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在乎别人的看法,从心理学上讲,是"自我意识过剩"的表现。
自我意识过剩,是指个体会对自我存在过分的放大,很在意别人对自己言行举止的看法,甚至还会在众人面前展现出难为情、不自在等现象。通俗来讲,就是孩子"脸皮薄",别人一说就受不了。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1、孩子缺乏自信
因为不自信,总是担心自己受到不好的评价,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一旦别人说出自己的缺点,孩子就会进一步加重对自己不好的认识,从而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特别在意他人的评价。
2、父母过度关注
父母过分关注孩子,孩子的一切要求都满足,在生活中围着孩子转。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一旦出现有人不满足自己、说自己不好的话,那么孩子的内心就会觉得受到了打击,就会开始产生自我怀疑。
当父母包办了孩子的所有事情之后,孩子会形成这样的一种心理:就是凡事都等待着别人来帮他做。孩子为了要让别人帮他忙,就会去改变自己,故意的迎合别人,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
3、父母经常唠叨、指责打骂或冷暴力,忽视孩子内心感受,孩子缺乏安全感
例如,父母天天对孩子叨叨:「你看你学习学不好,脾气不好,习惯也不好,就知道玩游戏,没日没夜地玩手机,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放下手机更无聊,内心产生深深地无力感,更容易自暴自弃。
那么,家长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1、父母改嘴,培养孩子的自信感及安全感
孩子对自己的认知主要来自于三方面:
1)主我:主观的我对自己的认知
2)客我:对自己客观的评价
3)镜我: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主我、客我、镜我各占一定比例,能够对自己进行综合评价,不会受制于他人的评价。
而对孩子而言,他内心没有那么强大,无法对自己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他大部分的认知来自于别人,尤其是自己父母的评价。父母如何评价孩子,就决定着孩子怎么认识自己。
所以,父母如何评价孩子,对于孩子自信感以及安全感的建立,至关重要。
父母改嘴,孩子改命,父母的嘴是孩子一生的起跑线。
父母对孩子说的话,鼓励到孩子,对孩子评价很高,孩子就会产生自信,有了自信内心越来越有力量,他就相信自己,做事情就能坚持到底。
反之,如果父母总是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孩子,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对孩子评价非常不好,那孩子内心就越来越没有力量,越来越不相信自己。
和善而坚定,相信我们的孩子,相信相信的力量,孩子就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安全感。
2、学会课题分离,区分事实与观点
教孩子分清楚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
无论别人怎么说、如何评价,也仅是对方的观点,那是别人的课题,观点可以不同,但不代表是客观事实。
别人的观点不代表事实,别人的评价对我来说也没那么重要,因为我自己知道我很好,拥有被人讨厌的勇气。
课题分离,是阿德勒提出的经典理念,曾治愈了无数因在意他人看法而困惑痛苦的人。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受,当你觉得别人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能点着你、伤到你,经常不是那句话的杀伤力有多大,那个眼神有多么犀利。是因为它刚好折射了你内心的恐惧、你对自己不满意不自信的地方。
越是接纳自己,越是和自己的「不完美」和解,内心就越强大,也越不care别人的看法。
即使我们再完美,也还会有人不喜欢;纵然我们再普通,也是限量版!
3、父母适当放手,学会示弱,让孩子多去体验
父母学会放手示弱,不仅会让孩子的自信心变强,内心变强大,还让孩子拥有更强的自主性,变得有主见。
孩子亲自经历过,体验过后,才会获得内心真实的感受,可以听外界的意见,但最终自己拿主意。
孩子有了主见,就不会随意受他人看法影响,左右摇摆不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