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玉芳(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国家创新体系的诸多要素中,人才是最根本、最活跃的要素,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新时代新征程,要紧紧抓住人才这个决定因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一、创新的根本在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新质生产力作为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发展离不开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纵观历史,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每一次生产力飞跃都离不开颠覆性技术的有力推动。颠覆性技术要靠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对处于加速追赶进程中的经济体而言,由高精尖人才数量、人才整体质量和人才创新活力形成的人力资源,对其实现跨越式发展能够产生效率的倍增效应。只有拥有一流的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产生一流的科技成果,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拥有创新主导权。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特别是那些可以开展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勇于挺进技术「无人区」、开辟角力「新赛道」的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等。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近年来,科技创新迅速改变了生产力的要素状态及其组合模式。例如,由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移动通信等组合而成的数字技术逐渐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底座,生产过程也逐渐转变为数字化、智能化地使用生产资料改造劳动对象的过程。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装备制造技术等促成了生产工具的不断更新换代。由此,与之相匹配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劳动者,而是能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新质生产力颠覆了传统生产力中所蕴含的「以物为本」、「依附自然」的单向度性,其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全体劳动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科学合理地配置生产力中的劳动者要素并提升劳动者素质就更加符合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本内涵。相较于传统生产力而言,新质生产力对创新型、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更具有依赖性,更需要做到「目中有人」。「人」这一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通过组织、协调、整合新型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释放其内在的巨大创新创造能力,全面开展多样化的创新活动,特别是「从0到1」的颠覆性创新成果,可以实现「从1到N」「裂变式」发展,甚至改变世界。由此可见,培养能够掌握和推动关键技术发展的高质量人才,是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基石。
二、瞄准急需,培养高质量人才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科技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传统优势产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与新兴未来产业培育以及社会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也急需人才。因此,聚焦关键领域急需人才的培养,是中国在全球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瞄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养科技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通过推动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国正在不断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增强了国家的战略安全,也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应急应变和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逐步增强。在这一过程中,拔尖的科技创新人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资源。人才同核心技术一样,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能靠自主培养。因此,加强科技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优化创新环境,将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策略。
瞄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培养产业领域高技能领军人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以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能够有效应对全球经济变化,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列为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将「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行列,夯实强国建设之基。加快培养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数字技能型领军人才,全方位用好领军人才,发挥领军人才引领示范作用,带动高技能人才整体发展,对于促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提升我国现代化产业的完整性、先进性和安全性,以及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都极为重要。
瞄准国际竞争,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人才国际化既包括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又包括使本土人才具有世界级的水平和世界级的引领能力。全球化为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对创新型人才的全球化视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他们首先能够理解和预测国际市场和技术趋势,从而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作出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战略部署。这种能力是国家在全球化条件下,实现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同时,要帮助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更好地融入国际合作,深度融于全球科技创新过程,有效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其商业化等方面,推动中国在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获得国际领先地位,增强国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话语权,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
三、多措并举推进人才培育工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思维,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统筹实施以及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部署深度融合、一体推进,实现教育、科技、人才各显所长、各尽其能,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构筑人才竞争优势。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人才基础。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能够培养出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和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点任务中实现有组织的顶尖人才培养。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积极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发展,专业设置上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课程建设上拓展通识教育的宽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匹配度。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完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和培养体系,构建更加多元化的选拔通道,用好学科竞赛的早期发现功能,增强人才培养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靶向性。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推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产业教育相融合、校企产学研用相结合,鼓励各类人才通过实训等场景式、项目式教学模式走出国门、校门,走进企业、工厂、研究院所。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使人才充分掌握产业前沿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理念和国际视野的科技创新人才、胜任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的产业科技人才、熟练掌握新生产工具的高技能人才,从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下大力气,一体贯通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聚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推进科技创新央地协同,统筹各类科创平台建设,鼓励和规范发展新型研发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高科技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以创新创造为导向,在科研人员中开展多种形式中长期激励。要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完善激励制度,给予科研院所和高校更多自主权,扩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范围,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要健全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管理制度,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通道,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注入源动力,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保障科技人员、科研院所及科技企业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激励原创性科技开发和商业化。同时,通过创新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降低科研活动的经济风险。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头活水。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等特殊人才设立专门、规范、系统、完善的分级分类评价制度。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厚植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土壤,营造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为战略科学家和一流科技领军人才提供顶尖平台服务和丰富资源支持。按照「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的原则用好人才,通过精准施策来提升人才黏性。落实好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和「赛马」等制度,使更多「千里马」脱颖而出,进一步点燃科技创新的「引擎」。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人才资源市场体系,通过项目合作、成果转化、联合研发、技术引进等方式实现人才资源共享。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探索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靶向引进一批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的战略科学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更大规模引进海外青年才俊,实现合作双赢,构筑汇聚全球智慧资源的创新高地。
来源:【红旗文稿】20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