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印度有能力追上中国的制造业吗?

2021-02-20新闻

我们知道,印度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有几百年一直跟着英国混,时间长了,爷两有了感情,英国把印度当干儿子看,上哪儿都带着,比如当年鸦片战争,英军里就有很多印度人,英国人一点不见外,当自己人用了。

长期殖民造成了两个后果。

首先是英美有大量印度人,印度独立后,这些人留在宗主国变成了第一批印度裔移民。

而且能留在宗主国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类似咱们国家清华北大培养的高材生跑去给美国人打工,这些人脑子聪明又上进,经过几代人努力,其中的一部分就混入了上层。

多说一句,这个也算是西方国家的顶级阳谋了,用价值观这高薪岗位从全世界吸收优秀人才,比如非洲的精英专供法国,全世界的精英都往美国跑,聚集了一大批头部人才,你说能不领先吗?这也是为啥大家说殖民还没结束,发达国家还再从经济和人才两个方向从发展中国家持续吸血。

现在英美都有很多印度裔的高官,比如美国副总统和现在的英国首相,还有硅谷那些大厂的高管,很多也都是印度人,他们是后来印度能崛起的重要外援。

而且因为常年跟着英国主子混,英语成了印度人的第二母语,半个身子已经挤入昂撒人的圈子,老大吃肉他就能跟着喝口汤,这也为后来印度的服务业崛起打下基础。

其次是印度对自由经济、金融那套非常上头,主要是跟着干爹耳濡目染,多少有点路径依赖了。比如印度股市,成立非常早,1875年就开张营业,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印度独立以后本来应该是倒向西方阵营,沿着自由经济那条路走下去。

不过印度人不走寻常路,独立以后先是搞不结盟运动,美国苏联谁都不靠,搞起了左右逢源火中取栗那套把戏。后来被北边的邻居胖揍一顿后,彻底倒向苏联,从那以后一直到苏联解体,他两都是铁哥们,中间甚至一度签署过军事同盟协议,类似中朝这种,关系好的穿一条裤子都嫌肥。

苏联解体后印度和俄罗斯互相看不顺眼,印度乘卢布贬值的时候赖掉俄罗斯一部分外债,俄罗斯反手就是一刀,借卖航母的机会坑了印度一把,场子找回来以后哥两又好上了。

这次俄乌战争,整个西方都在谴责俄罗斯,唯独印度默不做声,还偷摸替俄罗斯卖石油,不少人觉得纳闷,其实很正常,他们两祖上就是铁杆。

政治上关系好,经济上自然也差不了,印度独立后一直都在学习苏联的计划经济。对,印度其实是个社会主义国家,至少他们自认为是个社会主义国家。

这点其实跟我们国家很像,都是二战后才独立,都是背靠苏联搞计划经济。不同的是印度的基因里带着英国的成分,所以在金融这块还是保留了自由经济,包括咱们前面说的印度股市,这玩意完全是自由经济的产物,按理说跟计划经济水火不容,但是在印度他两就可以和平相处。可能是因为印度人随和吧,多大的矛盾在印度都不叫事,妥妥给你安排在一个桌子吃饭。

而在制造业这块,印度一直都不成气候,被我们甩出了几条街。

咱们当年只有苏联这一个老师,所以心无旁骛专精一门,后来和苏联关系恶化,逼着我们搞独立自主,反倒是因祸得福,稳扎稳打把苏联转移了一半的重工业全部消化吸收。

印度就不一样,国际形势比我们好太多,英法美苏都愿意当他老师,这印度人脑子就活泛了,准备把那几家的先进技术拿过来组合一下,直接干到世界领先。

到后来东学一下,西学一下,这儿摸摸那儿碰碰,最后搞了个寂寞。比如军工方面,国产坦克战斗机都是一塌糊涂,质次价高不说,还经常出事故,搞得军方都不愿意买。政府踢两脚,空军就象征性的买几架,买了也不用,放在仓库里备用,到现在印军装备国产化程度只有15%,制造业就是个笑话。

