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孩子马上上幼儿园了,怎样让老师多照顾点我的孩子呢?

2021-08-20亲子

刚上完一年普通公立园小班,孩子年龄最小,在老师照顾下入园后顺利过渡,学年内进步明显。

作为工作中时不时也和学前领域老师打交道的妈妈,我来聊几句。

孩子3岁是一个转折点,进入幼儿园后,是与之前完全不同的环境、生活、学习、人际关系,作为家长的担心是特别正常的,想让老师多照顾点孩子的心情也是自然的。

但是,我们家长要自己拎得清—— 咱们的根本目的,不是让老师「区别对待多照顾」,而是怎么样让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第一学期「过得好」。

一张入园前值得看的 关系图

送给孩子即将上幼儿园,希望孩子「过得好」,想知道除了「让老师多照顾」,还应该怎么做的朋友们。

幼儿园不光是老师怎么对孩子,更是孩子自己怎么上、家长和幼儿园怎么互相配合。

说白了,上学中不是老师和孩子的关系,而老师VS家长,老师VS孩子,孩子VS家长,孩子VS同伴,各种关系。

今天主要聊老师对孩子的「照顾」,与家长和老师的「相处」。

原创请勿转载

老师的「个别照顾」

幼儿园老师照顾孩子日常起居,带领他们一日活动,游戏学习,自有一套方法,这就是老师的 「普遍对待」。

我们要相信老师的专业和经验。 她们有理论有实践,带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且二三十个,且不止一年,甚至三、五、十年。

三岁多的给你这么一群,罩得住不

老师对所有孩子的「普遍对待」,在孩子的生活起居,游戏学习上,完全胜任,甚至优秀。不用咱们说, 他们也能照顾好孩子,教好孩子。

当然,老师实际也会「个别照顾」, 而且不只对一个孩子「个别照顾」。 尤其是小班老师,面对刚入园,零起点,从头来的低龄小朋友。

我总结的「个别照顾」有三种: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个体风格灵活施教,将心比心情不自禁。

个别照顾1: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在小班刚入院时尤其常见,会随着问题的解决而不再特殊对待。

但这种特殊情况,不是指「我家十点要喝奶能不能安排」的搞特殊,而是一些考虑儿童身体发展、心理状况,必要特殊对待的情况。

例如我家的八宝同学,年龄最小,差不多刚到3岁就开学。且天性谨慎,尤其是面对新环境。即使提前半年就做了很多铺垫与准备工作,但开学第一个月还是过得挺困难。

他适应新环境的方式,是旁观。刚开始的时候, 不吃,不喝,不提上厕所,不睡觉 ,但也不闹,就是 不参与,旁观一切。

老师喂也不吃…

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在小班时与我的沟通,就相对更多些。老师告诉我幼儿园的情况,我告诉她更多关于孩子的信息。

老师在幼儿园也会「特殊对待」,例如因为他不主动和老师说要上厕所,所以生活老师也会更多盯着他,看到他有想上厕所的表情和动作就引导他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互相提「要求」,例如我建议试试让他最后一个去领东西或上厕所,看是不是因为面对很多陌生同伴时的紧张,导致了他不参与。老师建议试试中午带回家吃饭和睡觉,不然怕孩子一上午不吃喝受不了。

那阵子每天沟通,各种尝试

类似的「个别照顾」也会出现在其它小朋友身上。

例如有的孩子刚入园时,在园经常哭。那就需要有一个老师脱离出来,一对一地安抚陪伴。或者有孩子还不能自主如厕,刚入园时穿尿不湿,那老师也只能给换(同时在园在家教孩子上)。

总之,这种琴瑟和谐的「 特殊对待」,是孩子面临一个具体的困难,老师和家长为了解决这个困难,通过交流和沟通,达成共识(而不是一方要求一方如何),短时期用一些「特殊对待」来解决问题,目的是未来不需要特殊对待。

刚开始不吃饭,吃饭时间结束后,老师也会再等等看,「特殊对待」
适应了环境后,按时吃饭,不需要「特殊对待」

个别照顾2:个体风格灵活施教

这种个别照顾,其实是老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体现。与其叫个别照顾,不如叫「灵活对待」。

它不像前面提到的情况,是短期内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长期的「儿童风格」,好的老师和有经验的老师,会面对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方法。

例如班上有个年龄最大的小男孩,又天生精力旺盛淘气顽皮,老师封他为「大哥哥」,又安排他一些「特权」,例如别的小朋友都搬自己的凳子,只有他除了搬自己凳子还能帮忙搬老师的。

这样既让孩子的精力有正向的释放,让他把力气使在搬凳子而不是踢别人凳子上,又给了他机会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

这种「个别照顾」,是基于老师对孩子的认识。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也会让老师的工作更顺利。

那么,老师也是人,不可能刚开学刚认识,就特别了解每个孩子。家长可以做的,就是主动为老师提供关于孩子的情况。

我的建议是提供「事实」而不是「观点」——告诉老师孩子平时的行为,而不是给孩子打的标签。

例如,开学前,我会告诉老师,孩子到新环境会比一般孩子更加谨慎,从小这种行为就很明显,很稳定。去游乐场从不冲上去玩,而是先观察。去早教体验课,如果不留给他熟悉新教室的时间,就不会进。

而不是告诉老师:孩子很胆小。

提供孩子日常行为的「事实」,让老师更多了解孩子,有利于老师工作的展开,也有利于老师未来更全面的认识孩子。

当然,与老师的沟通,和我们日常与他人沟通的礼仪一样,适时,适量,适度。

很多幼儿园在小班刚开学时,老师会常规和家长进行定期的,高频的交流。随着孩子在园时间的增长,老师和孩子关系的熟悉,慢慢的会相对减少。

不要时不时碎嘴闲聊,尤其什么琐事都叮嘱老师——「天热了是不是开空调了呀,我家容易感冒坐的时候不要对着吹」之类的……

个别照顾3:将心比心情不自禁

最后这才到了「人之常情」的部分。

试想,你在工作中,面对一个罗里吧嗦,头脑不清楚,做事儿不给力,还处处斤斤计较的合作方,烦不烦?

