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李世民不愿意跟武则天生孩子。
武则天嫁给李世民时,刚满十四岁,到了十三年后,也就是在她二十七岁时,她又正式嫁给了唐高宗李治。
而在侍奉李世民的十几年时间里,武则天未曾生下一儿半女,但正式嫁给李治后不足一年,她便生下了第一个儿子李弘。
并且根据史料记载,在武则天正式入宫之前,就已经怀有身孕。
那么,为何嫁给李世民十几年,武则天从头至尾都没有怀孕,而跟李治在一起后,马上就怀孕了呢?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武则天,而是在于李世民。
之所以这么说,我们逐一来分析。
首先,夫妻两口子生不出孩子,原因无非是两种,第一,是不愿意生,换而言之,是没有生孩子的意愿。
而我们来看武则天,基本上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为啥呢?先说武则天,武则天出身于官宦之家不假,她的父亲乃是大唐的开国功臣武士彟,看似门第显赫,实际并非如此。
早在武则天入宫的两年前,武士彟便因病去世,而随着武士彟的去世,原本是千金小姐的武则天,生活发生的巨大改变。
史料记载,当时武则天的几个堂兄,没少对她欺辱,甚至还对武则天的生母杨氏失礼,在这种情况下,杨氏只能带着十几岁的武则天,自荆州返回长安的娘家居住。
而这就说明,当时武则天的境况着实不怎么样。
因此,当她被李世民看中,并被选入宫时,面对因为舍不得从而泪流不止她的母亲杨氏,说了这么一句话。
「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旧唐书】这意思就是说,她要嫁给天子,肯定是一种福气,也会让自己的人生改变,因此没有必要做哭哭啼啼的小儿女状。
通过这句话就能看出,武则天对于成为李世民的妃子这件事,心里是没有什么抵触情绪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她肯定会想到接下来如何才能获得李世民的长久宠幸,同时也会想到如何才能奠定自己在后宫中的地位。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武则天,和古代历史上大多数妃子一样,憧憬着进宫后会被皇帝宠爱,从而地位显赫,并改变自己的人生。
而作为一个妃子,如何才能让皇帝更为长久地看重自己呢?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给皇帝生儿子。
只有为皇帝生儿子,才有更多的资本让一个妃子在后宫中的地位变得相对稳固。
所以,至少武则天在嫁给李世民后,她是有生孩子的主动意愿的,而并非是她不愿意跟李世民生孩子。
既然武则天有主动生孩子的意愿,但她和李世民却没有生孩子,那么是不是武则天身体上有什么原因导致她不能生呢?
这一点,同样也基本可以排除。
武则天嫁给李世民的时候刚满十四岁,这个年龄段,也许会因为年纪过小而造成怀孕不太容易,但是别忘了,她可是前后侍奉了李世民十几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就算在刚开始武则天因为年龄因素不容易怀孕,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方面发育逐渐成熟,怀孕的机会还是蛮大的。
并且,在她二十七岁上下时,也就是她被送往感业寺期间,就怀上了李治的孩子,另外,她一生为李治生下了四子二女合计六个子女。
这就充分说明,武则天的身体绝对没有问题,甚至相对于李世民的发妻长孙皇后而言(36岁病逝),武则天的身体素质称得上是相当不错(生六个孩子还能活到82岁)。
所以,通过上述分析,证明了武则天既有主动的生育意愿,同时也有生孩子的身体素质基础,那么她和李世民没孩子,问题就不在她身上。
既然武则天没问题,那问题就自然出在李世民身上了。
李世民有什么问题呢?有一种说法,是说李世民由于年轻时打仗太猛,因此留下了不少暗伤,而到了他娶武则天之时(当时李世民38岁),他的身体已经不行了。
换而言之,就是李世民不能生。
并且,这种说法最大的「证据」,是李世民其他子女出生的时间,李世民最小的女儿是新城公主,史料记载新城公主出生的时间为公元634年,也就是李世民34岁的时候。
而李世民最小的儿子是曹王李明,李明的生母杨氏,原是李元吉的妃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将杨氏纳为己有,随后杨氏为李世民生下了儿子李明。
不过,史料中并未记载李明的出生时间,但根据李明的哥哥,也就是李世民的第十三子李福的出生年月来看(李福出生于公元636年),李明最早的出生时间,不过早于公元636年。
但从公元636年,一直到李世民去世(公元649年),整整十三年的时间,李世民的所有妃子,未曾再给李世民生下一儿半女。
而武则天嫁给李世民的时间,则是在(公元637年)。
因此,正是从这个「证据」来看,就有了一种说「李世民」身体不行导致不能生,因此武则天才没有给他生孩子的说法。
那么,这个原因真的是李世民和武则天没孩子的原因吗?在我看来,未必。
首先,李世民年轻时打仗确实很猛不假,但这并不代表他就因此落下了暗疾,导致他丧失了生育能力。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李世民的发妻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是在十三岁的时候嫁给了李世民,夫妻二人感情极好,因此,从长孙皇后嫁给李世民开始,到她36岁去世前的23年时间里,她一生共为李世民生下了三子四女合计七个孩子,平均三年多点生一个。
这就侧面说明,李世民绝对是有生育能力的。
