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一个说法,以前是养儿防老,如今是养老防儿。
在农业社会,由于观念、地域、宗法、家族、物质的限制,父母跟孩子的命运,其实是绑在一起的。双方谁也离不开谁。
在工业化、信息化的社会,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各种限制、束缚被打破,父母跟孩子的命运,就无法绑在一起了。双方相互远离的概率,就会增大。
举个例子。父母养大了孩子,孩子大学毕业后就到大城市打拼了,很少回老家。如果孩子有本事,在大城市定居,那孩子就会操心自己小家庭的问题,而不会操心父母的养老问题。
父母和孩子的利益,始终是不一致的。特别是晚年的父母,跟已经成家立业的孩子,基本是两个世界的陌生人。
一、生活重心方面,父母跟孩子的利益不一致。
太史公司马迁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意思是,有利益,才有生活的动力。天下之人为了利益而奔走忙碌,争斗不休。唯利是图,始终是人类的天性。
父母上了年纪,利益的重心就是养老,安享晚年。已经长大的孩子,利益的重心是打拼,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这两者的生活重心,根本就不一致。一方追求养老,另一方追求自己的人生,如此,这两代人不就容易闹矛盾,产生冲突了吗?
以往养儿防老,是因为儒家孝道文化的束缚,让年轻人将「孝顺」当成了首要任务。如此,父母和孩子的生活重心、利益重心,就趋向一致。
如今养老防儿,是因为父母有父母的追求,孩子有孩子的追求,双方都各走各路,自然相互提防,关系大不如前。
二、金钱物质方面,父母跟孩子很容易闹矛盾。
谈到闹矛盾,就不得不谈到这一个字,钱。在这个金钱至上的年头,亲兄弟会明算账,父母和孩子也会为了金钱而反目成仇。
父母有钱,就害怕孩子觊觎。孩子有钱,只能勉勉强强养家,就不会把钱花在父母的身上。因为「钱」,父母跟孩子的矛盾很大。
举个例子。有的父母比较老实、诚恳,没啥心计,就把全部钱财都给了孩子。缺乏了钱财的他们,就容易被孩子忽视,再也没有制衡孩子的手段。
反过来也一样。有的孩子比较老实、诚恳,没啥心计,就把全部钱财都给了父母。缺乏了钱财的他们,就容易被父母看不起,父母对他们的索取也会更多。
只要我们经常看新闻,就会发现,现在的孩子,会为了几百上千块的抚养金,而跟父母打官司。那一点钱,比亲情还重要。
越是金钱至上,钱财物质的矛盾就越突出,以至于不少人都断亲了,人性极度扭曲。
三、三观思想方面,父母跟孩子会有无数冲突。
我们经常听到这两个字,隔阂。何谓隔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三观冲突。你有你的三观,我有我的三观,双方的三观不相同,就容易产生不满的情绪。
父母的三观,代表的是老一代人的观念;孩子的三观,代表的是年轻一代人的观念。这两者,基本上是水火不容的。
父母认为,孩子要从事这份工作;孩子认为,我不喜欢这份工作,而喜欢那份工作。如此,父母跟孩子就会吵起来。
父母认为,子女就该为父母养老,付出金钱、精力和孝心;孩子认为,父母要尊重子女的人生,不该强求子女去做某些事。
你肯定会说,父母和孩子,难道就不能妥协吗?很遗憾地说,无数人都做不到妥协,真能做到妥协,这个世界就不会有战争,更不会有天灾人祸了。
对于妥协,父母觉得,我是长辈,为啥我要迁就小辈?子女觉得,人人平等,为什么我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如此,双方火星撞地球。
四、家庭归属方面,父母跟孩子只会是陌生人。
有一句俗话:「娶了媳妇忘了娘,嫁了老公忘了爹。」
男人娶了媳妇,组建了小家庭,就会忘记自己的母亲;女人有了丈夫,组建了小家庭,就会忘记自己的父亲。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专注于这个人,就会忘记那个人,专注于这一点,就会忘记那一点。要想事事都兼顾,这是做不到的。
子女长大了,都需要外出赚钱。为了赚钱,他们就不会经常回家。在生存和尽孝这两件事上,他们会选择生存。
子女成家立业了,有了自己的后代要照顾。为了养娃,他们就会忽略父母。在后代和父母的选择中,他们会选择自己的后代。
子女有了小家庭,已经远离原生家庭了。为了小家庭,他们就会忽略父母。在小家庭和原生家庭的选择中,他们会选择自己的小家庭。这就是人性的真相。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