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俄罗斯用血的代价又给我们上了一课,未来终极一战开打,严防内鬼

2024-12-19新闻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这句:「俄国虽大,但已无路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这本来是描写二战时期莫斯科保卫战的电影中的对白,但是放到现在仍然适用。

我们可以简单例数下,最近一段时间莫斯科遭遇的各类袭击:

  • 12月17日,俄军三防部队司令伊戈尔·基里洛夫在莫斯科主干道梁赞大街上遭遇路边炸弹爆炸袭击,当场身亡。

  • 12月13日,俄火星设计局副总设计师米哈伊尔·沙茨基在莫斯科的库兹明斯基森林中被暗杀,距离克里姆林宫才十多公里。

  • 11月10日,莫斯科遭受大规模无人机袭击,据称有34架无人机被俄防空系统击落,莫斯科三大机场一度停航。

  • 9月10日,莫斯科及其周边地区遭遇了规模最大的一次无人机袭击,涉及上百架无人机。

  • 8月21日,莫斯科首次遭遇无人机「蜂群」攻击,俄防空部队击落了至少11架无人机。

  • 7月24日,莫斯科北部发生汽车炸弹爆炸事件,一名俄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官员受伤。

  • 3月22日,莫斯科附近音乐厅遇袭,遇难人数达145人。

  • 再补充两个事件,2023年5月3日,两架不明来历的无人机对莫斯科的政府办公中心-克里姆林宫发动突袭,造成克宫穹顶受损。2022年8月20日,莫斯科以西约20公里的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汽车爆炸事件,有「普京大脑」之称的俄著名社会学家亚历山大·杜金的女儿身亡。

    根据不完全统计,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已有50多位俄罗斯高层人士离奇死亡,包括三名俄军高级指挥官和七名将领。还有很多奇葩原因导致「突然离世」的。

    之所以总结这些内容,其实就是想说明一个问题:无论是天上、还是陆地上,莫斯科已经不是无路可退,而是真成了筛子。

    虽然我们已经多次总结过俄乌冲突中的经验教训,但是这次要总结突出的一个方面:那就是必须严防内鬼。虽然很多时候都这么说,但是其实这些「内鬼」一直都在,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普通人都可以变成这样的「内鬼」。

    根据俄联邦安全局18日公布的已经逮捕的实施17日爆炸案嫌犯的口供,这名29岁的乌兹别克斯坦男子直接坦言,自己就是被乌克兰人招募,都不用见面,直接在网络上就被招募成下线了。给钱也不多,事成之后10万美元还给个国外身份。他干的事也很简单,收到爆炸物,装进滑板车,然后再租了一辆汽车,放了一个WIFI摄像头在汽车的驾驶台上,让镜头对着俄中将出入的大门口,他就可以撤了。随后的爆破根本不用他动手。

    而3月22日莫斯科音乐厅事件,被抓获的犯罪分子也直接承认,自己是被网络招募的,都没见过自己上线是什么样,就直接犯下100多条人命的大案子。再往前还有一例,2022年的圣彼得堡咖啡店案,当时网名为「弗拉德连·塔塔尔斯基」的俄战地记者当场被炸死亡。而传递爆炸物的嫌疑人都不知道自己给的是枚炸弹,还以为是一个窃听装置。

    综述这些案例,我们就不难发现,这类袭击的特点:隐蔽性极强,不用亲自下场,甚至事后都不用付款。最差劲的办法,一个匿名电话就可以把这些实施分子送入俄罗斯监狱。通过网络遥控袭击,而且还有走私网络能够传递爆炸物,还可以招募到合适的人进行袭击,甚至可以哄骗他们投放爆炸物。这就是我们说的「内鬼」难防的主因。

    可能就有人说了,那未来统一时候的终极一战开打的时候,我们岂不是也相当危险?理论上确实存在这样的威胁,但是现实来看,我们有能力和手段降低这类情况发生的概率。分几个方面可以加强:

    首先是筑牢「防火墙」,这里面不仅仅是网络上的,还有现实中,只要我们的防范和宣传力度足够,就有大概率拦截这些潜在风险。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设立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这是要从源头给大家提醒,国家安全问题不容小觑,一定是天天看,日日提醒,随时随地都要确保国安教育的推广,筑牢国家安全观。

    其次,技术手段进行辅助。这一点我们在打击「电诈」领域已有所成就,尤其是对于境外可疑电话信息的拦截和提醒,已经做得相当到位。

    其三,就要说明筑牢国门的重要意义。虽然现在国际流通日益增多,但是我们对国门的严防死守不能松懈,尤其是要对可能的走私路径加大打击力度。虽然明面上打击的是走私,但是背后无法预判进来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因此这也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剩下的就是战时保卫工作,那不仅仅需要我们所有部门通力合作,还需要强化群防群控和加强要点要地的保卫工作。最后一点,也是最核心的一点。那就是我们的主攻方向的坚定推进。只有以最短的时间,拿下既定目标,才能确保我们后方的安定,到时候就算真有点小鱼小虾,也不可能掀起大的波澜。