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日志中,可以看到题主半年来的3个历史提问,均围绕帮助孩子应对挫折这个主旨。
3个提问均未给出最关键的信息:孩子多大。我自己综合了一下提问及部分评论,估摸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女孩,每天学几个小时滑冰,一周四到五次。
原来的提问其实是有知友给出非常有建设性的答案的,但从内向外的改变仍未发生,题主仍觉亲子关系的困惑。
首先,我们要说明的是,亲子关系总是在动态的进行过程中,没有绝对的正确和完美,也没有「教育界圣人」(参见题主另一个提问:孩子不学习,到底能不能打?)。举个例子,我来答此题,既非权威专家,也非育儿典范,有的朋友就说:那你还答什么题,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这样说也对,确实是,而且极大的可能是:答主我不仅在其他方面不如你,在育儿的思考和践行上也不如你。
所以……所以,就答到这儿?那当然不能啊,我都敲了这么多字了 ^^ 。
不如,我们换个角度,从普通父母的角度来一起探讨。
我注意到题主说自己【教育心理学】考了高分,可是在育儿实践中却常感挫败——好巧不巧,我也是一个因为自己养孩子需要,不觉间把心理类、育儿类书籍读了一两百本的妈妈,并且与题主一样:虽读经典,仍遇新题。
这就是育儿的现实,而在育儿问题前,最难得的正是题主所呈现出的精神:诚实。
承认自己遇到了难题,比回避和逃避要好得多:面对现状,那就胜利了一半。
但是,不要太激动,人们对现状的理解有偏差。
比如说,题主眼里的现状,主要针对在孩子的种种表现上。 观察点在孩子的「不足表现」上,着力点在说服和改变孩子上,期待点在孩子的「改变后」 。
我理解的现状是,大人能从胶着的状态中镇静下来,进行全面、整体、深入的观察,这个 观察的重点不仅在孩子,更是在大人自己身上 。
是的,我说的是: 观察我们大人自己 。
我们观察,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动机,自己的语气,自己的期待。
自己与孩子真实的互动。
而不是只观察孩子在某个时间点,某一件事上的具体表现。
我们观察自己,是为了真实而客观地了解自己,也是为了把自己从一件具体的事中抽离出来,站在类似于旁观者或局外人的视角,再去看惆怅着的事件本身。
这常常,就能带来改变。
假如我们的分享着力点在于,用方法ABC来达到A+B+C+,期待他人告诉我们最优的、可执行的答案。那是一种懒惰,因为你面前的孩子不同,你与其他人不同,那么你与孩子所进行的日常、所建立的沟通模式和关系也就不同。
我们从他人的分享中得到启发,但思考力和主动权,是在自己身上。
大人第一步要学习的,正是观察—— 失真的观察,常常掺杂了过往的认知、忧虑和期待,从而不觉间,偏离了事实本身 。
举个例子:
我家孩子属于那种不想努力,但是整天被人夸上天的孩子。她自己知道自己努力的不够,但是不想失去被夸赞的快乐,导致自己极度不自信,稍微遇到挫折就崩溃。因为崩溃而放弃。满满的负能量。怎么办呢?这不是对孩子或客观事实的观察 ,而是题主自己主观的感受。
在这么一段中,题主所透露的失真是:
- 给孩子下定义 :我孩子属于……
- 猜测孩子的心理动机 :她自己知道……,但不想失去……
- 判断孩子 :导致……,稍微遇到挫折就……; 因为……而……;
- 评价孩子 :满满的负能量
我们设想,自己是这个孩子,我们听到这些话,开心吗?委屈吗?想不想要分辨? 我们会觉得这是爱吗 ?我们会觉得家长是自己所说的这样的吗:
让我们冷静下来,停息辩解和各种念头,安静下来。
感受自己的呼吸。
如果你对我的言语很生气,那么来辨驳我,一直到你愿意安静下来时……(这可能需要20分钟,2个钟,2个月,甚至是一生……)
然后,我们再来看自己的这段话:
真的这样的孩子磨的我快发疯了, 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孩子心理是不是有问题啊!要不要去看看心理医生?孩子,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
孩子,是我们需要与之建立的关系——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了一个孩子,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需要积极地建立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孩子,他/她不是问题,他/她是一个所在。
建立好的关系,需要我们自己先有一个好的状态 。
我们接纳他,关心他,倾听他,欣赏他,引导他,支持他……用自己所理解的方式,认真地爱他。
爱中,也包含有能够流动的空隙 ,像是阳光、空气和水:我们关注他,也不过度关注他;我们倾听他,也让他有安静的自我思索和沉浸的空间;我们引导他,也允许他在碰撞和错误中学习;我们欣赏他,但也克制自己不以狭隘偏颇的赞誉来诱惑他;我们关心他,是从心灵和感受的角度,而不是外显的一时成绩或结果——这是会变化的;我们支持他,给他好的示范和耐心,而不是催促、逼迫他迅速得到正确的结果……
这是一种养育的智慧, 智慧,只能从定中、静中可得 。
大人想要拥有静和定,接近养育的智慧,就要观察自己的内心。
这非常难——如果我们求诸于外在,孩子有三万六千种变化的「情况」,是写的字,是算的数,是说出的话,是坐的样子,是遇到困难的状态……
我们忙着去纠正外显的情况,却背离自己和孩子的内心。
像是一只猫,一直在努力捉住自己的尾巴:自己停下来,尾巴也稍做休息;自己动起来,尾巴又不听话了。
像是题主半年来的3个提问:时感迷思,求诸以外,泅离本质。
像是我每一次「危险」的回答: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大人要勇于开始向内的自我观察,只有更深的自我了解,才有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来与身边的孩子建立积极的关系:了解你身边的那个孩子,真正的去理解他/她,爱他/她。
你也许会问,什么是真正的了解和理解,也许它们是这样的:
爱我们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
对于我们中的许多大人来说,就像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学会了爱,我们也就学会了接纳和相信,学会了表达,也学会了沉默。
学会了恩慈,也学习了耐心。
这样的爱,既滋养自己,也影响着他人——那些被爱的孩子,在童年的萌芽状态中自在碰撞,他们有时候会哭,有时候欢跳。
爱是一种慈祥,能给予他们真正的力量。
像是土壤下的根,隐不可见的部分,才是树木真正的生命力。
停止与孩子争对错吧 ,不要再录证明大人所言不虚的对质视频,用心灵去倾听另一颗心灵:
你感觉这次没做好,心里难过,害怕被妈妈或老师追问。妈妈抱抱, 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浪费」,不着急,慢慢来 。
妈妈相信你,妈妈看到了你摔倒后立即爬了起来,妈妈看到你风雨无阻每节课都准时来上课,妈妈感觉到你很难过。
妈妈总是爱你,假如你想要和我说说,我总是在这里听。
难过之后,我们总是有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
不着急,慢慢来。
我们所为的,不只是成功,或是失败。
遇到挫折后容易崩溃的,也不只是只有孩子,他们只是更容易哭出声来。
这世上也没有那么多绝对正确的路径——每踏出的一步,就是自己留下的路;心之所往,会成为长久自我引领的方向,我们已行进在探索的路上。
所有的一切,都要慢慢来。
也有足够的时间,慢慢来。
只有诚实客观的观察,才能让检讨来得更深入全面一些——不只是焦灼于枝叶这一个点,也留下充足的空间和时间,使土地下的根系成长。
而不是反向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