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火爆全网的益生菌减肥,到底在减什么?

2022-02-11亲子

如果搜索益生菌减肥,某宝某书一定能搜到一大堆,说智商税的有之,说有效的也有之。一件事情,如果能持续的火爆,肯定有火爆的道理,益生菌这么火,肯定不是简单的「智商税」能解释的。

实际上,益生菌不仅是在中国火,在全球都很火,这几年全球益生菌市场都保持着约5%的年增长率,中国更是连续3年增长率在20%以上。

为何益生菌这么火爆?

近几年来,走近任何一个食品行业的专业展会,行业会议、打开专业期刊,几乎都能看到「probiotics」(益生菌)的身影,这是因为,近十年来,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益生菌的发展也迎来了爆发期。细菌是与人类伴生的活的微生物,说个冷知识,其实每个人的便便里,60%的干重都是细菌,但是,对于他们,一直以来人类知之甚少,因为他们实在是种类太多了,太复杂了。以一个人为例,每个人的全身细胞大约有1013个,而细菌的数量就比细胞的数量还要多上10倍,所以虽然现在人类已经破解了人类基因组,但是对于细菌的基因组仍然没有完全破译。近十年来,借助将代谢组学同其它组学结合,比如宏蛋白组、宏基因组和宏转录组,可以加深我们对复杂的肠道微生物的理解。正是由于近十年来不断的研究和发现,使得人们发现,原本以为益生菌只与肠道、消化等有关,现在发现,肠道几乎可以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大脑」,聚集着全身60-70%的免疫细胞,掌管着代谢、免疫、肥胖、情绪等等的密码,这些都离不开肠道中大约1000种的细菌对人体的作用。所以,如果你还简单的认为益生菌是管消化不良、便秘、拉肚子的,那你可就out啦。

益生菌能不能减肥?

减肥的关键,不是减重,而是减脂。一字之差,重点不同。体重的组成,包括水分、脂肪、肌肉、骨骼。其中占比最大,超过50%的,是水分。所以很多市面上的减肥产品,一吃就拉,原因不言而喻。这种拉得厉害的产品,会带来两个后遗症,一个是不吃就便秘,体重马上反弹;第二个是由于细菌是粘附在肠壁上的,促排成分相当于强力冲洗了肠壁,会对原来的菌群平衡造成很大的破坏,就好比肠道里来了一场洪水,细菌们的小家一下子被冲毁了,修复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不建议大家选择拉得很厉害的减肥产品的原因。其实,减肥真正要减的,是一个「肥」字,也就是脂肪。选择好的益生菌产品,一定要选能把「减脂」这件事讲清楚的益生菌。

简单来说,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肠道菌群的失调,科学家已经发现,胖子和瘦子的肠道菌群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主要是肥胖人群菌群的厚壁菌门数量增加,拟杆菌门数量减少,并且随着体型改变,菌群也会改变。一个胖子在接受了缩胃手术的3个月后,体重减轻了,肠道的菌群也发生了改变,拟杆菌门数量明显增加了。所以,与缩胃手术、粪菌移植等等还存在风险的方式相比,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吃菌」,补充拟杆菌的数量,提高「瘦子菌」的占比。

第二点,提到脂肪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一定离不开胆汁酸的调控作用。我们知道人体是一个巨大的化工厂,每天发生着复杂的化学反应。胆汁酸在人体的作用,是帮助脂肪的分解和吸收,所以它的调控,对于减脂人群及其重要,胆汁酸不是只有一种,而是有20+种,并且在肝脏、肠道中进行着复杂的转化,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各大平台搜索「胆汁酸代谢」相关的医学课程,不长,也就讲个将近1小时吧,但是光听一遍,或者不记笔记估计是看不懂的(医学背景小伙伴除外)。

有一类特殊的益生菌,具有胆盐水解酶活性,能够使血浆中胆汁酸去结合化,即「结合化胆汁酸」转变为「去结合化胆汁酸」,去结合化的胆汁酸不再进入肝肠循环,而是随粪便排除体外。胆汁酸主要是由肝脏利用胆固醇合成,增加了胆汁酸的排除,也就是加大了对胆固醇的利用度,因此能够降低胆固醇水平。

这样的益生菌产品,作用机制明确,非常安全,3岁以上就可以吃,女生在孕期、经期、哺乳期都可以吃,而且很多三甲医院也有。这个产品,由国药集团的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有限公司引进,全球排名第三的拉曼公司研发和生产,原装进口,背书非常强大。可以某度,某东,某猫,某书搜索「纤芙姿」,全网可见。

文献来源:1. Blandino, G. et.al. Impact of gut microbiota on diabetes mellitus. Diabetes Metab. 2016, 42, 303–315.

2. Bejar., et.al,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TN627 significantly reduces complications of alloxan-induced diabetes in rats. Anaerobe 2013, 24, 4–11.

3. Ridlon, J.M. et.,al. Bile salt biotransformations by human intestinal bacteria. J. Lipid Res. 2006, 47, 241–259.

4. Hickl, O. et.,al. Sample preservation and storage significantly impact taxonomic and functional profiles in metaproteomics studies of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Microorganisms 2019, 7,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