民用也拉垮,塔塔公司是印度的头部企业,当年斥巨资制造一款汽车,号称全世界最便宜,整车售价折合成人民币大概是8000块钱,一部手机钱就能买辆汽车,大家可以想象下偷工减料都啥程度了。就这么个破玩意,连研发带量产花了好几年,结果一上市直接掉坑里,总共没卖出去几辆,还经常出事故,很快就停产,前期投入也都打了水漂。

这事说白了还是眼高手低,工业底子都没有就敢奔着世界领先去,走路都摇摇晃晃,非要去练跨栏,摔个鼻青脸肿那也是很正常的了。

要按照经济学家的话说,这个叫逆比较优势,你的优势是人口多,应该搞低端制造业,上手就搞高科技那不是和西方大佬们迎头撞车?鸡蛋碰石头结果是可想而知。

所以独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印度经济都不温不火,日子比我们好点也有限。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转机来了。

当时西方要转移产能,制造业转向了东亚,低端服务业往哪儿转呢?

大厂里那些印度裔高管就把老家想起来了,印度人很多都会说英语,和美国正好有12个小时时差,美国人晚上打客服,印度这边是白天,加班费就省下来了,而且白天毕竟大家工作状态要好一点,这用户体验不就上来了?

关键还是便宜,随便找个办公室,拉上电话线,雇几个社会闲散人员,稍微培训下就可以开展业务,场地、人工、设备都能省一大笔钱。至于这业务质量嘛,也无所谓了,都是流程化的东西,按照话术手册对号入座,一般都没问题。

而且印度人性子慢,又随和,天然适合作客服,能不能解决问题放在一边,主打的就是一个态度好语气柔和,应付一般用户没啥问题。真碰到刁钻的再转给美国总部处理,也没什么大问题。

这事本质上和京东把客服中心建在宿迁是一个道理,既节约成本,还能帮助老家人民脱贫致富,妥妥的一箭双雕。

再后来这个服务又升级了,外包的范围扩大到软件开发。

可能有小伙伴担心了,以印度人那揍性,接的住这高难度活吗。

其实一点问题没有,写代码这东西,看起来复杂,本质还是个体力活,编程需要的那些算法和逻辑,根本不需要什么高科技,初中数学就够了,只要脑子不糊涂,培训一个月就能上岗。而且印度人还有英语优势,写文档、看注释、沟通都没什么障碍,可以和西方无缝对接,这又把外包工作的门槛降低了一大半。综合起来,印度这软件外包服务就风风火火搞了起来。

到现在印度几乎垄断了全世界一半的软件开发,每年给印度创汇将近2000亿美元,要知道服务的成本主要是人力,从国家的角度看,这2000亿美元就是纯收入,妥妥的支柱产业。印度也喜提「世界办公室」的绰号。

大家能看出来吗,印度经济能够起死回生,一靠国外的印度裔高管,二靠国内的英语底子,说白了,吃的还是殖民红利。

不过光靠服务业没法实现国家富强,一方面印度这个软件外包还处于产业链的底端,上游设计、下游的销售,连带品牌都在国外,他们也就是挣了个幸苦钱,还处在微笑曲线的底端,本质上跟我们国家改开初期两头在外的三来一补没什么区别,对本国的软件行业没什么带动作用,印度国内除了一些码农,到现在都没有几个能拿得出手的软件,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一方面服务业惠及人群太少,印度到现在还有5亿人吃不饱肚子,这些人跟办公室里接电话敲代码的那一群上基本上就是活在两个世界,长期看会造成更大的贫富分化。

解决问题的核心还在制造业。

事实上,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支柱产业升级的过程,从农业到制造业,再从制造业到服务业。

比如一开始大家都是农民,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村有了剩余人口,大家涌入城市打工,低端制造业这就起来了。等剩余人口消耗差不多,人口红利没了,那就得搞升级,产业往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相应的,打螺丝的低端劳动力要升级成高级技工或者接受高等教育。这个过程中规模缩小,质量提高,是个由大到强的过程,也就是现在经常提到的「高质量发展」

