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恰逢其时
近些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企业和群众找政府办事的便利性得到极大提升。但是,不少事项的办理还存在痛点、堵点和难点,亟待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从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到推进线上办事「一网通办」,再到推进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指导意见】中提到的这些措施,围绕企业和群众的「一件事」,一体化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对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令人期待。
「高效办成一件事」关键要高效
「高效办成一件事」,有多个关键词。一个是「一件事」。「一件事」不是单个部门的单件事,而是集成化的事,需要联动。再一个是「办成」。对于企业和群众来说,办成才是关键,是追求的目标,要消除原有办不成事的痛点。还有一个是「高效」。卡住堵住不是高效,全面加强政务服务渠道建设、深化政务服务模式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把企业和群众关心的事情办成,并且是高效办成。过去不少地方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网上办和掌上办,但很多事项是各个政府部门各自设立的,主要考虑的是本部门的管理便利性,并没有关注企业和群众的真实感受。如今「高效办成一件事」找准改革着力点,聚焦创新「小切口」,让政府部门更新思维、换位思考,更多从企业、群众的视角出发,创新业务流程,改革体制机制,推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把各个部门眼中的多件事打包组合,当作群众和企业眼中的一件事来办,这将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多头跑、来回跑的问题。
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能?
此前不少地区和部门都探索了形式多样的「高效办成一件事」,而此次【指导意见】的印发,旨在从国家层面加强跨部门协调,为各地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提供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导。这意味着,要想真正「高效办成一件事」,需要在地方试点的基础上加强中央统筹,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来提供平台支撑和数据资源,降低政策执行成本,提高改革创新效率。
【指导意见】已经公布,如何发挥它的最大效能?关键在狠抓落实,以实干促实效,全方位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为此,要以责任为导向,明确职责分工、办事流程、平台功能、数据共享,提升办事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度。着力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一年接着一年干,老百姓的获得感就能一年比一年更高。
(以上综合中国青年报、法治日报、人民网)
V视角:
@一朵紫米云:现在办事真的是越来越方便了,政务大厅的服务真是没的说,一网通办,确实高效。
@戈壁老白:线下办事一站通,线上办事一网通。
@悦圣一夫:百姓无小事,万家需关怀。
@苹姐:群众办事越来越便捷,真正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为高效政府点赞!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近年来,从「最多跑一次」到「办不成事」窗口,再到「高效办成一件事」,这些服务创新「小切口」,是对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的及时回应。当然,要更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以「小切口」推进「大治理」,仍需真抓实干,让政策落实见效。「高效办成一件事」这样的服务模式多一些,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就能多一分。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