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培养孩子美育中视觉上的细致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孩子最开始知道的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七色、「红黄蓝」三原色,其实家长还可以带他们去感受更细腻感性的国画颜色。
那天在图书馆,无意中看见这套让世界瞬间安静下来的书——【墨中国文化艺术启蒙·颜色里的中国画】系列。在图书馆欣赏这套绘本后将它带回到家中安放在书架上。
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国画教育,但事事有意外——给孩子们讲中国画(尤其是古代画作)因为涉及一些历史背景及古今文化差异,无论如何调整课件和讲课方式,总会有一些孩子理解不到。
这套书能很好回避生涩枯燥。90位文化艺术大家,以今日当下为坐标起点。从1600年前的东晋顾恺之,到1200年前唐代的张萱,到900年前北宋的宋徽宗,到300年前清代的石涛、郎世宁,到近现代的齐白石、 徐悲鸿。历史里的中国艺术,开启孩子的审美启蒙之旅。在故事中,古老的名画重新活起来,满纸风动,如音在耳。
透过画家之眼,打开了深入艺术的门径。这里没有枯燥的理论知识,只有满满中国风的画面和有趣的故事。
在那之后,我再去给学生们讲国画或色彩启蒙时,都会带上这套书,通过颜色来讲中国文化通识,课堂鲜活又有意思。
一定不要低估小孩子对颜色的细腻和敏锐。
他们只是无法用专业语言表达准确而已。他们能捕捉到更多的风景和色彩——洛阳欧碧色的牡丹,开封鞠衣色的黄菊,乌镇的菘蓝布坊,故宫的牙绯宫墙,青藏高原的草甸芸黄,新疆喀什的湖水柔蓝,还有渤海的万顷翠涛….
不知你是否有被或雅丽、或庄重、或壮阔的景色所震撼,迫不及待与人分享,搜肠刮肚却只能发照片再感慨一句「太美了」的时候?
你知道中国地大物博,长江黄河,奔流不息,三山五岳,巍峨挺立。
但你并不清楚,中国传统色,正是古人贴近于天地自然,经由山河的比照而产生的独特审美的色彩复现。
生机磅礴中国·绿
抓住盎然生机的春天的尾巴,洒下传统颜色中的青绿,在国画中添上一抹诗意。
美术课时,一教室的学生都是「十万个为什么」——树是什么颜色?草是什么颜色?那新长出来的芽又是什么颜色?
——成熟的树叶是石绿色,草是草绿色,新长出来的芽可以用嫩绿色去表现。
石绿是绿色颜料中最常用的,它既可以图绘风景画中的树木山石,也可以给花叶、花茎染色,还可以用来画孔雀翠绿色的羽毛。
槐花也可以制绿。采摘槐花,用沸水烫一下,然后捏成饼,用布绞出汁来即可。用未开的槐花蕊制出的是嫩绿色,用已开的花制出的是黄绿色。
青绿在中国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青绿山水画用石青石绿来描绘金碧辉煌的锦绣河山,表现朝阳、晴岚、夕照等。而最知名的,当属北宋的天才少年王希孟所画的【千里江山图】了——
画的名字有点复杂不要紧,带孩子慢慢赏画吧,画面中每一个人物的表情都那么生动,动作那么逼真,色彩充满美感。
雨晴山色静堆·蓝
远远看着就有无限美好蓝色颜料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蓝】里有连绵起伏的蓝色群山串联起了中国古代关于蓝色的浪漫情怀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引用荀子在【劝学】中说的一句话「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用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那么这句话里的「蓝」和「青」是什么意思呢?【颜色里的中国画· 蓝】一上来就告诉我们,这里的「蓝」,是一种可以将布料染成蓝色的草,名叫蓼蓝;「青」则是指靛青,它是由蓼蓝浸沤而成的,颜色比蓼蓝还深。
接下来普及一下中国画的基础知识:「青」正是中国画中对蓝色的称呼,常见的有空青、扁青、曾青、白青、沙青等。其中沙青又叫佛青,是从西域传过来的,在佛教建筑彩画上应用广泛,尤其是在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上,能看到许多沙青色。这种颜料在中国的西藏、新疆等地也有出产,而产自西藏的就叫作藏青。
蓝色颜料是中亚地区人们偏爱的颜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敦煌融入了中国绘画。
——「山怎么可能大小均等,整整齐齐呢?"
