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数码博主,我每天在微信问的数码产品选购问题并不是关注度最高的手机,而是笔记本电脑。电脑的配置不仅更加复杂,不同的SKU之间可能都会有核心配置的差异,与此同时,不同电脑的定位差异带来的体验差异要远大于其他数码产品,用户在买电脑时需要花费非常多的精力才能从中挑出适合自己的产品来。
![](https://img.jasve.com/2024-1/4ce9cc673ee02c9b6e99dce1ee727959.webp)
而「买Mac还是Win」可以说是每个买电脑尤其是买轻薄本的用户都需要纠结的问题了,尤其是高端轻薄本市场,究竟是买MacBook Air还是ThinkPad X1 Carbon这样的win高端本成为了许多商务用户难以抉择的问题。今天我就想来聊聊这个日经的话题,在2023年,想要买高端轻薄本的消费者应该选Mac还是选Windows呢?
![](https://img.jasve.com/2024-1/d6eb71950998f5fd2e0f7b0e6431dd2b.webp)
在M系列芯片刚刚发布时,我想许多的用户和数码爱好者都感受到了震撼,在转向ARM之后,苹果和X86说了拜拜,开启了新的芯片时代。众多的消费者也在那时选择了MacBook,Windows的轻薄本在那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但随着intel的几代处理器更新后,intel在低压和标压处理器上实现了对M系列芯片的性能超越,我们拿ThinkPad X1 Carbon 2023标配的i7-1360P处理器来和如今的MacBook Air搭载的M2芯片做一下性能对比,可以看到在CineBench R23项目中,1360P无论是单核还是多核都远超M2,即使相比于刚发布的M3也只是在单核性能上略微落后一点。
![](https://img.jasve.com/2024-1/dd3b03db404f992022e004fdc65f1271.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1/6cb0e8c8be9207f394857032a6e8e1cc.webp)
而在软件剪辑方面,X1 Carbon这样的旗舰级笔记本的表现其实也一直不输MacBook Air,在我们之前的某一次测试中,intel核显加速在达芬奇里处理4K 30FPS视频的速度甚至要比笔记本自带的高性能显卡还要快一点,这足以说明如今的intel平台笔记本也能承担一些轻中度的剪辑工作,使用的过程中也不会感到卡顿。
而且我们必须要强调的一点是,如果你需要使用Mac进行视频剪辑的话,你必须要购买16GB/24GB的版本,如果你购买8GB的内存版本的话,Pr/达芬奇这样的软件只能给Mac分配大概4GB的运行空间,这会极大的拖累视频剪辑的流畅性和导出速度,当然这是要加不少钱的,我们放在后面再说。
![](https://img.jasve.com/2024-1/25820c8614cd25055daab62e5611f2f2.webp)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软件生态,也是许多人对于Mac和Windows最纠结的地方。我们直接说结论,Mac更加适合的是像自媒体博主/绘画设计/影视工作者/部分文科学生这样的纯文字工作者,或者纯影像工作者。而Windows平台依然是如今普适性最好的操作系统平台,你想用电脑剪视频,跑渲染,无论你预算多还是少,Windows平台都是买了不会犯错的选择,然后Windows的系统简直友好到不行,Windows 11的开始彩蛋体验更新后,常用的应用触手可及,快捷设置效率真的UPUP,助我们尽享轻松每一天!。
![](https://img.jasve.com/2024-1/0e20f5c526c57f3c3f094654eaf2aa71.webp)
我们站在用电脑最多的学生/打工人角度来说一下原因,当你来到一个新岗位或者新课时,你的老师很有可能会去要求去下载这样那样的软件,例如我在大学时就有两门课是专门学习SQL数据库以及会计电算化的软件。但是在此时,除非老师自己使用的也是Mac,否则他绝对不会给你提供Mac版本的安装包下载,你不仅需要自己去网站上搜索对应版本的对应软件,由于版本和系统的差异,在应用的操作逻辑上可能还会有一些不同,出现兼容性问题更是有可能的,而这样的问题更是存在于行业中,如果你真的要买Mac,我建议你还是先了解一下专业相关的软件对于Mac OS的兼容性究竟如何。
而且当你的MacBook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软件问题时,你会更难的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案,毕竟时至今日MacBook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依然是others级别的水准,无论是老师还是你身边的朋友都很难为你提供帮助,你只能自己去搜索引擎或者部分极客论坛上寻找更加复杂的解决方案。
