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夏的时候,我们带着我家番茄在小广场玩儿,遇到了一群平时不太常遇到的家长,带着和番茄差不多大的孩子们,都是三岁左右的模样。
我领着番茄凑过去打算社交一番。
正好她们都在说孩子最近不好好吃饭的事儿,我刚想发言,一个老太太说:最近这几天做什么都不吃,我打算明天带她去看看中医,拿点儿中药回来,给她调理调理。
听完,我领着番茄赶紧撤了,身后其他妈妈说:不用去医院吧,小孩子不都是吃饭好几天赖几天的嘛。
那些天北京突然就从含蓄的春天跨入燥热的夏天,毫无过渡地气候变化,别说孩子了,大人都热的没胃口。
但也就热了三天吧,气温又恢复了初夏的模样,我和番茄的食欲也都正常了。
「好好吃饭」这事儿绝对是大多数家长争相发言的话题之一。
有个妈妈曾经哀怨的和我说:我就发现啊,越是费心思做点儿特别的吃的,她就越不吃,贼气人呢。
我算是会做饭的家长,但是也曾饱尝类似的哀怨,即便番茄大多数时候吃饭都还不错,能吃也爱吃,可是一遇到他不好好吃饭的那几天,我是无比焦虑。
总结下我焦虑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辛辛苦苦做的花样不爱吃,心里愤愤不平;
家中的长辈知道番茄不爱吃饭的话,就会一直一直念叨、磨叽,那种语气就好像我是个失败的妈妈一样,连让自己孩子好好吃饭都做不到;
担心番茄饿坏了;
番茄现在两岁十个月,对于他吃饭的情况,无论多与少,我都尽量的让自己放轻松心态。
因为即便是几天不好好吃饭,孩子也不会饿坏,因为他不吃饭就会吃水果、零食、奶等,反正是饿不着自己,只能是说营养不那么高;
长辈也好,旁人也罢,自己的娃自己全力以赴的对待就行了,嘴长在别人身上,咱也管不了啊;
严禁自己产生那种「我都这么辛苦的为你做饭了,你却不领情」的心态,不用付出去压迫孩子;
不过做饭呢,我还是有一些小小的心得:花样!一定要有花样!
不是说做的要多复杂,搞得跟满汉全席似的,就是口味均衡一些,有酸有甜,有咸有淡,颜色好看一点儿。
这是番茄吃辅食之后,还不和我们同吃的时候,我做的一些饭。
都是很家常的东西,有些就是加盐之前先给他捞点儿出来。
而他开始和我们同吃之后呢,除了观察番茄的喜好,更多的还是按照大人的口味来,因为做的太特殊了吧,我也是没有那么多的能力。
只是在口味和口感上,多琢磨一些,就比如炒青菜吧,炒出来的青菜颜色不够翠绿,那一定就是炒过火了,颜色才会发乌,这样的青菜口感大都发面,少了本身的清香。
做肉吧,番茄再喜欢吃排骨,我也不会一周做两次,不能让他吃腻。
就比如,有的宝宝刚开始吃虾,疯狂喜欢,家长就疯狂给做虾吃,每天都吃,这个过程中大人省事儿,孩子也开心,可是直到孩子吃腻了不肯再吃,麻烦就来了。
再有就是做法也会多样一些,同样是鸡翅,炖的、烤的、炸的、炒的都尽可能的尝试,不单单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嘴馋的自己。
孩子吃饭这事儿,不要焦虑,不要执拗,放松心情,总有一天他会好好吃饭的。
我爸妈以前是开饭店的,总能遇到顾客说:我家孩子最近突然爱吃饭了,以前吃一碗饭都费劲,现在一顿两碗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