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没搞清楚北京郊区教育为什么这么差,也没搞清楚市区教育为什么这么好。
我的回答不欢迎二极管来评论,就拿出一个观点就试图辩驳整篇文章的二极管,来我这里直接拉黑删回复伺候着。
先说城区为什么教育好吧。
学校就是一堆砖头,没有老师、同学和教育管理,学校什么用都没有,所以不要把学校当成资源。
现在郊区大量开设市区学校分校,教育管理基本都差不多,至少这个是可以学来的。
教师水平确实有差异,但是差异在逐渐缩小,郊区学校尤其是高中,现在新毕业的老师,也都是硕士起步。一些郊区的顶尖学校,师资水平不弱于市区学校的。
市区的生源确实好,但是这个生源好不是因为市区家里普遍高素质,普遍有钱,能教育孩子,所以市区的生源就好。这是地产自媒体为了刺激买房子,而编出来的话术。
看一下各区每年参加高考人数,就看2023年的就行,西城海淀是参加高考人数最多的两个区。城区里平均分排名,约等于参加高考人数排名。这说明什么,基数越大,高分越多。城区成绩好,那是因为城区人口多,基数大,能从中提取优秀的生源。跟城区父母的素质,没多大关系。
我也是城区顶尖中学毕业的,我那个时代,班里大量的考二代,很多同学的父母都是科学家、高管之类的。但是我没发现任何证据能表明他们学习更好,我高中班里成绩分布很离散,本地普通人家和考二代成绩分布的很离散,甚至出现高考班里前十名一个考二代都没有的情况。
不严谨地说,根据我周边的统计数据,完全不支持所谓的父母学历越高,子女学习越好的论调。我周围并不存在父母学历越高,子女学习就越好,学习好不好,纯粹随机。
这种说法就是地产自媒体抛出来的,为了刺激本地人买房,因为本地人房子多,生活安逸,购房实力极强,但购房意愿不高。所以地产自媒体就编出这样的理论,引导舆论,营造出一种本地人不买房,自己的子女就会被淘汰的扯淡论调。
都说海淀两极分化严重,这个是没错的,海淀确实农村地区成绩差。但是西城也不均衡,西城只是方差比海淀小一些,但是也远谈不上均衡。我初中那学校是西城中下游学校,还不是西城最差的,一个班也就5个不到能上本科,其他都是大专。但是我初中那学校抛出来的升学率,都是本科率90%,这怎么算出来的,呵呵,只能是不让一些人参加高考,然后不统计不参加高考的人。
数据已经被玩坏了,所以只能做简单参考。
这些地产自媒体带节奏的方式就是告诉读者,西城均衡,海淀两极分化。谈论西城的时候,从来只说西城前四如何,搞得西城似乎只有四所高中一样,实际西城33所普高,西城大部分普高,在网上根本就没有存在感。这是因为,地产自媒体为了营造西城均衡的假象,故意不说西城的差学校,所以西城至少三分之二的差学校就这么被故意忽略了。然后提起海淀,就着力刻画,海淀农村地区的教育有多差,造一个海淀两极分化的「真实」情况。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卖房子,因为西城城市化程度高,海淀城市化程度没有西城高。西城房子各地都差不多,都是老破小。为了保证西城那些高价老破小能卖出去,才故意这么解读西城的教育。其实正常人有点实力的,也不会考虑海淀的农村地区,所以海淀农村地区的学校如何,根本不需要在意,我建议以后统计成绩的时候,海淀农村地区的学校不算在内。根本不会考虑的学校,统计有什么意义呢。
海淀头部学校和中上部学校很多,一般学生根本就不可能掉落到农村地区的学校,所以担心海淀两极分化,纯属杞人忧天。海淀头部和中上部学校,已经足够多了,根本无须担心掉落到农村地区的学校。
市区的学校其实没什么更好的办法,能让差生变好。学校只是通过各种手段掐尖,把好学生扣在前几名的学校,把差生甩给区里中下游的学校。然后出成绩后,只宣传好学校的成绩,不宣传差学校的成绩。
市区的头部学校把好学生圈养起来后,基本是任由他们自由发挥,只要安抚好情绪,其他的根本不用管。我高中顶尖的学生,根本不听课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成熟可行的玩法。有的时候实验班上课都乱哄哄的,老师也都知道这里的门道,都是在表演上课罢了。此外,市区头部学校的一部分好学生,也是从郊区掐尖来的。
所以市区的好学校的课堂,和郊区的好学校课堂,其实没什么差别,都是讲那点基础概念,发卷子做题,然后讲讲大家都做错的题。真正的提分攻坚阶段,都在自己家里,都是回家以后,自己各显神通玩命努力。在校的氛围其实也是如此,市区好学校的一些重点班级的学生,玩起来很疯狂,跟他们在一起,档次不够的学生,是无法被他们带好的。
