你阻断约80%的热量摄入。 不用节食 ,直接减少80%的能量摄入, 不用运动 ,相当于直接增加80%的能量消耗,花的比挣的多,不瘦都难呀。关键是没有任何副作用。建议三盒一个周期喔,点击下面的链接可以直接购买喔。

是的,胖真的没什么,还有六亿人和你一样。

当然,如果瘦代表了自律,我们也可以选择成为自律的那六亿分之一。

参考文献:

[1] Xiong-Fei Pan, et al. Epidemiology and determinants of obesity in China. The 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 VOLUME 9, ISSUE 6, P373-392, JUNE 01,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