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二战期间,日军的伙食怎么样?

2015-10-06新闻

尽管日本帝国是20世纪前半段唯一的亚洲强国,但受限于资源匮乏和战争潜力,本子和欧美那一撇的比起来,差距还是不小的。

后勤方面尤其如此,在陆军这帮冤种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陆军也建立了近代的后勤系统,有着以后方仓库和前方兵站相结合的补给体制。但他们素来轻视后勤的传统使得这个补给系统运作并不好,产能和运力都相当一般,导致日军在大战时屡屡在这上边翻车。

海军则不一样,除了后方基地,各舰还自行开伙,这就显得比陆军nb了许多。即便是在战争的最末期,海军在吃饭这方面也没有亏待自己。

无论陆海,日军的伙食都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和洋结合」。

我们先来看看「懦弱的」海军都吃点啥。

1941年12月7日,突袭珍珠港的当天早上,赤城号上的飞行员吃的是赤饭搭配清蒸鲷鱼;加贺号吃的是加了海参的酱汤。相比之下,瑞鹤号的主计兵们就卷得有点过分了,他们那边早上是萝卜松茸杂煮、煎蛋卷、生鱼片紫菜寿司配苹果和红茶。

赤饭就是红豆饭。不过最开始的赤饭并不是红豆,而是籼米煮的饭,这种米煮成饭之后颜色就发红。后来日本改吃粳米,才开始加入红豆。

红豆在神道教体系中可以净化驱邪,据说还有某种解毒功效,营养成分也比普通米饭高。因此,赤饭是地位相当高的伙食,除了经常作为神明的贡品之外,只有重大节庆和婚丧嫁娶时才能吃到。

因此,赤城号飞行员们的这顿赤饭内涵相当丰富。同时,飞行员们为了避讳,鱼只吃了一面。

瑞鹤那个松茸杂煮也比较有说法,里边主要是用高汤煮的萝卜、胡萝卜和松茸。松茸那玩意本身在咱们这边就不便宜,在日本那边更属于特级食材。

都在这了

除了早饭之外,为了应付长时间的飞行与作战,各航母还为飞行员准备了航空便当。【海军主计兵调理术教课书】规定:海军便当必须易携带,耐保存;少汤汁,不变性;香味浓,促食欲;菜量少,营养丰;耐饥饿,易食用。航空便当的标准更多,除前述外还要加上必须适应高空低温、干燥的环境,便于入口,保证营养。

在对比了英法美意等国的航空餐之后,日本把紫菜卷、油炸豆腐寿司、方形寿司、金枪鱼卷寿司、饭团、三明治、奶油面包、果酱面包、酒心巧克力等都列入了航空食谱,还配发了维生素片、功能性饮料。为了更多地获取维生素,日本人一度把黄线狭鳕鱼抓绝。

1942年10月,隼鹰号航母在圣克鲁斯海战期间给飞行员准备的加餐是萩饼,也叫牡丹饼。这种由中国传入日本的点心由糯米、大米、甜豆馅制成。从外观上来看,就是用豆馅把米团子包住,蒸熟,齐活。

这种食物属于日本的国民甜食,既是待客的美食,也是祭祀的供品。

舰载机飞行员之外的其他兵种吃啥呢?

最普遍的最常见的当然是饭团。

饭团自古以来就是日本军人重要的野战食品之一,无论陆海。日军规定,一合(1/10升)米麦饭制作一个饭团,每餐两个饭团。由于这东西热天容易变质,冷天容易冻梆硬,所以陆军后来改发干面包、饼干,而海军的饭团在船上做了就吃,没有这方面的烦恼。

高桥孟,雾岛号战列舰的三等主计兵,在中途岛之战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高桥正在厨房值班,他们刚刚从日常午餐作业转入战斗餐作业。厨房在舰上是个比较封闭的地方,外边打成什么驴操样他们这里也不知道,只能通过通风口的噪音判断出来战舰正在狂飙。

高桥还发现,平日里鼻孔朝天的老主计兵一改往日的懒散,全都神情严肃如临大敌般地带头干活,他才猜到外边可能要输了。

当时他们正在准备牛肉什锦饭团。做法是把牛肉切丁,胡萝卜、蒟蒻、牛蒡切丝翻炒,调成甜辣味道后倒进饭锅里和饭一起煮熟,然后捏成饭团。

高桥回忆,捏饭团是个相当难受的活儿,因为米饭太烫了。

当天晚上,雾岛号上垂头丧气的海军们吃得是四皇之一bigmom非常喜欢的年糕红豆汤,可是再甜又能如何呢?

