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
「中油早1号」,生育期只需要约169天,为破解南方冬闲田稻稻油三熟制生产瓶颈提供了突破性品种支撑,更好保障我国粮油安全
推动「中油早1号」等短生育期油菜品种在我国冬闲田区域应用,每年可实现增加油菜籽1124.5万吨,增加菜籽油供给496.6万吨,使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12个百分点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侯文坤
既要早熟,又要高产,还要多抗、品质好,培育短生育期油菜品种,是一个不断突破自然定律限制的过程。一旦培育成功,破解南方冬闲田种植瓶颈,对提高我国植物油自给率意义重大。
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菜遗传育种团队首席专家王汉中带领团队历经多年技术攻关,培育出了短生育期油菜新品种「中油早1号」,将油菜生育期从通常的190天缩短到约169天,满足了利用南方冬闲田种植油菜的种植要求。
「‘中油早1号’是我们团队在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稳定支持下,采取优异种质复合杂交、规模化小孢子培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亲本定向选配等技术,历经6年攻关选育而成的优势品种。推动‘中油早1号’等品种在我国冬闲田区域应用,可提高我国植物油自给率12个百分点。」王汉中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
「中油早1号」「早」在哪里
【瞭望】: 为什么要缩短油菜的生育期?利用南方冬闲田种植油菜有什么重大意义?
王汉中: 我国是世界油菜生产和消费大国,常年种植面积1亿亩左右。油菜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和饲料蛋白来源。
当前我国植物油自给率仅30%左右,利用南方冬闲田发展稻油多熟制生产是稳粮增油保供的重要途径。我国南方地区尚有1亿亩以上冬闲田,其中至少还有6400万亩可种植冬油菜,利用南方冬闲田种植油菜,不与粮食作物争地,冬季种植油菜后还可提高后茬水稻单产8%~17%,能够促进粮油兼丰。
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指出,大力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因地制宜推广一季稻+油菜、双季稻+油菜、一季稻+再生稻+油菜等模式。
但当前晚稻收获期不断后延导致稻油轮作茬口紧、油菜播种期温度偏低,光温资源不足地区油菜生育期通常在190天以上,利用冬闲田扩种油菜,必须把油菜生育期压缩到180天左右,才能不耽误来年种早稻。
耐迟播、耐寒、早熟特性的短生育期油菜新品种缺乏,是制约我国冬闲田有效开发利用、保障粮油安全的突出短板。「中油早1号」,生育期只需要约169天,为破解南方冬闲田稻稻油三熟制生产瓶颈提供了突破性品种支撑,有望扩大我国油菜种植面积。
【瞭望】: 你在培育「中油早1号」品种过程中突破了哪些技术难题?
王汉中: 选育新品种过程工作量巨大,需处理大量材料。我们团队每年都会对上万份种质进行鉴定和筛选,寻找在生育期、含油量、产量、抗病性和抗倒伏等方面表现优异的种质,并定位调控这些优异性状形成的遗传位点。
为了将这些优异性状聚集起来,团队采用了聚合杂交的方法,结合团队自主研发的规模化小孢子培养技术,能帮助我们快速培育出聚合多个优异性状且遗传位点纯合的优异双单倍体(DH)系。这套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将育种进程至少提早3~4年,育种时间缩短到现在的5~6年。
但真正的挑战在于从创制的上万份DH系中筛选出具有多重优异性状的骨干亲本。为此,我们结合规模化田间表型鉴定、室内品质鉴定和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筛选出遗传距离远、性状互补性强、基因位点聚合效应高的两个优异亲本,结合杂种优势利用配置出短生育期、高产、高油、多抗新杂交组合,再经过两年品种试验优中选优才能育成生产上急需的品种。
【瞭望】: 「中油早1号」将为稻稻油三熟制适种区的油菜生产带来哪些助力?
王汉中: 「中油早1号」在各示范点表现出以下特性:一是短生育期及耐迟播特性。该品种在迟播下具有苗期生长势强、冬前不早花、冬后长势稳健等特征。各示范点生育期均在173天以内,且越往南方生育期越短,其中在北纬27度的江西万安县生育期169天,比当地同期播种的主推品种早5天收获,在北纬24度的广西柳南区生育期仅156天。
二是耐密植高产特性。该品种株型紧凑,在三熟制区域种植密度可达3.5万~5.0万株/亩,远超一般品种1.5万株/亩的种植密度,配套密植高产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其中,在江西万安县成苗密度5.0万株/亩,油菜籽理论测产达175.7公斤/亩,同等施肥条件下比对照产量增加26.5%。广西柳南区实收菜籽产量达到了165.9公斤/亩。
三是高油优质及多抗特性。在三熟制模式下,该品种含油量高达44.16%,品质优于国际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标准,同时该品种还具有抗病、抗倒和抗裂角等特点,便于机械化生产和收获。
种植示范结果表明,「中油早1号」已跨入170天生育周期门槛,该品种的育成也将使得北纬27度及以南地区稻稻油轮作的茬口交接更加从容。以「中油早1号」在江西吉安示范亩产175.7公斤、含油量44.16%估算,推动「中油早1号」等短生育期油菜品种在我国冬闲田区域应用,每年可实现增加油菜籽1124.5万吨,增加菜籽油供给496.6万吨,使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12个百分点。通过种植油菜还可培肥地力,促进主粮稻米量质双升。
在「中油早1号」等多个品种助力下,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取得了显著成效,油菜种植面积扩增较多的省份中,贵州扩增了89.6万亩,湖北扩增了87.6万亩,湖南扩增了55.5万亩,四川扩增了48.8万亩,安徽扩增了30.3万亩,江西扩增了30.1万亩。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菜遗传育种团队在挑选株型优良、早花、高产等优异亲本配置杂交组合(2022年2月摄) 受访者供图
单个品种仍难以满足产业需求
【瞭望】: 「中油早1号」将何时推向市场?
