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
1月11日,第二十九届(2025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隆重举行。论坛主题为「金融强国与资本市场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在会上表示,建设金融强国,需要完善中央银行制度与金融监管体系,健全资本市场功能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金融立法与提升法治能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促进金融高水平开放。
对于金融强国的实现路径,吴晓求指出,首先,市场化是金融强国形成的历史起点,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提升市场供需力量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化手段,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主体的活力。
其次,法治化是金融强国形成的制度基石。要构建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健全法律监管机制,确保市场规则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为金融强国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
第三,国际化是实现金融强国的核心路径。要增强资本市场的全球竞争力,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自由化、国际化的本币,以及高度开放的资本市场的形成,是金融强国两个最重要的标志。
「金融强国是一个艰难而伟大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对大国经济体来说,比经济强国、贸易强国、军事强国等都要艰难得多。」吴晓求说,金融强国除了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蓬勃的科技创新能力,还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制和强大的国家软实力作为支撑。只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路径,重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中国就能够在预期的未来实现金融强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