海军饭团除了牛肉什锦饭团,还有好多别的,比如鲣鱼干饭团、鲑鱼饭团、什锦酱菜饭团、腌萝卜饭团、紫苏饭团、鱼肉松饭团等等。

大和旅馆官兵的最后一餐,也不过是盐水饭团、牛肉罐头、腌萝卜而已。

接下来我们看看潜艇兵们吃啥。

1942年初日军伊-21的食谱如下(主食通常为白米饭),

1月1日

早:年糕汤(麻薯罐头、鱼糕、竹笋、蜂斗菜、菠菜)、鲱鱼子、干鱿鱼丝、煮豆、红姜

中:大和煮鸡肉、水煮芋头、清汤(螃蟹罐头、松茸、菠菜)

晚:油浸沙丁鱼、凉拌菜、清汤(卷心菜、胡萝卜、香菇、竹笋)、味噌腌萝卜

1月5日

早:味噌汤(赤味噌、广岛白菜)、老腌菜

中:罐头肉、芥末醋味噌拌豆芽、老腌菜

晚:水煮咸鱼、炖菜(土豆、青菜、竹笋)、汤、腌菜

1月6日

早:味噌汤(赤味噌、豆芽、油炸豆腐干)、老腌菜

中:萩饼、芥末拌罐头肉、清汤(香菇、菠菜)、老腌菜

晚:鱼肉罐头、羊栖菜、油炸豆腐、老腌菜

1月7日

早:味噌汤(赤味噌、萝卜干)、味噌酱菜、老腌菜

中:罐头肉、酱油拌菠菜、吉野汤(竹笋、蜂斗菜)、老腌菜

晚:罐头肉、甜煮(土豆、胡萝卜)、老腌菜

1月8日

早:味噌汤(赤味噌、广岛白菜)、老腌菜

中:水煮咸鱼、甜炖菜(土豆、胡萝卜、牛蒡)、老腌菜

晚:南瓜煮罐头肉、浓汤(香菇、蜂斗菜)、老腌菜

1月9日

早:味噌汤(赤味噌、豆芽)、味噌酱海苔、老腌菜

中:罐头肉、凉拌菜(豆芽、裙带菜)、老腌菜

晚:南瓜煮罐头肉、清汤(香菇、碎麦麸)、老腌菜

1月10日

早:味噌汤(赤味噌、萝卜干)、老腌菜

中:火腿炒饭、面汤(螃蟹罐头、面条)、老腌菜

晚:鱼肉罐头、紫萁干、老腌菜

感觉过得挺难的。

日军潜艇曾与德国潜艇进行过交流。他们发现,同样航行了好几个月,德军上岸就能打网球,日军上岸就跟刚在网吧包了好几宿出来似的,不随风倒就算不错了。日军经过研究发现,认为德军潜艇伙食比自家的更富含脂肪和维生素。

于是海军开始向潜艇兵配发黄油和蛋黄酱、维生素片等,但潜艇兵们并不喜欢,造成了不少浪费。

鲸鱼肉

捕鲸文化兴盛的日本人把鲸鱼肉作为一道「自古以来」的传统料理流传了下来,它早在甲午战争期间就进入了部队。1892年,罐头制造商伊谷以二郎开发的鲸鱼罐头广受好评,被称为「勇者大和煮」。日俄战争期间,日本陆军共订购了251万日元的牛肉和鲸肉罐头。

侵华战争开始之后,日本为了扩大食品产量,满足战争需要,将鲸肉生产作为了一项国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远洋捕鲸开始转为内海捕鲸。

同陆军的鲸肉罐头比起来,海军的料理要丰富得多。

1939年,第一舰队举办了一次鲸肉料理大赛,各舰参赛作品纷纷登场,比如赤城号航母的鲸肉味噌煮(酱炖鲸肉)、雾岛号战列舰的油炸鲸肉、金刚号战列舰的鲸肉南蛮时雨煮、伊势号战列舰的奶汁烤鲸肉、潜水母舰大鲸号的大鲸面、海风号驱逐舰的鲸肉肉片汤、间宫号给粮舰的鲸肉烤蛋饼等等。

在战后恢复时期,鲸鱼肉一度成为了日本人餐桌上最常见的肉食。不过随着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日本人吃鲸鱼也没有原来多了。

海军咖喱

这是欧美饮食文化传入日本,并最终本土化的典型代表。自1889年后,各个版本的海军主计兵烹饪教材都会收录咖喱料理。同发源地英国不同的是,日本的咖喱牛肉是用来盖饭的,不是用来配面包的,这种吃法一经推广后迅速受到海军官兵的一致欢迎。

