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在机关单位内,为什么「笔杆子」越来越少,没人愿意干??

2024-01-12新闻

第一,「大人,时代变了」

刚考上公务员的时候,前辈给我讲,他们当年,办公室就一台电脑,大家轮流上机打材料。

那时候年轻人非常珍惜工作,每天拿着【人民日报】学习,觉得不错就剪下来放抽屉里,以备哪天不时之需。

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信息来源的渠道只有电视、报纸和杂志。

报刊杂志征订量是惊人的。官媒报刊被寻常百姓高度关注,「喝茶看报」可不是体制内老头的专利。

就算是地方报刊,能在上面发表「只言片语」也是难得的,单位领导也会给三分面子。

然后被请进机关写材料,他的笔就是领导的嘴,稍有出彩,甚至能为领导锦上添花,助一臂之力。

那是笔杆子的黄金年代。信息渠道被权威牢牢把持,笔杆子作为喉舌,有巨大影响力。

二十年后的今天,电视观众锐减,群众注意力被自媒体和社会媒体收割大半。

纸质媒体征订量暴跌,即使被征订,送到单位后也极少有年轻人人翻阅。

原因无他,年轻干部都盯着手机呢。

「笔杆子」的作用,从全面影响力变成了内部自娱自乐

当然,体制内单位也想搭上「新媒体」便车,公众号雨后春笋冒出来,可惜面对体制外自媒体无拘无束的自由发挥,官媒唯一的优势仅剩「权威信息发布」。

而「权威信息发布」是不需要笔杆子的,本质上还是体制内信息垄断带来的便利。

新媒体时代,注意力就是资源,吸引不了注意力的「笔杆子」,能起的作用就剩「给领导写讲话稿」。

当然,他们也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但前面说过,印发他们文章的报刊都在库房里堆灰呢。

于是只能一声叹息:「大人,时代变了」。

第二,「名不副实」

现在的「笔杆子」,很多声名在外,其实难负。

虽然时代已变,但在以前,厉害的「笔杆子」是非常能打的。

甚至我觉得老一辈「笔杆子」如果活到现在,肯定也有生命力。

这里强烈推荐【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逻辑丝丝相扣,语言平实老辣,虽然作者人品不怎么样,但仅文章质量而言,让人拍案「这才叫笔杆子」,没有写作极度热爱是写不出这种东西的。

现在的笔杆子呢?

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在比喻和排比间纠结,词藻无论多华丽,也掩盖不住字里行间透出的「工作而已」的厌烦心态。有些人成了一台只会呼吸不会思考的写字机器。

看看【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有没有什么华丽词句?

再翻翻【毛选】,为什么被封为经典?里面可有什么高深理论和排比对仗?

说白了,文风变了。

这种改变有领导审美的变化,也有笔杆子自身水平的限制。有时候领导也未必多满意,但工作需要,凑合着用。谁让绝大多数人还不如这兄弟?

对群众来说,刷抖音刷知乎不比这些东西有意思多了?对官媒的态度,偶尔打开「权威发布」看看「建了那条路」「修了什么桥」就够了,谁没事看你的排比比喻拟人大杂烩?

还有些政府文章,专业名词太多,自创词汇层出不穷,如果没干过这活儿,公务员都不一定看得懂,你还指望群众看懂?

第三,「不学习」

我一直认为,体制内笔杆子不一定适合搞自媒体。

自媒体先在「迎合」,再是「引导」。

笔杆子擅长遣词造句,不一定擅长把握受众心里。就像某些自媒体大号,他们真写不出什么像样的文章。

就像我,写材料如便秘,写自媒体却一气呵成。

笔杆子若想夺回群众的关注点,在学习遣词造句后,还得追加一门「关注群众心声」。

顺便再学学「群众化的语言」。

而如山的工作和领导的个人品味,让他们没时间,也没动力去做出改变,更没心思去迎合大众品味。

长此以往,笔杆子成了封闭空间里的码字员,很少抬起头关注世界的变化。

综上,年轻人不愿意去挑这个担子,我觉得是正常现象。

或者,我们该反问一句,如此笔杆子,凭什么就必须被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