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高质量发展看内蒙古|岭上兴安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2024-02-02新闻
02:32
编者按:2023年10月5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支持内蒙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快落实「五大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2024年内蒙古两会期间,央广网内蒙古频道特推出【高质量发展看内蒙古】系列报道,聚焦十二个盟市经济社会发展动态,集中呈现各地立足实际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央广网呼和浩特2月2日消息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部署内蒙古自治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筑牢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2024年内蒙古两会期间,内蒙古人大代表,兴安盟委副书记、盟长苏和在接受央广网专访时表示,【意见】出台后,兴安盟十分荣幸被确定为在自治区积极建设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样板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区、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中,承担试点示范任务。
「2024年,我们将紧扣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全面践行‘七个作模范’部署要求,完成好‘两区一窗口’试点任务,以创建全国第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地区为统领,有形有感有效做好各项工作。」苏和说。
各民族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活动(央广网发 兴安盟融媒体中心供图)
走进岭上兴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景处处可见。兴安盟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诞生地,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首创之地、实践之地、成功之地。在这片近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41万各族群众。
近年来,兴安盟在连续两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殊荣的基础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有形、有感、有效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正朝着创建「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的更高目标迈进。
「石榴园」里听老兵讲红色故事(央广网发 兴安盟融媒体中心供图)
眼下在兴安盟,1088个覆盖盟旗乡村四级,在册会员1.3万余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为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搭建了平台;10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基地和23个实践创新基地,成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推广中华文化的重要场所;1000余个体现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场景,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载体更实、力量更足……兴安盟打造的多元文化自信新阵地,为提升各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苏和盟长总结道,过去一年,兴安盟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方面标志性的重点工作有:以绣花功夫建设好「一流边防线」;扎实做好全国第一批旅游促「三交」试点;精心实施在「五一会址」感受一次五一大会爱国情景、在「内蒙古党委办公旧址」聆听一次党中央的声音等红色教育「十个一」系列活动;高站位建设「北疆文化」兴安盟篇,接地气讲好「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全力推进各民族团结奋进,让国家「两区一窗口」试点有名有实。
科右前旗守望草原巡防队(央广网发 兴安盟融媒体中心供图)
如今,以发展促民生,以民生促团结的石榴之花正不断结出紧实、甘甜的硕果。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不仅成为全国首批「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试点、国家级现代畜牧业试验区,更成为了全区唯一同时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的盟市。
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特色课程中(央广网发 赖志强 摄)
一项项成果、一组组数据,描绘出一幅兴安盟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各民族和谐共融、守望相助、共同发展的生动画卷。在这画卷中,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女士将刺绣产业与非遗传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让2万余名各族绣工捧上了「金饭碗」;以人才振兴为引领实施的「晓景计划」,培养了1288名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年经营收入累计达8.64亿元,辐射带动了农牧户4.18万户、8.64万人;兴安盟大米产业同样成绩亮眼,其「以平台整合产业、以营销拉动产能、以品牌提升品质」的发展思路,成功辐射带动了水稻种植农户2800户。
兴安岭上兴安盟,石榴花开别样红。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兴安盟正以笃行不怠、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扭住发展这个「总开关」,把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逐一实现。
策划:朱日岭
监制:田凤元
记者:李春雪 刘欣荣
摄制:魏全民 刘晓祺(见习记者)
鸣谢:兴安盟融媒体中心 陈艳荣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