咖喱饭也成为了每名海军主计兵必须要掌握的料理之一。各舰的主计兵在互相竞技的时候,咖喱饭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厨艺精湛的主计兵在任何战舰上的地位都不低,如果厨艺极佳,就会被调到大型战舰上为将官们做菜。退役的主计兵也会把咖喱的手艺带回民间来传播。

除了通常的牛肉、猪肉、鸡肉咖喱之外,咖喱炸鱼、咖喱烤竹筴鱼、蛤蜊咖喱饭等海鲜版本也在海军菜谱上,比如1932年的【海军研究调理献立集】。还有一款高官特供的伊势虾咖喱,得大佬们亲自掏钱买,普通军官和士兵根本不卖。

咖喱至今也在海上自卫队的食谱里。

大和旅馆

大和号战列舰编制2300人,舰上常年维持在2500人,战争后期到达3000人。即便按照编制人数,舰上的主计兵们每天也要做6900份饭菜。按照日本海军单兵营养标准(900克米麦饭、300克蔬菜、180克咸鱼肉、至少3300大卡),大和一天要消耗2.25吨米麦、0.75吨蔬菜、0.45吨肉类。

大和每次出航最低携带一个月的粮食,远航时增加到三个月,常年储备食物100-300吨。大和的食品仓库遍布全舰,迅速而准确地找到食材,也是大和主计兵必备素质之一。

大和设有水兵厨房和军官厨房,后者细分为士官厨房、舰长厨房、长官厨房。负责烹饪的主计兵一般在60-100人,水兵厨房是普通主计兵负责,军官厨房由精英主计兵负责,而舰长和长官厨房除了最好的主计兵之外,也会雇佣顶级厨师上舰服务。

主计兵们配有六斗蒸汽饭锅6台、六斗蒸汽菜锅2台、综合调理机2台、电动洗米机2台、电气万能烹饪器5台、茶汤制造机2台、电气保温器1台。其中六斗蒸饭锅一次可以出锅385千克米饭,综合调理机可以削皮、切丝、绞肉等等,电动洗米机可以在75分钟内处理4000人份的米,电气烹饪器约等于电烤箱,用来煎烤油炸,茶汤制造机一小时能出锅400升茶水。

其他的设备还能做纳豆、蒟蒻、乌冬面、豆腐、萩饼、年糕红豆汤等食物,另外还配有冰激凌机和汽水机,汽水机一天可以出5000瓶汽水。

大和号的伙食标准高于其他舰只,即便是普通水兵,能吃到的食物也比其他船上丰富得多。而军官们可以自行定制和食或西餐。

山本大将和幕僚们吃午餐的时候极为正式。通常为西餐,就餐人员全部正装,先上前菜和汤、接着是肉、鱼、沙拉、水果、红茶或咖啡,有客人的话还会加菜。饮料包括香槟、红白葡萄酒、啤酒、威士忌。军乐队在午餐时还会演奏助兴,水兵们一听见音乐就知道快开饭了。

晚餐一般为日料,包括刺身、烧烤、清汤、炖菜等等,喝日本酒。

人厌狗嫌的辻政信参谋曾在大和号上吃到了与他职务级别相配的普通餐,包括盐烤鲷鱼、鲷鱼刺身,冰啤酒,辻参谋一阵猛旋并表示心情十分复杂。

大和上有的,武藏也全有。

颤抖吧!陆军!

该说说苦逼的陆军了。

日本陆军以联队为单位自办伙食,伙食费发到各部队,由部队长统一管理,具体工作由经理军官负责。

1937年陆军修订出版的【军队调理法】是陆军的烹饪和饮食指南。

陆军主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米麦饭,比例是220克胚芽米和70克精麦。有时候也会有什锦拌饭、肉拌饭、油豆腐拌饭、萝卜拌饭、红薯拌饭、什锦酱菜拌饭等等。陆军也会配给面包,以面包为主食的时候会搭配白糖、黄油、果酱其中之一。

汤菜中最多的是味噌汤。除了味噌汤外,还有豆腐汤、鳕鱼昆布汤等清汤、萨摩汤(鹿儿岛美食,鸡肉或猪牛肉和甘薯、牛蒡、萝卜煮制)、能平汤(煮熟的肉和蔬菜淋上用小麦粉制作的浓汁)、三平汤(腌鱼、时蔬与昆布高汤一起煮)、鲤鱼汤。还有乌冬面,有时候作为主食出现。