咱们国家现在就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转型期,劳动力素质倒是提上来了,遍地都是大学毕业生,但是产业升级没跟上,没那么多高端岗位,所以大家只能脱下长衫,进工地打螺丝。

现在有不少人鼓吹上学无用论,这就是典型的目光短浅。长期看,产业是一定要升级的,现在脱下的长衫,将来还要穿回来。你不上学,等机会来了别人穿衣服的时候你只能看着,你说那多难受。

咱们说回来,这个升级过程中前后有依赖关系,比如制造业需要农业的剩余人口,而服务业一定要以制造业为基础。

为啥这么说呢?

服务业分两大类,一类是生活服务,餐饮,娱乐、美容美发什么的,这些服务谁来购买呢?农民是没什么消费能力的,还得靠产业工人,而这些产业工人有没有消费能力,最终还得看制造业发展的怎么样。

另外一类是生产型服务业,银行、咨询,IT,品牌设计、专利、广告公司,整体还是围绕实体经济展开,拨开表象,底座还是制造业。

比如美国,大家现在都在说美国产业空心化,其实现在支撑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就是生产型服务业,利润高,科技含量高,话语权大,他们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属于吃肉的那一拨人。

大家可以看下历史上那些世界霸主,曾经都是制造业强国,几乎没有直接靠服务业独步天下的。

如果没有制造业,服务业就是空中楼阁,就跟印度一样,本国没有服务对象,只能给别人打下手,挣个辛苦钱,自己一点沉淀没有。

莫迪是懂这个道理的,所以他上台以后积极推动印度制造业发展,喊口号,写规划,大干一场的气氛是拉满了。

而且这回换了思路,不搞高精尖了,放低姿态,先从低端制造业干起。

咱们前面说了,印度搞低端制造业还是有比较优势的,有人口、有港口,还处在贸易路线的关键节点,天然就是一副承接产业转移的造型。

不过印度专业摆烂几十年,半死不活的状态已经深入人心,外资能来早就来了,既然这么长时间都没动,肯定是有顾虑,你现在让人家放弃国外的家底,拖家带口搬到你这儿来,总的拿出点办法来不是?

是不是有点眼熟?这事的本质就是招商引资,办法早就有了,北方邻居已经打了样,直接抄作业就好。

最直接的就是给优惠,像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等,反正变着法给你降成本,这个好理解,不多说了。

更关键的是市场换技术,咱们重点说说。

按理说,我要打开市场,直接把东西卖到印度就行了,为啥非要把工厂搬过去呢?

这里面就有技巧了。

比如特斯拉想把汽车卖到印度,莫迪说可以,自由经济嘛,不拦着,但是关税要100%,5万美元的汽车卖到印度要10万美元,价格直接翻番。印度人只是懒,人家又不傻,谁愿意当这个冤大头,肯定是卖不动。

想把关税降低?

也可以,你把厂子开到印度,变成印度制造,自产自销,不通关这关税不就没了?

那我只把组装厂搬过去,零件还在国外,在印度只搞组装业务行不行呢?

也不行,一方面汽车零件都是大部件,像轮胎、玻璃,运输成本就很高,另外一方面这些零部件入关也要收关税,核算下来成本可能节省不了多少。

咋办呢?你只能咬牙把零部件厂子也搬到印度,这就把产业链的上游一起带过去了,汽车行业能带动橡胶、玻璃、钢材、皮革几十个行业,这些上游行业形成规模以后又可以培育国产品牌,投入一个石子能带动连锁反应,这就是产业的外溢功能。

有时候为了加速这种转移,政府还得在后面推一把。比如规定零部件国产化率要达到50%才免除关税,逼着你连供应链一起转移,这力度可就不是一两个厂子这种规模了。

这方面做的最成功的就是我们,当年桑塔纳进入中国的时候,按照西方的工业标准, 咱们的零部件供货能力几乎没有,后来从零开始,硬是把国产率做到90%以上,这些供货商后来又可以给吉利、长城、比亚迪这些国货品牌供货,带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当然了,咱们的汽车行业其实走了不少弯路,后来的崛起完全归因于民营资本的进入,这个有机会再说。

