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获批的14个国家级都市圈中,成都都市圈率先「交卷」——2023年实现经济总量2.78万亿元,占全省比重为46.3%。
2020年,四川作出建设成都都市圈决策部署,经过四年建设,相比当初,成都都市圈在省内的经济聚集度提升了0.2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向2025年3.3万亿元的目标更进一步。
2024年2月1日上午,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明显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成都都市圈的篇幅比往年多出不少,总结过去一年时,突破性的进展多了;规划新的一年时,项目更细致。
现场还有一个细节是,德阳、眉山、资阳三市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应邀旁听开幕会,这在全国都市圈中亦是首创之举。
2024年是成都都市圈迈入「成长期」的第二年,之于2025年目标完成是一个「要害节点」。成都对成都都市圈的发展要求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成都都市圈」,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提了一句要求:「推动发展能级加快提升。」
是什么在支撑成都都市圈不断攀高?纵观过去一年乃至过去四年,「协同」「协作」「跨市」是各项成就中的高频词之一。作为全国第三个、中西部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成都都市圈以此为钥,搭好同城化的框架,打开「区域协调发展」的大门。
数据显示,四市间日均流动人口突破60万人次,2023年异地就医直接结算541.8万人次,联合举办招聘活动104场,成德、成眉、成资协同创新中心高效运行。 视觉中国图
「跨市」的浓度
2020年到2023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从2.15万亿元增至2.78万亿元。数字背后是往来的热度。从起步期(2020~2022年)步入成长期(2023~2025年),成都都市圈「跨市」项目越来越多,含金量也越来越高。
2023年最后一天,连接成都与资阳的市域铁路成资S3线提前实现全线「电通」目标,计划2024年9月建成投运。此外,成眉S5线加快建设,成德S11线环评获批。
三条市域铁路线将推动成都都市圈力争在2027年实现「全国首个中心到副中心市域铁路全覆盖的都市圈」的目标,一个「轨道上的都市圈」呼之欲出。
除此之外,「成德眉资之间累计打通13条城际‘断头路’」,「稳定开行跨市公交线路增至15条」,「基本实现动车公交化」,这些跨市交通的互联互通,将解决都市圈各功能板块之间的高效联系。
如中国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所言:「(这些交通方式)各有各的功能服务区间,不可相互替代。」当都市圈立体交通体系基本成型,成都都市圈内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就有了现实的基础。
数据显示,四市间日均流动人口突破60万人次,2023年异地就医直接结算541.8万人次,联合举办招聘活动104场,成德、成眉、成资协同创新中心高效运行。要素共享、服务共融,最终是为了让「产业共兴」照进现实。
放眼全国,区域间产业协同,本就是众多成长型都市圈的「老大难」问题。在「起步期」的规划建设之初,成都都市圈就勾勒好成德临港经济、成眉高新技术和成资临空经济三条产业带,加快打造新型显示、轨道交通、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等9条重点产业链。2023年的成绩显示,四市间企业开展跨市域协作配套达1551家。
有「跨市」的产业带,还有「跨市」的产业集群。目前,全国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成都都市圈拥有3个,包括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成(都)德(阳)高端能源装备集群、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其中,作为四川首个跨市域国家级产业集群,成(都)德(阳)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已集聚企业近3000家,产值超2300亿元。
德阳市协同发展局局长张峻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成都与德阳采取的是「链主+配套」「研发+制造」「总部+基地」的模式,比如,德阳的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企业为成都成飞、成发等「链主」企业提供配套;德阳的三环科技、致远锂业等企业将研发、总部设在成都,生产制造放在德阳,两地配合共推产业的建圈强链。目前看来,产业链、产业生态圈建设成效明显。
过去四年,成德眉资四市携手,人大政协强化监督或协商,持续加大功能供给和政策供给,努力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实现路径,在【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的8个领域取得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阶段性成绩。
100个重要的实践与实绩被收录到【成都都市圈建设探索实践案例汇编(2020~2023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其中全国首创类案例10余个,绝大多数具备可复制可持续性」。
「协同」的肌理
细碎的数据、点滴的变化构成同城化建设的实在表现。从「极核带动」转向「协同发展」,是成都都市圈近年来显眼的蜕变。
在2023年第三届成都都市圈建设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著名经济学家范恒山谈到:城市之间可以有很多合作的层次,「同城化」是合作的最高形式。「同」并非雷同,不是同一个模式,而是协同、同心协力、同舟共济,「以差异为条件、以协同为导向」地推进。