王汉中: 2023年在江西吉安的测产会上,「中油早1号」的表现引起了广泛关注,需求非常旺盛。这表明只要拥有适应市场的品种,在三熟制区域,油菜扩种的潜力就能得到发挥。通常一个油菜品种从品种试验到获得新品种登记证书需要3年时间,「中油早1号」目前正在进行第二年的品种试验。为了加速重大品种的市场化应用进程,2023年我们已在江西遂川、吉安,湖北蕲春、洪湖,湖南衡阳,广西柳州等稻稻油三熟制区域设立了20余个示范基地,示范面积超过5000亩。同时,已经建立了大规模的制种基地,加速「中油早1号」市场化进程。
【瞭望】: 短生育期油菜良种创制方面还有哪些瓶颈?
王汉中: 短生育期油菜新品种「中油早1号」的重大突破,在油菜扩面积增产量保供给上有巨大潜力。但是长江流域冬闲田区域环境变异大,单个或少数短生育期油菜品种难以满足产业需求,且稻稻油周年高效种植模式还亟需早晚稻品种、配套技术、农机农艺的协同。
目前短生育期油菜良种攻关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品种总量偏少,已登记适宜南方三熟制地区(生育期180天左右)种植的冬油菜品种仅占登记品种的2%;二是早熟品种普遍产量低、抗性较弱,现已登记的早熟品种生育期在175~185天之间,单产仅110~146公斤/亩;三是早熟油菜品种在光温资源不足的地区成熟期仍然偏晚,双季稻区要求油菜在4月下旬收获,以腾田种水稻,部分品种在江西、湖南南部、广西和广东等地区可以满足这个生长期要求,但在湖南衡阳、江西吉安以北等光温资源不足地区难以实现;四是早熟品种的抗寒性差,在低温下难以形成冬前壮苗,且易因花期低温造成结实性差。
【瞭望】: 未来推广应用还需要迈过哪些坎?
王汉中: 一是在「中油早1号」等早熟品种的繁种、制种关键技术研究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方面还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未来还需重点攻克定向创制、基因编辑、分子设计等高效分子育种技术,加速培育高产油、广适应、高品质的突破性新品种。
二是以「中油早1号」等突破性短生育期品种为核心,开展迟播早熟油菜抗逆稳产生产技术研发,配套稻油轻简高效农机农艺,创建稻稻油周年高效种植模式试验示范县,辐射带动南方稻油多熟制发展。
三是推动「中油早1号」等短生育期油菜新品种纳入技术推广规划和部省主推品种目录,将稻稻油周年高效种植技术列入政府种植补贴范围,通过生产补贴、订单生产等方式,鼓励专业合作社、经营主体合力推进南方区域稻稻油三熟制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产业增值增效。
加速油菜产业发展
【瞭望】: 如何评价我国油菜良种创制水平?
王汉中: 在油菜育种攻关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与国家的大力支持和长期科研攻关密不可分。在油菜高含油量育种方面,已经培育出20多个含油量达到50%的品种,我们团队培育了我国首个含油量达到50%的国审冬油菜品种「中油杂19」,突破了油菜高油高产多抗协同改良的难题;在缩短生育期方面,「中油早1号」在稻稻油三熟制产区打破了170天的生育期瓶颈,并创造了三熟制模式下短生育期油菜高产纪录;在高产品种方面,结合耐密高产、杂种优势利用和抗病性改良,「中油杂501」在湖北襄阳示范单产高达419.95公斤/亩,刷新了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高产纪录,实现了单位面积产量翻番的目标。这些成果标志着我国油菜育种在高产高油、短生育期、抗病等方面的研究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实现油菜产业绿色革命、多措并举扩种油菜打下了坚实基础。
【瞭望】: 我国发展油菜产业还面临哪些短板?
王汉中: 虽然我国油菜良种攻关在一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在产业发展方面仍存在差距。我国油菜的平均单产较低,仅为142.7公斤/亩,分别是欧盟和加拿大单产的65.1%和93.4%。在机械化方面,我国油菜的综合机械化率不足60%,与世界领先水平存在差距。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我国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的地理和资源特点决定了油菜在冬季种植,并与水稻、玉米等主粮轮作。这种一年多熟的种植方式使得我国油菜品种在适应性和产量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二是尽管已经育成了一些含油量超过50%的品种,但良种良法未能得到很好的推广与应用,良种产量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我国油菜种业在重要农艺性状理论创新、突破性种质创制、分子设计育种等方面与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育种相比,育种技术水平仍需要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