![](https://img.jasve.com/2024-1/4d39f23293787ee437ee292c1cbf8d1e.webp)
而Windows关于生态的优势还有娱乐,即使是轻薄本的用户也有着无数的大小游戏选择,例如糖豆人,LOL/云顶之弈。如果你想玩大型游戏的话,你甚至可以买个雷电接口的外接显卡坞,如今intel平台的CPU性能都很强了,不再像过去一样会因为CPU瓶颈而出现较大的性能下降,雷电4相关的传输速率相比于之前的雷电3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且像ThinkPad X1 Carbon这样的轻薄本通常都会标配两个雷电接口,使用显卡扩展坞来获得更多的性能已经成为了一种可能。
![](https://img.jasve.com/2024-1/9b7c73bed43d6d36526bf84ef53dbde2.webp)
而在玩游戏方面,今年MacBook在玩游戏体验上有了一个明显的改进,他支持了GamePorting ToolKit这个可以在Mac上转译运行Windows游戏的工具,但是就目前的测试结果来看,转译带来的性能损失依然是非常明显的,对于性能很强的M3 Pro/Max可能还好,但是对于M3来说这让原本就不充裕的GPU性能雪上加霜。而且现在登录Mac平台的游戏也主要是文明6,csgo还有少部分的3A大作,用户常玩的许多普通网游依然并没有对Mac平台进行了适配,连原神都只能云原神,Mac玩游戏如今依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当然,如果你有苹果生态全家桶的话,购买MacBook还是能够带来不少便利的,苹果设备之间的互联还有流转体验依然是最强的,无论是文件互传还是通信能力共享都能让你感受到生态互联的魅力。而如果你和我一样使用的是安卓手机,那么买Mac或者买Windows的差别其实并不大,毕竟如今安卓手机的互联软件大多同时支持了Windows/Mac双平台,你用哪个其实都没有太大影响。
![](https://img.jasve.com/2024-1/6f91a04509ef872e00ddd6e7c6c0c925.webp)
最后我们来说说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价格。我们必须承认,MacBook Air/Pro 13的起价都不算太贵,但是想要加到可用的配置那就得加好几千块钱了,毕竟在2023年,没人能够忍受256GB的超小存储,基本上装个微信再装一些日常使用的软件,没用多久存储就不够了。而8GB内存更是只能够满足轻办公使用,拿来做剪辑/生产力依然是天方夜谭。
在今年内存/闪存颗粒大降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高端轻薄本开始进一步提升标配的存储规格,亦或者是降低加内存的价格。例如ThinkPad X1 Carbon加16GB内存/512GB存储的价格为300元,而Mac加16GB内存和512GB存储的价格则是4000元和1500元,当你把Mac加到X1 Carbon的同存储规格时,实际的价格甚至还要更贵一些。尽管购买高端轻薄本的用户大多不差钱,但是看到如此的加价幅度还是会感到一丝不快。
除此之外,X1 Carbon这样的高端轻薄本还有着一些Mac没有的独特优势。首先最明显的就是做工了,随着CNC工艺在Windows中端产品大幅度普及后,Mac过去在高端本上的工艺优势逐渐被磨平了。而高端的Windows轻薄本们则一直在探索新设计,新工艺。例如X1 Carbon就采用了可靠性和重量表现都非常优秀的碳纤维材质,让他能够在兼顾强大性能和接口数量的同时做到1.14kg的超轻重量。
![](https://img.jasve.com/2024-1/cbde311e4b9c4cc127aa5453c9668bea.webp)
而接口也一直都是X1 Carbon在高端商务本中的突出优势,他并没有因为搭载两个雷电接口而去削弱其他的接口数量,而是保持了非常充足的2A2C1HDMI规格,你不需要容易弄丢的转接头,也不需要不方便的拓展坞,X1 Carbon本身的接口数量就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总结
总而言之,现如今在Windows笔记本愈发的成熟,性能逐渐强大的今天,X1 Carbon这样的高端轻薄本依然是高预算消费者最普适,最优秀的选择,无论是接口,做工设计,还是软件生态上都有着更好的表现,产品本身的性价比也更高。而MacBook依然是属于少部分特定需求用户的生产力工具,适合他的人用起来会很顺手,而大部分普通用户用起来则会非常不适应,不方便,大家选电脑还是要基于需求和预算进行理性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