——早期敦煌壁画里的山还不够真实
我觉得本书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每一个细节都很到位,不仅介绍颜色、图画,还附上诗歌,并且普及舞蹈、音乐,这都让本书洋溢着诗情画意和饱满的艺术魅力。
蓝色是如此深沉广袤,细细品吧。
窄袖春衫甘草·黄
其他还有哪些黄色呢?——【世说新语】中的黄色骏马、踏水归来;身着黄袍的忧郁骑士;虫吃石榴、黄鹂在后;神仙府洞的金色屋子;黄澄澄金灿灿的枇杷果;碧云天、黄叶地的深秋山谷;被誉为最难画的金黄色的狗;黄色的蜀菊花;黄绿色的芭蕉叶象征着皇家贵族的千秋霸业;苏东坡秋游时夕阳洒下的金辉;可以送给妈妈的忘忧草;齐白石笔下的黄色大葫芦串联起了中国古代的山河壮阔、人文风流——
三国时期的大诗人曹植写有名篇【洛神赋】,「画祖」顾恺之又将故事描绘成了【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的最后一幕:曹植和洛神终究不能在一起。洛神一去不复返,万般无奈的曹植只得路上归程。他坐在马车上,头顶有黄色的华盖,身后是飘扬的黄色大旗,他心中还存有一线希望,仍然在回头张望…这里的黄色苦楚又迷茫。可是在孩子们眼里却不一样——
他们问:「他带着军旗,要去打战吗?」这是典型的男孩子的问题。
女孩子问:「洛神有多美?怎么看不清楚?"
孩子们提问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沉浸在画里,沉浸在故事中,就很美。
古时游子远行之前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看来我们不要一想到母亲节就只知道送康乃馨,如果能亲手为母亲画一株萱草也是不错的选择。
提到绘本中的这幅萱草图,不得不提一代宗师--恽寿平,是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后来成为清六家之一。恽寿平的花鸟画没有墨线,其法称为「没骨法」,其花称为「没骨花」,他笔下的花叶虽然无线无骨,却有一种天然的风骨和神韵,清丽脱俗。他创造了一种笔法透逸,设色明净,格调清雅的「恽体」花卉画风,似乎能闻到淡淡清香从书页中弥漫出来。
在本书最后一页,一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把黄色的明艳、辉煌渲染得恰到好处。
枝头灼灼丹罽·红
其实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使用红色,在周口店山顶洞人的饰品中就出现了红色。
红色真是一种神奇的颜色,在【颜色里的中国画·红】一书里,作者向我们介绍各种中国画里不同的「红」色时,我没有看到一个「红」字:朱砂、黄丹、胭脂、银朱、赭石、茜色…原来红色在古代叫作「朱」。
在纸普及之前,人们用颜料在丝织物上画画,也就是帛画。在长沙马王汉墓里就有一幅很有名的帛画。
——「乌鸦怎么和太阳在一起呢?」
——古人认为鸟鸦羽毛漆黑,是与火有关的神鸟,太阳是由乌鸦驮着飞行运转的。不得不叹服古人的想象力和创意。
「画祖」顾恺之又出现了,他的著名的【女史箴图】里有三个穿红色衣服的孩子在玩耍,他们的父母坐在一边。好一派「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和谐气氛!
结语
源于天地万物的中国画色彩,这些颜色有情绪,有审美,有品格。走进它们,感受它们的美,培养他们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培养孩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