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路呵护者,唯有走进读懂对方,才可见效。
入夜,小区灯亮,绿树掩映步道,一个学步小孩,摇摇晃晃往前走,年轻母亲,张开双臂,像只老母鸡,在后面护着,喊着:「慢点,慢点!」突然,小孩停了,看着草坪里闪亮的地灯,眼睛睁得大大。母亲快速跟进,蹲下身说着「灯灯」,孩子牙牙学语「灯灯」,一咧嘴,淌一口水,开心一笑。这暮色里的温馨让人沉醉。
不久前,百联商圈外广场,一个年轻母亲与女儿,正玩吹泡泡。泡泡慢慢漾起,越飞越高,女儿跑着,抓着,渐渐够不着。这时,母亲蹲下身,捏着肥皂水管,慢慢吹。泡泡一个个吹出,女儿正好够得着,抓一个,笑一个,「咯咯」笑声在泡泡堆里弥散。娘俩快乐的身影,留住很多人的目光。
那天,在运河边步道散步。边上,年轻母亲推着婴儿车,孩子坐车里,手脚不安分,动个不停。突然,孩子沉静了,仰望天空,若有所思。母亲好奇,蹲下身,贴靠婴儿车,顺着孩子视线,指着电线杆上燕子,说「燕燕」。孩子看见了,开心得头颈一伸,两脚一站,小手拍拍,想要出去抓燕子。这场景,也在我心里翻潮涌动。
就在昨夜,侄女带着她的小女儿二宝在小区找甲壳虫。微弱灯光下,翻动草丛,东找西找,终没找着,二宝一捋前刘海,说不找了。母亲见了,赶紧过去蹲下身,与二宝一起找。母亲拿着小木片,泥土里一翻,再翻,甲壳虫惊觉跑出,二宝顺势一抓,装进瓶子,喜形于色,把快乐带回家。
这母亲蹲身,与孩子互动的画面在脑海中不停翻滚,也觉趣意。也确实,母亲蹲下身,说着幼儿化的双音词「灯灯」,孩子听得懂才会笑着流口水;母亲蹲下身,与孩子一般高,面对缤纷泡泡,孩子抓得住才会乐开怀;母亲蹲下身,手指不远处的燕子,孩子看得见,才会惊喜连连;母亲蹲下身,与孩子一起找虫子,孩子把快乐带回了家。看来,母亲们的确读懂了孩子。
上学期,教学莫怀戚的【散步】,课上我讲到「母亲本不愿出来」散步,学生只理解母亲老了,走不动了,断没想到,母亲也是不想连累儿子。对学生的困惑,我不急于给答案,而是走进学生中,弯下腰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学生换位思考,走进一个母亲的内心,学生终究会明白母爱的伟大。
年前与文友聚会,她说起自己老爸看到自己的两个孩子吵架,当外公的想帮小外孙,谁知小外孙不领情,还护着他姐姐,这事让人啼笑。看来,孩子有他们的世界,他们有彼此听得懂的语言,旁人若不开这扇门,费尽心思也枉然。
诚然,大千世界,人各千秋。引路呵护者,唯有走进读懂对方,才可见效。而母亲蹲下身,里面有答案。(曹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