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吸引更多旅客入境,香港希望推动恢复深圳「一签多行」个人游签注等便利政策,相关请求已获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回应。
10月1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向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其中提到,特区政府已向中央政府提出进一步优化内地居民来港旅游签注的请求,包括恢复深圳「一签多行」个人游签注及扩大「一周一行」个人游签注政策试点城市范围等,中央政府有关部门表示将积极研究加速推进。
「一签多行」,是指深圳市户籍居民办理一次签注,即可在一年内无限次往返香港、每次最多可逗留7天的签注政策。这一政策最初于2009年4月1日起试行,期间受到深圳市民和香港大多数商户的广泛好评。但随着内地赴港旅客数量的增加,香港的旅游承载能力面临压力,该政策遂于2015年起调整为「一周一行」,即每周可访问一次香港,并实行至今。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冲击,香港旅游经济波动较大。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入境旅客大幅减少,零售业萎缩明显。疫情过后,入境香港人数迅速增长,但零售业仍未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香港旅游发展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共有逾2952万人次旅客访港,同比增长43.7%;其中访港内地旅客约2294万人次,同比增长38.9%。而2018年1-8月,内地访港旅客高达4196万人次,目前仅恢复至当时的一半多。
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10月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8月份零售业总销货价值的临时估计为292亿港元,同比下跌10.1%;前8个月合计的零售业总销货价值的临时估计下跌7.7%。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8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继续受到消费模式转变、港元汇率偏高,以及较多市民在暑假外游等因素影响,录得按年下跌。
业界分析,一方面,撑起香港零售业增长大梁的内地游客到香港旅游的目的和消费模式,已从过去的购物为主转变为更加注重深度特色游,这对香港的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港人的消费目的地也不再仅局限于香港本地,随着港币升值、交通便利度的提升,港人北上消费成为新风向,从而压制了香港本地消费需求。
深港口岸的过境客流印证了上述分析。深港陆路口岸于2023年1月8日起分阶段有序恢复通关,两地客流随之迅速升温,尤以港人北上数量增长为快。「深圳口岸发布」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深港陆路口岸累计通关量1.54亿人次,其中港籍旅客约占71%,内地旅客占28%,其他旅客占1%。
今年以来,深港口岸过境人数继续迭创新高,客流占比也仍然呈现港人占绝大多数的特点。巨大的北上客流给深圳乃至广州、中山等内地城市带来可观的消费红利。相比之下,香港消费市场则没有同步展现火热景象。面对这一状况,香港各界多方发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港区政协委员就联名提案,提高内地旅客访港购物免税额度,优化签注政策,包括恢复深圳户籍居民赴港「一签多行」政策等。
今年以来,国家不断推出有利香港发展旅游业、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例如,两次扩大内地来港个人游城市名单,目前已涵盖59个城市;商务旅客获准在香港逗留期限从7天增加至14天;8月1日起,新免税制度扩展至所有口岸:内地居民旅客自香港进境内地携带行李物品的免税额度由人民币5000元提高至人民币12000元,同时保留在进境口岸免税店额外购买人民币3000元免税商品政策的措施等。业界相信,上述举措将对香港旅游业加快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在上述【施政报告】中,李家超还提到,为促进与东盟往来,香港特区政府即日起放宽柬埔寨、老挝和缅甸旅游和商务「一签多行」申请门槛和「一签多行」签证有效期由两年增加至三年,去年已放宽的越南同样受惠。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