印度现在也是这个套路,不过效果却很不怎么样。

首先是印度的基建拉垮。制造业需要稳定的电力,印度很多地方现在还经常停电,大家干热火朝天的时候忽然断电,整个生产线上的产品可能都变成废品,这谁敢来?物流方面,港口倒是够用,但是通往内陆的道路那就一言难尽了,原材料进不来,成品出不去,生产效率可想而知。

还有工人素质,劳动力倒是很多,但是印度人懒散惯了,按照印度教的说法,大家主要是修来世,今世的命运已经注定,再努力也没用,搞什么精进?搞什么奋斗?所以整体非常消极,能混口饭吃就行了,天天都这心态,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就可想而知。

而且咱们国家外资刚进来的时候是有一批产业工人的,七八十年国企向乡镇企业分包了一些业务,有一批农民工已经变成产业工人,外资进来的时候正好承接车间工作,印度没有这个过程,工人都得慢慢培养,初期那产品质量也是没法看。

马斯克对这事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前一阵不是说要特斯拉要去印度建厂嘛,你以为老马是图了印度给的那点优惠?

根本不是,真实的原因就是我前面说的,印度把关税拉爆,强迫特斯拉把厂子迁到印度。马斯克既想要印度的市场,又很担心印度制造的质量问题,所以提了个折衷方案,说是特斯拉在印度只生产低端车,而且是印度专供,反正印度人干啥都随缘,随随便便造的车那就随随便便用,你们内部消化就好,别出来霍霍别人。

还有大家说烂了的营商环境,经常不讲武德,动不动就揪住外资薅羊毛,前一阵不是罚了小米嘛,其实倒不是针对我们,西方列强也没少受他们折腾,这个不多说了,大家网上搜一下,到处都是案例。

所以莫迪这波操作整体上很不成功,他原计划把GDP中制造业的占比从15%提高25%,结果折腾了几年,这个比例不升反降,

当然了,这个是相对值,印度这几年经济增速很高,要算绝对值,制造业规模还是在扩大。

到了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印度的机会又来了。

一方面俄罗斯被制裁,油气资源没了销路,印度乘虚而入当起了中间商,低价收购俄罗斯的油气,解决了自家的能源问题,转手卖给欧洲还能再挣一笔,作为中间商,就是要赚差价,这一波就让印度经济走出了大阳线。

您说这买卖这么好,为啥别人不能干?

美国不让啊,美国现在有求于印度,所以装没看见。你换个别的国家试试,分分钟削你。印度也吃准了美国不敢动他,所以安安心心当起这个独家代理。

更重要的是俄乌战争给西方列强敲了警钟。之前欧洲能源几乎全靠俄罗斯,结果一打仗能源就断供,搞得大家狼狈不堪,所以整个西方都对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这种事非常谨慎。这个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就被盯上了,大家都担心制造业太过依赖世界工厂,搞不好将来也会受制于人。

带头的就是美国,积极的想把一部分产能转移到印度。老大都发话了,小弟自然要配合,所以大家看这两年东亚那几个美国跟班都积极向印度靠拢。比如苹果,这两年就操纵产线向印度转移,富士康去印度建厂就是这个背景。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几年全世界都陷入通缩的危险,典型问题就是没需求,大家都不消费,没消费就没生产,进一步导致整个经济螺旋向下。

这时候印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人口多,老百姓又不爱存钱,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消费占GDP的比重常年在60%以上,而且未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这么大一块蛋糕,谁都眼馋,所以虽然印度政府各种骚操作,但是大家也都捏着鼻子忍了。比如小米,常年占据印度手机市场30%以上,虽然挨了罚,但是也只能忍着,憋屈是憋屈点,赚钱嘛,不寒掺。

有服务业打底,制造业又有崛起的趋势,所以印度近几年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

那印度这个疯劲能持续吗?

