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孩子被打了,让他「打回去」反而后果更严重,聪明父母懂得这样做

2024-12-08亲子

孩子终究会离开家庭,步入成长之路。在达到一定年龄后,他们将走出家门,开始上学,迎接更多的成长经历。

在这个阶段,孩子很可能会开始与其他小朋友交往。若不幸遇到品行不佳的小朋友,孩子可能会遭受欺负,甚至遭受打击。

「给我打回去!」孩子遭到其他小朋友殴打,爸爸却教孩子这么做

鑫鑫是一名小学生,每天放学后,他的爸爸都会准时来接他回家。

这天,爸爸来接鑫鑫,却见鑫鑫泪流满面地走出校门。爸爸立刻关切地询问发生了何事。

鑫鑫哭泣着告诉爸爸:有个同班同学打了我。

之后,父亲询问了事情的详细经过。得知对方是欺负鑫鑫的人后,他情绪激动地对鑫鑫说:你去打回去!说这句话时,父亲的语气中充满了愤怒,几乎是怒吼着对鑫鑫说道。

鑫鑫原本因被人欺负而感到委屈,接着又遭遇了爸爸的举动,让他瞬间感到迷茫,哭声更加响亮。

爸爸看到这一幕后,怒气更甚,没有立刻带鑫鑫回家,而是决定和鑫鑫一同在校门口等待,直到那个欺负鑫鑫的孩子出现。

鑫鑫很快看到了那个孩子出来,随后鑫鑫的爸爸便带着他走过去,拦住了那个孩子。他指示鑫鑫自己解决,并在一旁观察。

鑫鑫起初并不愿意前往,但爸爸严厉地要求她要勇敢些,最终鑫鑫还是鼓起勇气走了过去。

那个孩子显然看到了鑫鑫和他的爸爸,看到鑫鑫的家长在场,他也随即停下了脚步。

鑫鑫走近那名孩子,面对爸爸的斥责,他伸手欲打孩子。然而,孩子虽停下脚步,却不愿忍受打击,便将鑫鑫推了一把。

鑫鑫不仅未能击中对手,反而不慎失去平衡,险些摔倒。

这样的场景让鑫鑫的爸爸愈发愤怒。然而,他并未打算亲自介入,因为这是孩子们之间的事情。鑫鑫的爸爸之所以鼓励鑫鑫自己去应对,实际上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勇气。

看到鑫鑫现在的状态,确实显得有些胆怯。

鑫鑫的爸爸再次大声责备了他,看到这一幕,孩子似乎觉得鑫鑫的爸爸并不支持鑫鑫,于是胆子变大。在鑫鑫站起身来时,孩子毫不犹豫地将鑫鑫再次推倒。

正当鑫鑫的父亲再次情绪激动时,鑫鑫的老师恰好下班,走出校门目睹了这一情景。她立刻跑过来,将鑫鑫拉到一边,并严厉地制止了鑫鑫父亲的过激行为。

那个孩子见老师到来,便趁机迅速离开了。

鑫鑫爸爸看到老师阻止他教育孩子的举动,心中感到不快。于是,他便向老师详细说明了事情经过。然而,老师在听完之后却表示:孩子遭受了打击,不能简单地教导他反击。

孩子被打,千万不能盲目让孩子「打回去」,否则后果更严重

许多家长在孩子遭受他人攻击时,普遍感到愤怒。

家长们虽然都希望对那个欺负人的孩子进行惩罚,但一方面因为自身是大人,不便直接对孩子动手,另一方面则是想借此机会培养孩子的勇气。

因此,人们常常会无意识地鼓励孩子自己还击,期望这样能让孩子显得不易被欺负,进而减少被他人欺凌的情况。

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可能会让孩子二次被打

许多孩子实际上并不具备较强的打人能力,因为打人不仅要求拥有强健的体魄,还需要有打人的动机。

很多孩子本性善良,他们并不具备主动攻击他人的意愿,即便身体强健,也不愿意使用暴力。若要求他们反击,他们很可能会遭遇对方的再次攻击。

而那些体质较虚弱的孩子,若选择打回去,往往因为不敌对方而可能再次遭受被压在地上摩擦的境遇。

可能会让事态升级

原本,孩子遭受的打击可能并不严重,甚至可能连明显的伤痕都难以察觉。

然而,若家长鼓励孩子打回去,则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使孩子间的冲突加剧,导致互殴情况更为严重,甚至可能发生受伤等不良后果。

可能会导致孩子由「受害者」变为「施暴者」

有些孩子在经历了打回去的经历后,可能会因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而倾向于使用武力来解决冲突。

孩子一旦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武力来保护自己,便可能逐渐在处理各种事务时也倾向于使用武力,这可能导致他们转变为施暴者。

孩子遭遇欺凌,明智的父母会这样应对,以智取胜

当孩子遭遇被打的情况时,家长应当教导他们采取更加有效、理性和可靠的方式来应对。

采取恰当的措施能够帮助孩子有效防范他人的欺凌行为,并减少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

首先,教育孩子学会在遇到困难时及时向大人寻求帮助

孩子若遭遇他人欺负,应及时向成年人寻求援助。

在学校期间,若遇到需要帮助的情况,可以及时向老师、学校保安或其他工作人员寻求协助。

这样可确保自身权益不再受到持续侵害。

其次,提高孩子自身的自保能力

通常,性格较为内向、身体较为瘦弱的孩子更容易成为欺凌的对象。因此,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同时,我们应注重培养孩子强健的体魄,使其展现出自信和坚定的气质,给人以不易被欺负的印象。

最后,教导孩子理解明智之举不急于一时的道理

当孩子遭遇欺凌而发现对方实力与自身相当时,应鼓励他们勇敢地站出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在面对实力远超自己的对手时,若无法有效抵抗其施暴,明智的做法是适时示弱,以最大程度避免自身遭受更严重的伤害。

结语

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家长们无疑会感到非常心疼,许多家长甚至会产生强烈的愤怒情绪。

在这种时刻,我们更应保持冷静,避免让孩子盲目反击,而是应教导他们正确的应对策略。

面对孩子遭遇欺凌,您更倾向于指导孩子反击还是教导他们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