就这么说吧,我高中是市区顶尖的高中,普通班的作业和平时的统练,我看了一下2023年的,和郊区大兴这里的学校几乎难度和题量都一样。我高中普通班的成绩,和郊区学校实验班的成绩,也几乎一样。换句话说,在郊区上个头部高中,进了实验班,比市区顶尖高中的普通班一点都不差。比我高中更好的几所高中的普通班,也是一样的情况。
我高中那些老师,基本毫无责任心可言。平时讲完基础概念,发完卷子讲完错题,也就这样了。至于具体到每个人怎么提高分数,用什么策略扬长避短,老师根本不管,甚至家长追着老师去问,老师都爱答不理。原来我家长问我的物理老师,我动量这块没学好该怎么补习,物理老师全程闭口不谈,高谈阔论高考在人生中重要性有多低,说白了就是不想管。我家长问我的英语老师,我英语如何上140分,老师直说不知道。
我姨夫任教的朝阳区的学校,和我大学舍友的海淀顶尖中学,一样如此。
多说一句,我姨夫只对花钱找他上1v1课程的学生,进行耐心的指导,比如这个学生那一章没学好,该怎么补习,以及这个学生各科总体情况,该怎么备考,该舍弃哪些学科,该重点关注哪些学科。不花钱的学生,只要人活着,没残缺肢体,我姨夫根本连看都懒得看他们一眼。
为什么说出成绩很随机呢,因为人的成长是很复杂的过程,不是一个变量就能完全决定的。有的所谓高素质人家,工作繁忙,没时间管孩子,甚至父母长时间不回家,导致孩子心理问题严重。有的父母虽然自己是高学历,但来了北京后,忘了初心,给孩子上了很多无意义的课外课程,导致孩子早早耗尽了一生的潜力。有的干脆就不懂教育,除了报培训班什么都不知道。这些家庭,反倒不如那种没有恶习,什么都不管,一切顺其自然的家庭。
那为什么郊区成绩差呢,原因很多,我就列举几个。
首先是正常家庭人口基数少,郊区多是那种回迁户和农村人家,这类家庭有的是后路,没有好好学习的必要,所以孩子进取心就不够强。反正家里有池塘能养鱼,家里分了不少房子出租出去都能活得很好。
其次就是郊区学校少,很多学生都要去很远的地方住宿。北京又不搞衡水模式,住宿班的晚自习基本就是玩游戏、看电影、谈恋爱的现场。北京这里的晚自习,基本没几个老师看着,有的甚至一个老师看好几个班的晚自习,而且老师根本没有责任心可言,学生不出人命跟他们没关系。这种假装上晚自习的杀伤力巨大,就我了解,大兴、亦庄、顺义都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假装上了晚自习,假装很晚下学,然后这一晚上什么都没干。
有些学生确实自觉性不够高,比如我。但是这类学生,只要家里抓得紧,还是能出成绩的。我上岸前那家央企工位对面的女孩,就是初中时,父母忙着还房贷,疏于管教,初中成绩一塌糊涂,然后上了个刚成立的高中。高中后,父母开始每天严格盯着她学习,结果她考上985大学,又上了985大学的研究生。郊区这种放养式的晚自习,对于这类学生杀伤力极强,本来可以出好成绩的学生,就这么不明不白给毁了。
所以这就是一些郊区参加高考的人数并不少,但成绩却不行的原因。一个现象背后有很复杂的原因集合组成,各个原因都在起作用。
现在国内的房地产前景不明朗,城区老破小能不能以后顺利脱手,很难说。所以谨慎购房,知道了城区和郊区成绩都怎么回事,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公办学校的作用是什么?那就是提供廉价的基础知识讲解,以及组织全区全校考试排名作为参考,这两个是课下无法实现或实现起来成本太高的。高考提分,这个是公办学校老师根本做不到也不想去做的。
至于氛围这个,东西海的氛围有点言过其实了,确实一些差校氛围很差。但东西海也存在这样的差校,郊区头部学校的氛围并不差。
至于师资来说,老师之间的差异远小于学生之间的差异。现在郊区学校,哪怕是大兴的烂校,现在高中新毕业的老师都是首师大研究生,首师大研究生就做题来说,100分的卷子,也能做个85+。
郊区确实存在很多东西海的分校,这些分校存在游学机制,就是可以到东西海本部上课。这种方式我是谨慎看待的,有的人不适合去大池塘里当小鱼,有的人在周围环境都很强的情况下,反而自己承受不了压力,会越来越差,但是这种人在稍微差一点的环境,由于没有压力,却可以超水平发挥。
有些人说不同的学校和班级讲的习题不一样,这个不是问题啊,觉得自己班的题目太简单,管老师要难题去啊,大兴和亦庄的学校都可以这样,觉得本区的题目不行,就找老师要海淀的,老师都能弄来。何必为这点破事买房子呢。
再说一遍,评论区以各种个例以及特别细微的某一个方面来抬杠的,直接拉黑删回复,你们连文章都没看,我更没时间搭理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