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见,常常会看到父母给了孩子一切,但孩子却不领情。
在关系中,「爱」的行为背后,为什么呈现出「溺爱」和「缺爱」两种相反的感受?
真正要讨论的,是对 爱的行为和感受 为何不统一的问题:
我们通常会用自己感受到被爱的行为去对待他人。 比如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会省吃检用把所有自己认为好的食物留给孩子,会尽可能提供好的生活给孩子,但孩子却不以为然。这些行为的背后:
成长的社会环境不同
父母成长年代大都存在生存焦虑,为了吃穿住发愁,所以在长辈的认知里,把最好的吃住行提供就是他们给到的最好的爱。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孩子不太能感受到上一辈关于吃穿方面的生存压力,他们更多是关注自己的情绪感受是否被看到。
父母认为爱的方式是实际付出,而孩子更想要的是情感上的支持。
对自我关注的差异
父母的年代,集体主义大于个人主义的社会环境,带来的 自我情感压抑 成为很多父母默认的行为方式,所以很多父母一代都是以牺牲自我来成全爱的行为去表达。
但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我」的重要性,更多的孩子是看向自己的感受,在意 情感上被认同 。父母牺牲式的爱,让孩子更多感受到的可能是压力和自我愧疚,反而不会感受到很多爱。
从心理学的角度建议
1.人习惯用自己的认知去理解他人的行为。
所以想要打破这种差异,需要父母和孩子都能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爱的行为。 了解行为背后差异产生的原因,尝试理解每个人表达方式的不同。
父母可以多问问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孩子也要尝试理解父母的付出,是他们能力范围内给到的最多的爱。
2. 自我成长的探索。
父母需要不断了解自我成长不够完善的部分,了解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感受。
孩子需要不断看向自己缺乏安全感,渴望被爱的需求具体有哪些。哪些是父母可以给到的,哪些是需要自我不断发展而获得的。
3. 以朋友的心态,平等的去沟通,达成能让双方都能统一对「爱的行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