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这才是爱孩子最好的方式

2024-12-31亲子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一个小女孩流着眼泪「控诉」父母:

「你们给我用最好的,吃最好的;请最好的老师给我上钢琴课,给我报最好的辅导班;可是我一点也不开心,因为我感觉不到你们在爱我!」

这个场景,触动了很多父母。

很多父母都以为自己对孩子「爱」的深切,其实孩子的内心根本无法感知。

那么,什么样的「爱」对孩子来说才是真正的爱呢?

一起来看看以下这8组对比图吧。

匮乏的父母爱孩子,是牺牲

丰盛的父母爱孩子,是滋养

一位卡车司机爸爸跟女儿诉苦道:

「爸爸两天只睡了四个小时,一天只吃一顿饭;

开到工厂后空调都舍不得吹,只能跑别人仓库里睡一小会儿;

36度的高温下,中暑了都没舍得休息,就怕你以后像我这样。」

女儿听着爸爸的话,内疚地低下头,眼里蓄满泪水。

内心匮乏的父母,经常通过燃烧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

看似伟大又无私,带给孩子的却是痛苦的内疚和沉重的心理枷锁。

其实,教育孩子的过程,就像是给一棵小树浇水。

若想要给小树源源不断的滋养,就必须拥有一泉取之不尽的活水。

而这泉活水,往往来自于父母自身的能量。

父母优先滋养自己,才能给孩子更充沛、更丰富、更具有温度的爱。

当父母拥有美好又丰盛的人生,孩子自然也会拥有明朗辽远的未来。

自卑的父母爱孩子,是控制

自信的父母爱孩子,是放手

「一个孩子,有一百种可能,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个世界......

但是被人偷走了九十九种可能;

他们告诉孩子,不要动手,只管思考;不要动脑,只管行动.....」

这是意大利著名教育家马拉古兹写过的一首诗。

多少父母,亲手剪短了孩子的翅膀,却怪孩子不会飞翔。

自卑的父母爱孩子,是控制、是束缚,是如我所愿;

这种父母本质上不接受自己的无能,希望通过控制他生命的延续,完善自己欠缺虚弱的部分。

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小孩,从小自卑、缺爱、敏感、内心缺乏力量;

而自信的父母爱孩子,是放手、是信任,是如他所是;

因为他们知道,草木会发芽,孩子会长大,岁月的列车从不为谁停下。

父母给予孩子最深沉的爱,就是早日放手,让他们自由追寻自己的人生。

无知的父母爱孩子,是打压

智慧的父母爱孩子,是鼓励

全球畅销书【原生家庭】中写道: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如果母亲常说「你真蠢」,那你就是蠢;

如果父亲常说「你真没用」,那你就一定没用。

很多父母以贬低、嘲讽、羞辱等方式,实施「打压式教育」,期望能够刺激孩子向上;

但孩子却可能活在父母的负面评价中,最后真的朝着这样的方向所发展。

有个成绩不太好的小女孩,告诉妈妈:「今天考试我得了个C。」

她妈妈却笑得很开心:「哈哈每次都是D,这次得了C,厉害厉害!下次我们争取拿个B好不好~」

结果一段时间后,女儿真的得了个B。

正如作家林清玄所说:「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爱是最好的教育,而表达爱最好的方法是欢喜、鼓励与赞赏。」

那些来自父母的鼓励、认可,就像一颗颗沙砾中的珍珠,是孩子童年最好的宝藏。

懦弱的父母爱孩子,是指责

勇敢的父母爱孩子,是包容

【玫瑰的故事】里,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

有一次,玫瑰的女儿小初不小心把牛奶洒了自己一身。

玫瑰则温柔地说道:「没关系的,走吧,我们一起去清理一下。」

日常生活中,玫瑰也从不会批评女儿,为她营造了一个松弛宽容的家庭氛围。

但我见过不少孩子,哪怕是不小心摔倒了、吃饭掉了几粒米、默写错了一个字...也会迎来父母的一顿指责。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心力交瘁,如履薄冰,很难有安全感。

真正勇敢的父母,会用行动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无条件地爱你」。

当孩子不小心做错事时,温柔地对他说一句「没关系」;

当孩子在外面闯祸时,不要急着批评他,而是坚定地和他站在一起;