都市圈同城化,当然不是画一个圈来解决。诸如长三角这类东部沿海地区的成熟型都市圈,其「成圈」的驱动力有市场经济内在需求,首先顺经济规律而为,其次匹配区域协调治理创新,一体化、同城化程度走在全国前列。
对于经济协同基础没那么好的成都都市圈而言,想要推动各个领域实现真正的「跨市」,那就只有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下足功夫,打造「协同」的深层次肌理。
2020年初,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率先成立;同年7月,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揭牌。
发展至今,成都都市圈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五级工作机制」——包括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统筹、省级部门指导、省同城化办公室协调、成德眉资四市主体推进、专项合作组联动。其中,省同城化办公室实现常态化运行,担当协调层中的关键枢纽。
2024年1月,【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一书出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在序言中恰好提到了成都都市圈上述工作创新,并将其与长三角三省一市建立的长三角区域协作办公室,共同视为区域协调治理创新的突破性成果。
革新体制机制,成都都市圈还有更多实绩。
2022年10月,四市人大常委会同步表决通过【关于协同推进优化成德眉资区域营商环境的决定】,开展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协同立法,实现全国设区的市范围内经济发展领域协同立法的首次探索。
2023年,成都都市圈「同城化无差别」政务服务事项增至241项,同比增长45%,依托「银政通」平台实现线上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和公积金业务,减少群众跑腿超218.7万人次,同比提升17.6%。
范恒山谈到,同城化「该同的不同不行,不该同的烂同也不行,可同可不同的不要强求」。秉持科学、务实原则,基本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非同不可」,需要城市间严格接轨、步调一致;产业体系、创新体系等方面「有机协同」,各方基于自身禀赋,合理分工、一体统筹。
从「四座城」到「一个圈」,只有协调发展不「断档」,才有更足的可持续发展动能和更大的一体化发展空间。
「同城化」的能级
从2020年开始,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每年都会研究制定同城化发展年度工作要点。今天的阶段性成果,正是来自前期的谋划、布局。面向「成长期」,成都都市圈2024年的建设轨迹再次清晰。
按照「2024年工作要点」,成都都市圈不仅要突出合作性、引领性、关联性,聚焦九大板块形成32项年度重点任务。同时,还要突出重点、聚焦难点,全力推进关键领域10件大事,坚持「小切口」,突出「小而美」,合力实施18项可感可及民生实事。
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成都都市圈在新一年要开展的一些具体项目,比如开通试运营轨道交通资阳线,加快建设市域(郊)铁路成眉线、成德线;力争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规模突破3500亿元,共同申报国家高端航空航天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建设天府大道科创走廊,联合设立成德眉资科创母基金;推进三星堆-金沙遗址联合申遗等。
向既定目标迈进,到2025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剑指3.3万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75%,基本建成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作、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成都都市圈。
从都市圈建设的底层逻辑来理解,划定都市圈是各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一个抓手,先让更有基础的区域带头作出榜样,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进而带动全省乃至更大区域的发展。
在四川省同城化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看来,成都都市圈之于四川,是可以紧握的又一国家战略机遇,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一抓手,更是中西部地区能汇聚、沉淀科技流、产业流、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拦水坝」。
按照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2024年成都都市圈还要「推动成都都市圈发展能级加快提升」。对标国内发展基础较好的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其2022年经济体量分别达到4.46万亿元和4.9万亿元水平,经济密度也分别达到2亿元/平方公里与3亿元/平方公里。
相比之下,进入「成长期」的成都都市圈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将迎来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如上述负责人所言,四市同城才是真同城,大家在理念同城、行动同城等方面还有参差需要进一步对齐。
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命题。丁仲礼亦在序言中谈到,行政区经济依然是发展的基础,但超越行政区的城市群与都市圈等,成为展示中国经济纵深的活力空间,成为推动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平台,成为大国经济在全球崛起和竞争的主要力量。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