并且,长孙皇后生的最后一个孩子是新城公主,新城公主出生于公元634年,而长孙皇后去世于公元636年,也就是说,在长孙皇后去世的前两年,李世民的生育能力依旧没问题。
还有,前文也提到曹王李明,他的十三哥李福,出生年月是在公元636年,而李明基本上也是在这前后生的,这就说明,到了李世民36岁的时候,他的生育能力同样也没有问题。
既然在公元636年,36岁的李世民没有问题,怎么可能在娶了武则天的38岁之后,就突然不会生了呢?这完全没道理啊。
所以,这其中的关键,不是李世民不会生,他的身体在当时是没有问题的,根本的原因,是他不愿意生。
而这个不愿意生,则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是指李世民已经逐渐不想把更多的心思花在男女之事上面。
造成这种现象的核心原因,不是李世民年纪大了的缘故,主要还是长孙皇后的去世,给李世民造成的打击。
长孙皇后和李世民这两口子之间的感情,可以说放在古代的皇帝之中,那绝对能称得上是「模范夫妻」。
二人从少年时结为连理,一路经历了不少大风大浪,甚至共同直面生死,再加上长孙皇后是一个难得的深明事理的「贤内助」,更让李世民对她的感情日久弥坚。
别的不说,前文提到的长孙皇后二十三年为李世民生了七个儿女,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这种情况下,三十六岁就去世的长孙皇后,绝对让李世民因此心情极为悲痛,并且他因此而产生的难过,都明明白白记载在史书里。
太宗葬文德皇后于昭陵,上念后不已,乃于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资治通鉴】另:
但顷年以来,祸衅既极, 又缺嘉偶 ,荼毒未几, 悲伤继及 。凡在生灵, 孰胜哀痛 ,岁序屡迁, 触目摧感 。自尔以来, 心虑恍惚,当食忘味,中宵废寝 。---李世民亲笔所写【答魏徵手诏】这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李世民对于亡妻的深深思念之情,也说明了李世民对于长孙皇后的感情如此之深。
甚至为了缓解思念,李世民还在御花园里搭建了一个台子,以便于站在台子上,能看到埋葬长孙皇后的地方(作层观,以望昭陵)。
在这种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之下,你说李世民哪里会有太多的心思放在男女之事上?
并且在长孙皇后去世之后还发生了一件事,也从侧面说明了李世民对于男女之事并没有太多的心思。
长孙皇后去世时,她所生的儿女中,李治刚满九岁,而新城公主则两岁有余,出于对妻子的思念,加上有寄托哀思的想法,同时又担心这两个孩子外人照顾不周,因此,当时的李世民就把李治和新城公主接到了宫内亲自抚养。
而在这两个孩子身上,李世民花费了大量心思,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奶爸」。
有人可能会说,李世民是皇帝,就算他把李治和新城公主接到宫里,那也是由宫里的宫女抚养,所以,李世民怎么可能会花太多心思呢?
别的不说,就说新城公主,她幼年时就能写一手好「飞白」,而要想达到这种程度,必然是李世民在她身上倾注了不少心血。
而与此同时,李世民还是个相对勤政的君主,这也就表明,他白天上朝处理政事,结束后还要腾出时间去带两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他哪里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后宫中寻欢作乐?
所以,这也解释了自打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的后宫中就很少再为他诞下子嗣的原因,毕竟当时的李世民既怀着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又需要忙于政事,同时还得充当「奶爸」,故而,实在是没有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去宠幸后宫中的妃子。
而既然李世民无心男女之事,自然作为后宫一员的武则天,就没有生孩子的机会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武则天在当时并不太招李世民待见,换而言之,李世民不怎么喜欢她这种类型的。
武则天十四岁进宫,一直到李世民去世,她的封号只不过是一个「才人」而已,而「才人」在当时唐朝后宫中,地位相当低。
并且,自打武则天嫁给李世民,一直到李世民去世,史料上关于她的记载,只有「驯服烈马」这一段,而这一段还是武则天掌权后进行的回忆,史官这才加上去的。
这就说明,在李世民活着的时候,武则天在后宫中就是一个妥妥的「小透明」,根本不受李世民的喜欢。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在李世民晚年,曾有个妃子叫做徐慧,她的年纪跟武则天差不多,但她却很受李世民喜欢,虽说徐慧也没能给李世民生下儿女,但李世民对她相当不错,从进宫时的「才人」,到不久后升为「婕妤」,最终晋封为「充容」。
这就说明,武则天在当时真的是不怎么受李世民喜欢,不然的话,也不会十几年的时间依旧是个低等的才人。
既然李世民不喜欢,自然他就不会关注或者重视武则天,也更不会临幸于她,所以,武则天自然就不会生孩子了。
因此归根结底,武则天之所以嫁给李世民12年的时间都没有怀孕,总结一句话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有生孩子的主动意愿,也有健康良好的身体,但奈何李世民在长孙皇后去世后,对男女之事没啥心思,同时武则天又不招李世民待见,因此,纵然武则天想怀孕和生孩子,但也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