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需要管啦!虽然小朋友才一岁,但是行为习惯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家长的做法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说个我家年糕小时候的事情。那年,年糕还在上幼儿园,奶奶要回老家一段时间,恰好爸爸要出差,我一个人上班根本顾不上年糕,所以就让奶奶把年糕一起带回老家去了。
回老家之后,奶奶经常带着年糕去姨奶奶家玩,有时就让年糕住在姨奶奶家。
姨奶奶疼爱年糕,带她去街上的超市买零食。走到散称区域,还拿起几颗糖果塞到年糕口袋里。到了收银台,姨奶奶将推车里的东西放到收银台上付钱,年糕也将自己口袋里的几颗糖果拿出来放在收银台上。这时候,姨奶奶反而尴尬了,说这孩子怎么这么傻呢?回去就向奶奶吐槽了事情的经过。
有了这次的尴尬经历,在那之后,姨奶奶带年糕去超市买东西,再也没有往年糕口袋里塞过东西。
回家之后,奶奶跟我讲了这件事情,我当场就夸了年糕,说她做得对。
在姨奶奶家年糕还有一件被笑话的事情,就是吃完零食的包装袋或者喝完牛奶的空盒子这些东西,她在屋里屋外跑了好几圈找垃圾桶。姨奶奶让她就扔到院子外面,她不肯,宁愿跑到几百米外村里的垃圾站去扔。
这两件在姨奶奶看来都很傻气的事情,其实对于年糕来说不过是日积月累下来的习惯而已。
年糕刚会坐的时候就经常跟着我们一起去超市购物,每次小手伸出去薅到手里的东西,我都会拿起来看一下,要买的就放到购物车里,不需要买的就放回货架上。时间久了,她就慢慢明白了,超市里的东西是需要付完钱才是自己的。
而对于扔垃圾,家里每个房间都有垃圾桶,产生的垃圾随手扔进垃圾桶,已经成了她的习惯。在她眼里,直接将垃圾扔到地上的行为是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回到题中的问题,小朋友年级小,对什么都感到很新奇,我们不必用成人世界的行为准则将这个举动跟「偷东西」挂钩。但是,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明白不是自己的物品不能随便拿,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下是几点建议:
1.教给小朋友物权意识
让小朋友明白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能拿别人的东西,超市里的东西在购买前都是属于超市的,不能随意拿。耐心地讲,1岁的小朋友其实是能够听得懂的。
2.家长做好监督和管理
平时,跟孩子约定好去超市购物时可以让孩子挑选1-2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并帮助孩子遵守规则。逛超市的时候,家长应该时刻留意孩子的举动,如果孩子拿了不应该拿的东西,家长应该及时发现并制止。
3.可以进行适当的奖惩
如果孩子表现得很好,没有乱拿东西,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表扬或者小礼物。如果孩子拿了不应该拿的东西,家长可以适当惩罚,比如让他们把东西放回原位或者短暂地不让他们玩某个玩具。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有相应的后果。
总之,虽然孩子还小,但是对于行为和习惯的管理应该尽早重视起来。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必过于苛责,保持耐心和理解,帮助和引导他们去按照正确的做法多做几遍。这样,孩子就能够在健康和快乐的氛围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知乎亲子
用爱启迪,用心养育。我是热爱生活、热爱思考的 @Lena妈启育记,与你一起探索亲子世界的无限可能!持续输出育儿干货,关注我,育儿之路不彷徨!全网同名哟~
如果您恰好喜欢这篇回答,不妨鼓励我一下,点赞+喜欢+收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