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孩子5岁之前交给爷爷奶奶带后果有多严重?

2015-07-21亲子

这个宠上天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比宠上天啥的更危险的是,将来肯定会有管教的困难,简而言之,最常见的,将来就是他不听你的。

很多人不知道,孩子的社会性是培养出来的,比如对于父母的爱,是后天习得的。而不是他是我的种,所以血浓于水,肯定爱我敬我,这就是想桃子吃。

而这种爱,是实现管教的前提。

最初,孩子对于父母的爱基于本能需要的被满足。

0-3岁,在孩子最弱小无力的时候,他绝对依恋那个不断回应他需求的人。即使眼不能识物,那人的气味和声音也是在不断刺激孩子,让他逐渐体验一种基于生存的亲密感。

有案例显示,如果他依恋的主体是母亲,有孩子离开妈妈后,睡不着,拿一件有妈妈气味的衣服给他,能有有效的抚慰效应。

而如果父母在这个时候离开孩子,那这种天然的依恋是建立不起来的,等到他有基本的判断能力,那就是利于权衡来认知关系了,你的任何不顺意的行为,都可以被他认知为,你不爱他。而不会是,你为了他好。

父母之爱的链接,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一种,在语文课本里,家庭关系的学习是从小学开始,一直螺旋上升到高中。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不断给学生强化和解析一种概念,父母之爱的天然合理性,我如何理解和处理这对关系。

很多人做现代文阅读觉得老生常谈,但实际上,每一篇你觉得老生常谈的东西,都是意识形态的注入。我们在认知中,觉得天然合理的概念,就是靠这个建立起来的。

一般,父母早期不参与抚育,后期青春期的叛逆现象会越严重,且父母的管理干涉会很难,因为孩子对你没有天然依恋,一般口头禅是,你没资格。

一般这种依恋的建立和实践,就是父母想获得一个 「听话」的孩子 。那应该有三个基本面:

  • 1.天然依恋的建立。你在他最孱弱的时候,一直是提供需求,无微不至招呼他的人。
  • 2.情感的合法性。通过后期的阅读和学习,孩子认同父母之爱是天然的,而对于父母的爱也是天然的。
  • 3.对于孩子「奉献」品格的培养。通过阅读,父母的亲身榜样,学习等,在孩子初期生活里,建立一种观念,爱的表现形式是给所爱以最好的东西,以自己的能力为所爱提供幸福。
  • 这样之后,孩子不但在任何社会关系里,都是乐于奉献的。
  • 且这种爱的形式,会从家庭扩大到集体,是爱国教育的基础。
  • 此外,这类爱的形式的教学,会把孩子的能力提升和他的愿景联系起来,让他反向有自我提升的动力,从而形成内生驱动。

    3-5岁,还是一个认知的关键时期

    这个阶段,孩子初步对于世界和自己有一些基础认知,开始积累词汇,并且用词汇指认世界。此外,就是边界的建立。

    一方面,要进行连续不断的词汇学习,让孩子不断开口表述和记忆词汇,刺激孩子进行对于世界的认知。

    很多爷爷奶奶对于孩子的抚育是缺少有意识教学词汇,指认世界的。

    另一方面,孩子这个时候会模仿身边人,来体验自我的边界和一些基本的人际关系处理。

    如果他在这个时期,被示范了比较糟糕的榜样,很有可能他会潜意识认为这种行为是合理的,比如,他实现自己欲望的方式,是撒泼打滚还是合理索取,这些会长久影响孩子的行动。

    3-5岁,是一个复杂的认知时期。学习能力,习惯培育,人际关系认知等,这些基础面都在这个时期建立。

    除去教育和教学实践外,可能就我个人体验来说,我也不推荐家长把孩子给其他人带。

    我也是爷爷奶奶带到5岁,然后到父母身边的。

    问题有两点:

  • 1.我真的对于父母没有特别依恋,这种感情始终都不是极其浓烈的那种。日常生活里,我习惯的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状态,而不是他们在身边。
  • 比较幸运的是,我父母对我的爱是非常浓烈,且对于我的要求言听计从,从来不从我身上索取任何的东西。

    所以,我是通过认知的方式,清晰判断出父母是爱我的,而这个在我记忆里,有一个漫长的确认期。所以后期才有非常健康的关系。

    而不是 很多父母,对于孩子有比较高的要求,这个孩子如果天然没有对于父母的依恋,那么他就会判定父母是不爱他的,所以会导致关系失衡和矛盾,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就会变成猫鼠游戏,而孩子青春期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感受到自己力量后,立马对抗父母。

  • 2.个人习惯和对于世界的基本认知
  • 我整体的个人趣味,人际关系处理,甚至一些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是和我爷爷奶奶相似。

    很多孩子的长辈,一方面在生活上并不是好榜样。另一方面,又因为隔辈亲,不会下手管孩子,或者没有能力管。

    比较幸运的是,我爷爷奶奶比我爸妈靠谱多了,是真正的体面人。

    对内和对外的事务都处理得很好。我爷爷是老党员,几十年如一日看新闻联播,三观非常正。奶奶是传统的主妇,但是善良大方能干,在家族里非常有地位。

    我爷爷很重教育。

    他亲自给我做的唐诗启蒙,然后我的认字卡片,都是爷爷用毛笔给我写的。我还背过一些戏曲的文本和说书的片段。家里看的节目,就是新闻,或者听评书和秦腔。

    我的幼儿园入学就是他亲自找关系给我办的,园长是他的老同事,然后一起给我安排了班级。即使是幼儿园,爷爷奶奶对我的学习要求也很严格,该学该背的,细致到握笔的习惯啥的,一点没落下。

    后续到了爸妈身边,我以六岁的年龄,非常看不惯我爸妈过于聒噪和时髦的生活方式,后续经常批评他们或者给我爷爷奶奶告状。

    至今,我的生活方式都非常老干部,这个很难扭转过来。

    因为搞了教育,接过很多青春期叛逆案例,早期抚育很重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这边真的将来自己就是累死,也要自己带,首先就不能把我孩子给我爸妈带,因为我爸妈肉眼可见的不靠谱,我婆婆那边估计也够呛,没达成我想要的标准。反正我这边已经规划好了自己抚育孩子,职业和资金啥的,已经开始准备了。

    父母们真的长点心吧。没有当父母之前,一定要把家庭规划和职业规划一起完成,了解清楚情况,别给自己埋雷,到了孩子人高马大,才发现自己管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