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和深圳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分别于9月20日和9月29日获得批准。
回顾过去几轮的国土空间规划,广州在早期规划中总是位于深圳之上,但在本轮规划中,深圳已全面领先。
先来看2010年以前的规划情况。
在这轮批复之前,所谓的国土空间规划还包括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等多个方面,这次规划采纳了多规合一的策略,即将所有规划内容整合到国土空间规划中。
在2010年以前,广州陆续通过了【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和【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整体来看:
城市定位:广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作为广东省的省会,是省内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教育中心,也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港口,以及华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功能定位:作为带动全省发展、辐射华南乃至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广州是一个高效、繁荣、文明的国际区域中心城市,兼具创业发展和宜居生活的山水生态城市特质。
同一时期的深圳,根据同年批准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至2010年)】显示:
定位:深圳是中国的经济特区,华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
功能:一个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在那时,除了经济特区这一高级别的称号外,深圳在其他方面几乎被广州完全压制。
2010年以后,开始了新一轮的国土空间规划,根据2016年国务院批准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定位: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省会,中国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方国际航运中心。
功能:一个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国务院批准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定位:深圳是中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功能: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在这一阶段,由于广州和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同时被批准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的城市定位中增加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头衔。
相比前一版本,两个城市的定位都有所提升,深圳从华南经济中心上升为全国性经济中心,并新增了国际化城市的定位。
尽管如此,深圳与广州的整体地位仍有明显差距。
然而,到了9月份批复的最新版本,深圳的地位迅速提升,并已超越广州。
从最新批复的规划中可以看出,广州的城市定位较上一版本有所增强,将综合性交通枢纽升级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而深圳也获得了同样的定位。
虽然从表面上看广州的城市定位似乎更全面,深圳的头衔似乎不如广州,但深圳的头衔具有更高的含金量。
广州的特色更多体现在其历史文化名城和科教文化中心的身份,这些是深圳由于其较短的历史背景难以比拟的。然而,深圳此次获得的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头衔,实质上确认了其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这反映了对深圳实力的认可和肯定。
在功能定位方面,深圳已经超越广州。国家给予深圳的是全国性经济中心的地位,而广州则没有获此殊荣。此外,在对外开放方面,深圳被定位为对外开放的门户,而广州则是全国的综合性门户。
在未来发展的愿景上,深圳全面超越了广州,深圳的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示范,深圳被看作是展示中国体制优势的样板。
深圳超越广州的背后,实际上是由于深圳在规划和实力上都超越了广州。
城市的发展往往是规划引领的,而有些城市如深圳、苏州则是发展超前于规划。
根据公开报道,深圳在2016年超越广州。然而,每年省市级的GDP核算会进行调整,这些数据都被详细记录在统计年鉴中。
查阅两市的统计年鉴可以发现,深圳实际上在2012年就已经超越广州。
从修订后的GDP历年数据来看,2012年深圳首次超越广州,登上中国城市第三的宝座。2015年深圳的领先优势扩大到1000亿,2016年达到2000亿以上,2017年超过3000亿,2018年超过4000亿,虽然此后有所减少,但到2022年差距再次扩大至3500亿以上。
到2023年,深圳与广州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到4250.67亿元,这是历史上第二大差距。
随着深圳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增速的加快,广州想要追赶深圳,面临的难度越来越大。
有观点认为,广州与深圳之间的差距,是三级财政与二级财政之间的差距。
这种影响确实存在,但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广州作为副省级城市,需要向中央和省级上缴财政,而深圳作为副省级城市兼计划单列市,理论上主要上缴财政给中央。
实际情况是,尽管作为计划单列市的深圳向省级上缴的比例较低,但并非零。按照粤开证券研究院的分析,2019年广州和深圳对中央、省、市财力的贡献比例分别为57:10:33和57:1:42。这表明两市上缴给中央的财政比例相近,主要差异在于上缴给省级的比例,广州为10%,深圳仅为1%,这导致两市最终留存的财政收入比例广州低于深圳。
2023年的数据显示,深圳对中央的财政贡献实际上高于广州。深圳市财政局的数据表明,2023年,深圳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中央级收入为6532.4亿元;地方级收入为4112.8亿元。深圳当年可用的财政收入达到4112.8亿元,再加上债务收入等,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为5874.1亿元。
相比之下,2023年广州可用的财政收入为1928.9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后,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为3575.3亿元。
因此,广州和深圳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差距约2300亿元,这主要是由于两座城市财政创收能力的差异,而不仅仅是由于财政级别的不同。
广州作为广东省的省会,享有一定的优势。虽然最终可用的财政收入相差较大,但作为省会的广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缩小与深圳的差距。
例如,中央对广东省(不包括深圳)的财政转移支付中,广州占较大份额。去年中央给广东省的财政转移支付中,广州占了646亿元,约占总额的27.4%,而深圳的转移支付额为443.8亿元。
尽管深圳的直接转移支付较低,但广州通过卖地收入等其他途径也有较高的财政收入。同时,广州作为省会,在财政转移支付分配中享有一定优势,一部分转移给其他城市的资金最终可能会被广州消纳。
这一系列的财政结构和动态反映了两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实力和财政能力的本质差异,更多体现在产业实力上,而非仅仅是财政制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