我整体上不太看好,倒不是因为网上经常被编成段子的印度国民性。

主要是印度这个国家还没有形成事实的统一,莫迪想法是好的,但是能不能执行下去那就非常随缘。大家知道韩国的浦项制铁吧,当年要在印度投资建钢铁厂,结果低估了当地的复杂性,先是审批流程走了好几年,转着圈花钱,好不容易拿到批文,准备开工的时候才发现当地老百姓不干,找政府说理,人家两手一摊,说我也没办法,你得自己搞定。你个外来户能把老百姓怎么样,最后也只能是黯然退出。还有日本从我们手里抢到的高铁订单,中标的时候高高兴兴,开工才发现困难重重,有的地方工程车都开不进去,新德里的批文在地方就是一张废纸,几年才修了10公里,你说你咋弄?

大家可以留意下,在西方主导的经济格局下,能够白手起家,成功挤进准发达国家行列的,也就是东亚那几个国家,产业起飞阶段共同特点是大政府再加老百姓吃苦耐劳,印度现在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至于大家都说的人口红利,这事得分开说,人多吃饭的人还多呢,你得有产业吸收这些人口才行,否则人再多也只能安排在田间地头,要不然就是进入城市住进贫民窟,对国家来说反倒是个拖累。

而且真有产业进来,你还得接得住才行。富士康本来想把芯片工厂也转移到印度,前两天又说不转了,营商环境太烂是一方面原因,另外一方面印度没有那么多高端人才,芯片制造跟手机组装还不一样,可不是打螺丝那么简单,前期培训的成本就能吓死人,等人家掌握工艺,可能很快就会把老师扫地出门,印度之前没少干这事。再说了,芯片制作是个米粒上雕花的活,以印度人那懒懒散散的作风,芯片做出来能不能用还两说,干脆就撤退了。

印度最近能风生水起,多少是占了国际形势的光,美国要和中国脱钩,所以操纵产业链向印度转移,叠加俄乌战争小赚一笔,搞了这么一波小高潮。

但是外因毕竟是次要的,短期刺激一下没啥问题,长期还得看内力,印度内部问题一大堆,这些问题没解决,他也就跑不了多远。

至于这波产业转移对咱们的影响,肯定有,但也没那么悲观,我前面说了,咱们的优势不在于几个工厂,而是强大的供应链和基建,搬走工厂容易,想动产业链那就难了。基建更不用说了,没有二十年功力根本搞不出来,一旦搞出来就是固定资产,可以长期吃红利。印度在这两方面远远不如,在可预见的未来,也没有赶超我们的希望。

不过这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还是要迎难而上,搞产业升级,作产业链里的龙头。

比如这次苹果大规模向印度转移,咱们只能看着,没啥办法。

为啥呢?

咱们在果链上干的是低端工作,可替代性太强,说不用你就不用你了。强如富士康,包揽了大部分苹果的整机业务,依然是个打工仔,老板让你出差,你就是一百个不情愿,那也得去。

反观美国,虽然不直接参与生产,但是掌握核心技术,整个链条上没有可替代性,那就可以稳坐中军帐,指挥小弟们冲锋陷阵。小兵们是没啥选择权的,你只要在这条链上混,那就得乖乖听人家摆布。

所以咱们未来都要走华为这条路,搞产业升级,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个绝不是要逆全球化,全球化是一定要搞的,区别在于控制权在谁手里,产业链也不是不能转移,关键要看主导权在谁手里,咱们,要做那个运筹帷幄的将军。

短期如果没法控制产业链,那就提振消费。要知道,我们国家的消费也有巨大潜力。不过跟印度不同,我们长期属于出口导向型经济,经济体量虽然大,但是消费比重低,综合下来消费一直都不够看,还有很大上涨空间。

最近几年中央一直在提双循环,就是为了补齐这块短板,如果内部市场如果能支撑起巨大产能,那些工厂自然就不用千里迢迢去看印度政府脸色,甚至咱们也可以用市场作为底牌和外资谈判。

现在全球经济是买方市场,有消费能力就有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