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如何提高孩子的内驱力?

2023-04-13亲子

孩子面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总是在拖延,或是逃避,让家长非常头痛。其实,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正是内在动机的缺失,让孩子在一次次被要求的情况下,变得越来越被动,渐渐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内在动机是孩子的学习目的,指向学习活动本身,学习活动本身能使孩子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成功感。内在动机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促进学习和发展的自然力量,只有拥有内在动机的人才能够更好地享受学习的过程,保持探索未知的乐趣。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真实想法和需求,点燃孩子内心求知探索的火苗,助力孩子不断去体验成功的喜悦。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家长要建立积极的思维方式

当遇到孩子出现的成长问题时,作为家长应该以更加积极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出生几周的婴儿就能面对面地模仿抚育者的各种表情;约 7~9 个月时,婴儿能将积极的表情(愉快、惊奇等)和消极的表情(悲伤、害怕等)区分开来;一周岁左右,婴儿能利用别人的表情作为「社会参照」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方向。因此,家长在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时,要采用积极的方式,不能一味地指责或退让,因为家长的态度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

家长应该更加全面地看待孩子,主动挖掘孩子的优点,懂得欣赏孩子,肯定孩子的努力、品行和进步,让孩子在积极的家庭养育环境中感受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激发孩子自身的能量。

2.家长拥有积极合理的期待

家长应协助孩子建立适合自己的目标,从而对其成长起到正向激励的作用,使孩子更加自信、更加主动,不断获得成就感。但是,有的家长总会将自家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要求事事都要领先,不能落后,其实无形中就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当期待过高,孩子没有达到时,就会使孩子陷入自卑心理,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影响。不妨试试将给孩子定的目标降低,让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得到,将任务简单化、具体化,使孩子感受到更多及时、积极的反馈,给孩子更加具体的表扬,比如「通过不断努力,你的学习有很大进步!」「你真是一个有探索精神的孩子!」等,让孩子明白自己好在哪里,知道以后要怎样努力,使其不断体验进步的快乐、增强胜任感和自信心。

3.孩子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有一个流行网络词汇「鸡娃」,是指父母给孩子「打鸡血」,为了孩子能读好书、考出好成绩,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或许有的孩子能够在「鸡娃」模式下获得成功,但是更多家庭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去爱他,让孩子获得更多自我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安排」。

在生活中,家长应该给孩子们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不能事事都大包大揽,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或逆反心理。每一个父母都要适当放手,给孩子更多自由发展和选择的空间,多问问孩子的感受,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为自己的事情负责,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永远不要去追求让孩子成为完美的小孩,也许就是因为不完美,才有了这么多与众不同、充满个性的孩子们。每个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要学会理解孩子,点燃每个孩子心中的那一团火,让他们拥有追求自由的勇气和能力,拥有自主的力量,在积极有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让孩子爱学习、会学习,是家长们共同的愿望。解决这一问题,就是「激发」和「培养」的问题。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会学习的习惯。爱学、会学的孩子都是自发学习的,不需要太多的督促。我们要支持孩子的好奇心,点燃孩子学习的兴趣点,教孩子学会建立学习目标,培养孩子的成长思维,理解包容孩子的错误,不断给孩子注入学习动力,在攻克难题、解决困难后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