炖菜的代表是关东煮。还有吉野煮(牛肉萝卜)、筑前煮(鸡肉、香菇、牛蒡、莲藕加酒和酱油调味)、小仓煮(小豆和芋头、加入糖、盐、酱油、柴鱼粉)、北海煮(鳕鱼、大豆、海带加柴鱼粉、糖、辣椒粉)、牛肉时雨煮(牛肉、牛蒡、生姜、糖、酱油)

陆军也吃咖喱。比如咖喱乌冬、咖喱南蛮(咖喱、油豆腐、荞麦面加葱、胡萝卜、砂糖、酱油、咖喱粉)、咖喱汤(咖喱加肉和蔬菜)。

烧烤类一般包括照烧、盐烧、味噌烧三种。

煎炸类人气相当高。比如煎蛋、煎肉、炸猪排、炸牛排、炸大虾、炸鲸肉排、炸鱼排、天妇罗、炸鸡块、日式可乐饼等。定期可以吃到肉的生活是广大日本青年向往军队的重要因素之一。

凉拌菜没啥固定的菜式。【调理法】规定,两种以上食材与调味品搅拌生成的菜即为凉拌菜。

腌菜的代表是腌萝卜、什锦酱菜、梅干、腌白菜。腌菜有时候采购,有时候各部队自己做,每餐一般提供37.5克。

与面包搭配的除了前边提到的黄油果酱白糖之外,还有甘薯酱、糖浆、奶油等。

甜品的主力当然是年糕红豆汤,也有羊羹(红豆汤)。同自己制作甜品相比,陆军更喜欢买。

病号饭,日军称为患者食,分为普通食和特别食。普通食除了米麦饭之外还有各种粥、三明治、各种(指做法)鸡蛋、汉堡牛排、也会有刺身、生鱼片、果汁、可可牛奶、果冻、布丁。特别食一般为容易消化的膳食,一日六餐,由负责治疗的军医进行指导。

以上基本都是部队长期驻扎,物资充足,补给正常,一天天屌事没有的情况。野战条件下,各类压缩食品、罐头、高热量食品就该登场了。

这时候的主食一般是1924年陆军粮秣厂开发的,由膨化糙米压榨而成的制式压缩干粮。副食是各类肉罐头,以牛肉大和煮最为常见,其他的还有兔肉、马肉、鱼肉及腌菜罐头。

据说这玩意在战争后期的质量塌方式下降

还有各类肉干,包括牛肉、马肉、兔肉及各类海产品,也有豆类、蔬菜和面食。陆军还开发了小饼干、免洗米、脱水蔬菜等野战食品以及味噌粉、酱油粉等调料,还有由奶粉、酵母、麦芽糖、葡萄糖等材料制成的军粮精、精力饼、荣养食等高热量应急食品。

日军干饭用的东西一般是九二式野战饭盒,既可以干饭,也可以做饭。一个饭盒可以做两日份的饭菜,还配有酒精块。

瞅着也还行是吧?

结果打起来之后,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双不过硬的日军越来越吃不饱。不得已,日本陆军开始推行「以战养战、现地自活」,这一政策首先在中国战场施行。

侵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日本的运输能力已经无法供给陷在中国战场的上百万部队,只能命令部队自己想办法。运往前线的物资中开始包括各类农作物的种子,日军士兵开始被要求既要打仗也要抓生产,一时间,鬼子们也开始开荒种地,养猪喂鸡,抓鱼捞虾,有条件的部队还开厂生产味噌、酱油、饼干。

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相比,鬼子们更喜欢直接抢,「三光」政策就是「就地取食」的具体操作。有的日军还大量发行军票伪币进行变相抢劫。

太平洋那边,刚开始顺风的时候没啥事,逆风的时候就比中国战场的惨多了。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瓜岛几乎被饿成僵尸的那拨人,还有英帕尔作战中被要求回归食草传统的那部分。在新几内亚,日军用糖和姜腌人肉;在荷属东印度,日军吃战俘;在小笠原群岛,日军处决了8名被俘的美军飞行员,吃了5个,司令官立花芳夫中将因此被处以绞刑。

被打下来的老布什当年要是被这帮人抓了,绝壁得被活着片成片儿煮在饭盒里。

不过,太平洋战场也有过得还行的。拉包尔的第八方面军在司令官今村均的带领下果断开启种田模式,甚至把本土的粮食专家都请来指导。1944年,拉包尔补给线被切断之后,10万日军靠种地撑到了战争结束,他们算是「现地自活」的正面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