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孩子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该怎么办?

2021-02-18亲子

文|凝妈悟语

月考成绩出来,儿子的成绩没有进步反而退步,现实和理想相去甚远。但是我并不焦虑,并没有觉得儿子没有变好的可能,我会看作这是他前进路上的垫脚石,是暂时走的一段弯路。

曾经,我也会在儿子成绩不好的时候,感到分外紧张,见到儿子立马责备他,现在却能够坦然接受这一切。

这是因为,我知道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要把眼光放长远去看,现在的成绩不能决定将来的生活是落魄还是成功。

这是因为,我看过很多学霸的经历,他们也并非一帆风顺,在考试时也会翻车,也经历了很多挫折。学霸如此,又何况是一个资质平平的普通孩子呢?

北大医学人文学院的陈晨,学习一直很努力,高三的时候成绩却一次不如一次。第一次18名,第二次40名,第三次80名。当他心态快崩了的时候,是老师的信任,让他有信心继续努力,终于考到了年级前三。

北大元培学院的喻圣豪,小学五六年级贪玩成绩下滑,初中浑浑噩噩成绩不拔尖,高中总是不能突破前几名的瓶颈,高三成绩忽上忽下,语文还有过不及格,后来通过反思和优化,最终名列前茅。

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的杨子悦,高三之前成绩中等,默默无闻。数学不及格,历史差强人意。但是他没有看轻自己,高三的时候,一鼓作气夯实基础、攻克弱科,高考的时候考出了全省文科第三名的好成绩。

清华大学法学院的牛丽颖,初三之前,成绩并不是很突出,初三的时候,意识到努力才能考上重点高中,才有了学习动力。高一高二成绩中上游,数学成绩在及格线徘徊。高三的时候,看了一些书鼓励自己,并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她奋起直追,成绩发生质变,一年逆袭成功。

还有6位清华北大的学霸,也详细介绍了他们战胜逆境的心路历程以及具体方法,在这里就不再一一叙述了。从他们的经历中,我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在逆境中突围,是有迹可循的。先学习清北学霸的3个做法。

要有清晰的目标

学霸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不管开始成绩好,还是成绩略逊一筹,他们的目标都非常清晰,有的是清华大学、有的是北京大学、或者是985之类比较好的院校。

有了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当出现懈怠情绪的时候,想一想高等学府美丽的校园、良好的学习氛围,畅想坐在教室里的自豪感,就会充满学习的动力。即使会遇到一些困难,也会想办法去克服。

目标不能定得太低,因为这样很容易产生惰性思维,得过且过,当前的成绩可能就够了,就不会再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目标稍微高远一些,就会在原来的基础上付出更多,充分挖掘自身潜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就像清华的扬子悦所说,进入高三后,最初以南大为目标,只要在班里考到前十几名就可以,就不会再去争取前五、前三。所以及时刹车,以清华大学为目标,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要有适合自己的方法

虽然都是学霸,但每个孩子遇到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是存在弱科,比如数学不好,语文不好,英语不好。有的是付出了很多时间,但是总成绩却节节退步。

老师安排的计划具有普适性,适合大多数孩子,但不适合存在具体问题的孩子,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

比如北大陈柱玲的英语基础差,才考60分,她就在英语方面下了很多功夫。背单词困难,音标没学好,她就记住单词的发音。为了练听力,一套听力题会听3遍。为了提升完形填空和阅读能力,每天逼着自己独立完成一些题目,即使猜也要自己写出答案,而不是急于看答案。让大脑习惯于克服困难,就很容易取得胜利。

比如北大刘丝雨的方法是,建立自己的错题本,把错误原因和错误题型相同的题目整理到一起,将薄弱题型进行分类,更方便巩固和提升。不仅整理错题,还会把思路巧妙的好题整理出来,这样可以拓展解题思路,在做题的时候更顺畅。

要有良好的心态

学霸们在遇到成绩不好的时候,也会出现心理波动,打退堂鼓,但是通过各种方法调整,让心态变平稳,才重拾信心。

像北大的陈晨,多次失利之后,去找了班主任,班主任并没有批评他,也没有给他讲大道理,而是说相信他,让他继续一样的努力。陈晨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理解,也变得自信起来,开始踏实地追逐自己的目标。

清华的牛丽颖处于低谷的时候,也出现过头疼难忍的情况,她把烦恼和困惑讲给父母听,父母非常开明,不会过问学习,而是让她在家休息,给予默默陪伴,她变得更有底气。

还有的会因为同学、一本书或一部电影中的一句话,而发生了心态改变。孩子出现心态问题的时候,一个人很难走出困境,特别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

从上面可以看出,不管是学霸还是普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们了解得越多,就会越理解孩子的处境。同时,学霸难能可贵的是,能用正确的方法走出困境。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变得比现在更好,我们不妨多去了解学霸们的经历,从他们身上学到一种精神,或者一些方法。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