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这样就很好呀,只要选择躺平,一切就跟自己没关系了,自然也就不用焦虑啦。
只可惜,作为平凡的大多数,我们这些人是趟又躺不平,起又起不来,夹在中间,既焦虑又内卷。一边感慨命运的不公,一边铆着一股劲想要「逆天改命」。
2001年,初中生的我第一次去上海。只要坐车就晕车的妈妈带着我,从安徽的十八线小县城,坐上「本地最豪华」的大北方颠颠簸簸七八个小时达到上海(现在自己开车3个半小时都不用)。在车站外蹲了半个多小时,我妈终于缓过劲来,找了个公用电话(年纪小的知友可能已经不太清楚什么叫公用电话)联系上我爸。
我爸找到我们,把我们带到他干活的工地那边,一个叫松江区九亭镇的地方,那边看起来根本就不像我想象中的上海,也没啥呀,荒荒的,就是一些工地。
第二天,我爸带我们去市区,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国际化大都市,第一次坐地铁,第一次吃开封菜,第一次见到东方明珠,第一次看到海洋世界。我拿着我爸「传」给我的海鸥相机一顿狂拍。
两年后,我爸所在的工地完工了,老板看他干得不错,就想让他留在上海,我爸婉拒了,因为他想回家。
后来我妈跟我说起这件事,要是当年我爸留在那边,我们家应该会在那边买套房,按照当年的政策,买房落户,以我在安徽高考中这种中不溜的成绩,在上海能上个好不少的学校。
以我自己的这一点点经历来说,「孩子的成长、发展跟父母没有任何关系」这点我是无法赞同的。
有句话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被好多人喷「制造焦虑」。
但我认为有道理,孩子的起跑线是什么?是早教?是幼儿园?是户口?是,又不是。
孩子的成长有很多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起跑线,但每个阶段起跑线在哪里,最主要看父母。
如果父母一成不变,孩子的起跑线就注定在那里。但只要父母仍在努力,孩子的起跑线就永远在成长。
作为成年人,你可以选择躺平,顺便让孩子自生自灭,只是你的选择,更是你的权利,我不认为其他人有权利对此指责。
但也有很多人躺不平,心里不服输,就是想要争一争,这就注定焦虑。所谓育儿焦虑,可能确实被放大了。但这是主动选择的结果,是想要获得更好未来的必然产物,它来自人内在的欲望,而不是外界的强加。
我以为,养孩子,还是 「尽人事,听天命」比较合适 。虽然结果不可控,但无论何时,对自己、对孩子,心里都能做到不歉疚。
你可以像看傻子一样看着这群被「育儿焦虑」折磨的人,但细想想,你自己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焦虑的,多多少少有些担心未来孩子没别人家孩子发展好,所以才希望大家都一样,都一切随缘,儿孙自有儿孙福,所以才提出这个问题。不是吗?
否则的话,一切随缘,应当「看破不说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