同理,幼儿园发的通知,让看的不看,让回的不回;集体活动,要统一准备的东西,总有人忘了。疫情期间,规定时间内要交的码,总有人超时,就你一个班收不齐,还得被领导吵,等等。

幼儿园教育中的「任务」,因为孩子少有能独立完成的,总是需要家庭紧密配合。

「家园共育」如果是工作,那这样的人,就是职场上那个不招人待见的。

家长和老师,也要做好搭档,当好队友。

某月「水果主题」,要求去超市调查水果、购买水果、回家观察和品尝水果

试想,你在生活中,面对一个没有礼貌,所到之处老给你带来烂摊子要收拾的人,爱不爱?

我之前带过一阵子幼儿园大班孩子的课外班,有个小孩,一自己不想听了,就躺地上,且油盐不进。

举这个有点儿极端的例子,也是说,孩子要有正常的规则意识,要懂「规矩」。

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什么时候,家长也都要努力把孩子教成一个不说人见人爱,但不能人见人烦的人。

老师也是人,一个好的老师,一个有职业素养的老师,会克制自己的个人感情,不影响对孩子的态度、公平、教育等。

但我们做家长的,在「人之常情」上,无法控制老师的修为,那就更要从能做的做起——

自己做好幼儿园家长,引导孩子做好幼儿园小朋友。

入园前,家长可以这样做

提前准备,为孩子能在幼儿园第一学期「过得好」,可以这样做:

  • 提前通过绘本、游戏、实地参观等,正向铺垫幼儿园的生活,激发他们对幼儿园的向往。
  • 了解入园前需要具备的基础技能:例如会自己上厕所、能独立吃饭、能自己睡觉等。
  • 入园前配合老师的调研、家访等入园前工作。提供充足的信息,完成开学前的任务。
  • 自己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准备需要准备的物品等等
  • 轻松不说教的幼儿园绘本,适合即将入园小朋友
    入园前用积木模拟幼儿园过家家
    幼儿园开学前的家访

    在与老师的相处、沟通技巧上,可以这样做:

  • 相信老师的专业性,信任是良好关系开始的基础。
  • 充分了解幼儿园老师工作中需要照顾所有儿童,换位思考,不要影响老师的正常工作。
  • 不要怕和老师交流,积极和老师交流,但要注意合适的场景、时间、量与度。
  • 在孩子入园,自己心态的调整上,可以这样做:

  • 虽然还是我们眼中的小baby,但孩子在长大。从「我们亲手做」,到「手拉手」,到「放手」。学会放手。
  • 和前三年相比,幼儿园及以后,孩子成长中,生活、学习、身心发展涉及的方方面面,会铺天盖地。学会抓大放小。
  • 很快,家长也会度过「焦虑期」,和老师的「磨合期」,也会爱上幼儿园,一放假就盼着赶紧开学,老师赶紧上班呢哈哈哈。

    那个…要不要送礼?

    最后,补充下看到「照顾」很容易想到的给老师送礼的敏感问题:

    一般情况下,想要君子之道,必然君子之交。

    当然,表示祝福的送礼,我觉得没有问题。儿童节老师也给孩子送小礼物,母亲节老师还带着孩子做手工给每个妈妈送礼物呢。

    母亲节幼儿园做的花篮
    我从幼儿园「收礼」更多

    礼尚往来,逢年过节,问候祝福,送个不贵重的小礼物,孩子做个贺卡,尊师重道,感恩陪伴,合情合理。

    幼儿园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本就理应坦荡荡,不要搞得太复杂。还是那句话,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是一切正常好关系的基础。

    当然,要非说遇到黑心小人业界败类的例子,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哈。

    做好入园准备,绘本推荐精选2本

    此类时效性比较强的「认识幼儿园」类绘本,我觉得不必买很多,因为入园后看的就少了。

    我浏览很多,基于「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目的,从诸多绘本中挑了这本。

    各种小动物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从入园,打招呼,放置自己物品,活动时间,午饭、午睡、下午活动,离园,非常完整,即使是国外绘本,内容和中国幼儿园一日安排差不多。

    细节丰富,在交往上,涉及了认识新朋友的自我介绍,认识幼儿园老师,人与人之间不同,有需求告诉老师、交新朋友。

    也呈现了特别丰富多彩的幼儿园活动:搭积木、画画、音乐、运动、听故事、看书、照顾花花草草、自由活动、合作。

    我最喜欢里面的同理心,不说教:交朋友时会害羞是正常的、上幼儿园会想妈妈,有的小朋友会想得哭。但最后放学就见到了。

    它铺垫了一天会发生什么,让没有概念,没有时间感的低龄儿童,心里有底儿。

    所有的书都不是灵丹妙药(我家该哭还哭),但它们就像水下的台阶,帮孩子一步步走上彼岸。

    希望今年秋季开学的小班小朋友们,都顺顺利利,幼儿园的生活,比在家呆着有意思多了,哥哥姐姐们今年放暑假,都盼着开学呢!

    @知乎亲子

    文中提到的入园前绘本:

    另:这本「魔法亲亲」,不光可以看,特别值得实践。至今我每天上班前,两人都会互相赠送魔法亲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