风雨人生路上,家就是最好的避风港,父母就是孩子永远的后盾。

虚弱的父母爱孩子,是焦虑

强大的父母爱孩子,是允许

孩子的成长中,父母常常过于担忧孩子的成绩、未来、人际关系等。

这种焦虑,往往源于父母自己内核不稳,导致对当下现状的不满。

但孩子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路要走,不应该被迫成为父母焦虑的容器。

知名作家李筱懿的女儿从小就成绩堪忧,学习起来总是很吃力;

但女儿却格外心灵手巧,喜欢做手工,还特意花了一晚上做了个小玩偶代替自己陪伴妈妈出差。

为此,李筱懿由衷地感叹:

「我的女儿,她开心、快乐就很好,她能够做成她自己,我会更开心!」

是啊,养育孩子,就是一场静待花开的过程。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

真正强大的父母,能理解和悦纳每一个孩子的不同,关注并呵护孩子的每一个需求,然后允许他以自己独有的姿态绽放。

自私的父母爱孩子,是逼迫

无私的父母爱孩子,是示范

有个初一孩子,在作文里这样抱怨道:

每次我在写作业,父母就在旁边玩手机、追剧;

天天回家抱着手机就不撒手,怎么好意思骂我不努力?

为人父母最忌讳的,就是用喋喋不休的说教逼迫孩子,却用松松垮垮的懈怠放纵自己。

父母每天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放纵堕落,怎么指望孩子专注学习、认真自律?

父母每天昼夜颠倒、作息混乱,怎么指望孩子早睡早起,积极上进?

一位叫郑向怀的父亲说:

「孩子是一张白纸,你给他什么染料,就能给你绘出怎样的图画。」

他从大儿子6岁时开始,十多年来,每晚都会在家陪伴两个儿子阅读,为孩子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亲自示范给孩子看。

一对自律的父母,会将自己的认真、执着和上进,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

最终,孩子会跟随父母的脚步,不断蜕变,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外求的父母爱孩子,是教化

内求的父母爱孩子,是感化

看过一个经典的故事:

16岁那年,男孩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半夜翻墙出去上网。

有一回,男孩又去上网,可去了一趟厕所后,就变得神色古怪。

他跟朋友打了声招呼,就回学校上晚自习去了。

从那天起,男孩再也没逃过课,开始发愤图强,后来还考上了重点大学。

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那天晚上,儿子无意间看到了蹲在网吧门口的爸爸。

爸爸没有责骂他,只是递给他一件外套,说「穿上吧,夜里凉,别生病了。」

很多父母都认为,教育孩子,必须动用父母权力实行教化,或批评、或打骂、强制孩子按照父母的要求做出改变。

但其实,爱和接纳,才是教育孩子最温暖的底色。

就像心理专家黄仕明说的:

一个孩子只有在感受到爱的连接,被尊重、被看见的时候,才会愿意听从父母的引导。

比起强硬的教育手段,温暖和煦的感化,才能在润物无声中给予孩子爱的滋养,引领孩子打开心扉,向上成长。

低层次的父母爱孩子,看结果

高层次的父母爱孩子,看过程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人生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啥滋味。」

而教育的过程,就像是吃一盒巧克力,每一颗都是惊喜。

有个小男孩,为了参加马拉松比赛每天都早起练习跑步。

比赛当天,男孩只取得了倒数第二名,非常沮丧。

可父母却热烈地和他拥抱:

「亲爱的,你能坚持下来,真的很棒!

来,我们合一张照吧,记录一下这美好的时刻!」

后来,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去吃了一顿火锅。

孩子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马拉松呢,如果你的眼里只有终点,那么注定会错过沿途美丽的风景。

就像作家汪培珽说的:

此时此刻,和孩子相处的每一个当下,都是你拥抱人间至乐的绝佳时机,也是最不该错过的大事。

放下对结果的执着吧,当你用心陪伴孩子成长,给予孩子不间断的信任、关注与情感支持,爱就会不知不觉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

李跃儿老师在【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中,曾这样来形容爱,她说:

「爱对教育的意义就像光,始终照耀着整个教育的过程。」

一个孩子只有被父母真正的爱所滋养,才能在心底埋下希望的种子,对生活有眷恋,对生命有敬畏。

谁都不是天生完美的父母,但我们愿意为了孩子,不断修炼自己,让这份爱变得纯粹、真挚、无私。

点个 「赞吧」 ,我们朝孩子走向的每一小步,都是孩子走向幸福的一大步。

与各位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